浅议幼儿园安全管理教育
2017-09-29王欢
王欢
【摘要】在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中,安全管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幼儿园的孩子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与其他阶段的安全管理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要认真分析幼儿园安全管理教育的特点,围绕孩子的安全教育开展工作,确保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本文就如何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教育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教育的建议,以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 ; 安全管理教育 ; 建议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82-01
幼儿园安全教育包含着很多的内容,不仅仅有日常的活动、课堂安全管理教育,同时,还包括食品、消防、交通等多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教育要从幼儿自身的特点出发,将安全教育融合到幼儿的日常教育和生活当中,通过多种形式将安全管理教育直观地展示在孩子面前,以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
一、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问题
1.安全制度不严,管理不善。少数幼儿园没有把安全责任意识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2.个别教师的安全意识还有待加强。现在有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
3.幼儿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差。幼儿年龄小,缺乏安全知识经验,识别危险和自我保护能力差,加上活泼好动、好奇、好探索,在活动中对危险事物不能作出正确判断,不能预见行为的后果,如:幼儿在跑来跑去时,對迎面跑来的其他幼儿却不知要躲闪。有的幼儿在坐摇马时,不顾坐在后面的小朋友,自己突然走开等,都是幼儿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出现什么后果的表现。幼儿面临危险时不会保护自己,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应有的防范知识,不知道躲避风险而常出现的砸伤、摔伤、烫伤、骨折等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教育的建议
1.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幼儿园如果没有健全的安全制度做保障,就会将安全工作陷于口号,流于形式。因此,幼儿园首先要抓好制度建设,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建立健全一系列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臵工作预案,并定期、定人、定点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险情及时处理或向有关人员报告。建立领导值日、门房保卫制度、总值班制度、幼儿接送卡制度、卫生保健十项制度、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制度、食品留样试尝和检查制度等。还要建立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防食物中毒预案、预防火灾、防汛抗灾、预防地震及重大事故紧急疏散等预案。制定园长、保教人员、医务、门卫、炊事、清洁工、财务等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有关制度及职责均形成书面并张挂上墙,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具体、责任到人。还要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幼儿卫生准则”以及一系列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机制,使教师每月、每周、每日都有一个清晰的工作程序。
2.教师与家长共同提高安全教育意识,培养幼儿安全观念。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单靠班主任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配合,形成安全教育合力。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沟通,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册、电话随访、家访、接待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家长主动参与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切实将安全教育的内容延伸到每个幼儿家庭中。也可以利用家长会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让家长增长安全知识,强化意识,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幼儿安全防范工作。此外,平时多组织开展“我是小交警”、“我是安全小卫士”、“我是小小环保人”等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领悟交通安全常识,环境保护和文明礼貌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幼儿从小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3.加强教师的安全敏感性。幼儿教师的安全敏感性,就是对幼儿安全方面表现得特别的关注,它是教师发现和消除班级安全隐患的前提。首先,幼儿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观察幼儿的情绪和动作,除了关注幼儿智能发展状况外,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幼儿身体的异常情况,如:幼儿面部发红,无力,就要及时带幼儿去保健医生处。其次,班级人员在离开教室前必须对班级设施设备作安全检查,明确安全检查的要求,不留盲点,不留隐患,如查看门窗的玻璃、拉手、门锁的使用情况是否完好;查看电脑、空调等电器是否切断电源;查看磁性黑板等教学用具的安全性。关注边边角角,关注细微末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第三,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告家长书等途径,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要求和做法,明确家长在幼儿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如:接送孩子是自己应尽的责任,理解幼儿园不用车辆接送幼儿,接送孩子时要与老师交接。在寒暑假及节假日,教师要和家长一起共同关注幼儿节假日在家的安全,使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向家长和社会延伸,形成共同关心幼儿健康成长的氛围。
4.科学设置安全教育课程,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幼儿具有好奇心强,好动,随心所欲的特点,而且不知深浅,不明是非,常常趁老师不注意玩一些危险物品,做一些危险的事或到一些不安全的地方玩。但教师不能因为这些就限制幼儿的活动。虽然他们年龄小,但他们与需要不断的获取经验,在生活中去不断的探索和反思。在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之后从而获得相应的信息、感受。教师要在一日活动中,仔细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利用各种教育活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
幼儿园必须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臵,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幼儿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促进幼儿健康的发展。然而,安全与健康不能被动地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幼儿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从家园一致的教育中来,多途径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把安全保护自我的“金钥匙”交给孩子。为此,成人要持之以恒担负起培养幼儿生存能力的重任,为孩子的健康活泼、平安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柳倩.幼儿在园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幼儿教育. 2006(21)
[2]刘盛男.运用数字电视平台进行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2007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意见[J]. 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 2007(03)
[4]刘春琼.浅议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泉港区公、民办幼儿园为例[J].儿童发展研究. 2015(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