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馋嘴的小老鼠

2017-09-29周琴吕月琴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

少儿美术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老鼠老鼠花生

■图、文/周琴 吕月琴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

《白鼠一家》制作步骤

课程分析: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同学们,这首曲调活泼、妙趣横生、朗朗上口的民间歌谣,你一定会唱吧。据说老鼠一闻到香油味儿,就嘴馋得不得了,想着法儿去偷吃。生活中,老鼠素有贼头贼脑、偷粮盗米的长相与本性,而艺术作品中的小老鼠却常常是活泼可爱,聪明机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老鼠王国,简单了解老鼠的生活习性,观察老鼠的形态特征,体验老鼠正反两面的角色以及感受老鼠给人类的启示,并且还要用柔软的黏土捏塑小老鼠滑稽诙谐的形象,从而提高造型与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小老鼠的造型特征、姿态长相以及老鼠钻洞、偷食、搬运、逃跑时的动态特点。

2.抓住不同老鼠的外形特点、动态特征,用一定的泥塑方法捏塑老鼠形象。

3.简单感受老鼠的生活习性,体验老鼠给人类的启示,品味老鼠文化,激发热爱祖国传统艺术文化之情。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师范作、收集的老鼠资料。

学具:紫砂泥、高白泥、彩色泥、泥浆、泥塑工具、陶瓷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教师课件出示谜面,让学生猜一猜是哪种动物。

谜语1:两撇小胡子,油嘴小牙齿。贼头又贼脑,喜欢偷油吃。

谜语2:眼睛不大,细长尾巴,以偷为生,谁见谁打。

谜语3:嘴尖尾巴长,偷油又偷粮,白天洞里躲,夜晚出来忙。

等学生猜出谜底是“老鼠”后,教师出示老鼠的图片,并让学生说说老鼠最大的爱好是什么,并顺势导出新课《馋嘴的小老鼠》。

二、感知体验

1.简单感受老鼠的生活习性。

①教师用课件播放一小段“老鼠”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观赏。

②说说从这段录像中你了解到了老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它是如何进行活动的?

老鼠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俗称“耗子”,其种类繁多,全世界现有450多种。它们生命力旺盛,并且繁殖速度极快,适应能力超强。它们无犬齿,门齿与前臼齿或臼齿间有间隙,门齿发达,无齿根,终生生长,常见啮物以磨短。老鼠的嘴巴和体表都有稀疏硬长的刚毛,起到感觉的作用,因此老鼠为了安全,总是保持一侧刚毛接触墙边或物体,所以老鼠一般沿着墙边或物体跑,很少见到在中央跑动。老鼠视力敏捷,大多数在夜间活动、觅食,夜间活动的老鼠即使在很黯淡的光线下也能察觉出移动的物体,白天活动的老鼠视力更好。老鼠的食性很杂,爱吃的东西很多,几乎人们吃的东西它都吃,酸、甜、苦、辣全不怕,但最爱吃的是谷物类,如瓜子、花生等。它们常常夜出昼伏,行动迅速,凭嗅觉就知道里面有什么食物,吃饱后三三两两打闹、追逐,饿了或发现有新的美味食物,再结伴聚餐。老鼠有着很强的记忆性和拒食性,在熟悉的环境中改变一部分,立即会引起它的警觉,不敢向前,经反复熟悉后方敢向前,如在此处受过袭击,就会长时间地回避此地。老鼠钻洞本领高强,常常在墙旮旯儿里、牲口圈、仓库、伙房处打洞。老鼠能上树,什么地方都能住,并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病源。但是老鼠为人提供了无数药品实验数据。

《黑鼠兄弟》制作步骤

2.老鼠给人类的启示。

虽然生活中素以“偷食”冠名的过街老鼠人见人打,但智慧的人类却从这活泼狡猾的小生命身上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①灵性。老鼠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它们嗅觉敏感,胆小多疑,警惕性高,身体十分灵巧,穿墙越壁,奔行如飞,鼠性通灵,能预知吉凶灾祸,特别是对自然界将要发生的不测,如地震、水灾、旱灾、蝗灾等会做出一定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是非常正常的,这是地球生物具有的某种特殊本能。

②生命力强。老鼠的繁殖力强,成活率高,如非遇到天敌猫的袭击或人类大规模的扑灭行动,大多数都能安享晚年、寿终正寝,而且子孙满堂,这是其他动物可望而不可即的。

③科研价值。老鼠的骨骼构架同人类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在病理上,老鼠和人类的骨细胞也有很多的共同之处。英美科学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老鼠基因密码链的长度与人类相差无几。

三、观察分析

1.观察一组老鼠的图片或实物老鼠,分析老鼠的体态特征。

老鼠的体形常呈锥形,有大有小,耳朵圆圆,嘴巴尖尖,胡须总是一翘一翘的,一对绿豆似的小眼睛一眨一眨的,滴溜溜地转个不停,显得十分狡猾,只要听到一丁点儿的声响,便会一溜烟地飞蹿,像一团滚动的凝尘,转眼就消失了。灰溜溜的身上长着一条像小麻绳一样的细长尾巴,这条尾巴不仅能在偷食时伸进深深的油壶里取香油,而且还能很好地起到平衡作用,即使从五层楼上摔下也不会受伤。

2.播放录像,观察老鼠的动态特点。

教师课件播放一小段老鼠的生活录像,让学生分别感受不同种类的老鼠在不同地点和不同环境下活动、偷食时的动态特征。

老鼠体形灵活,行动狡猾,特别怕人,外出活动前鬼鬼祟祟,出洞时两只前爪在洞边一趴,左瞧右看,确感安全方才出洞,四条小细腿支撑着一个肥大的肚子,像小偷似的,贼头贼脑地四处张望,东窜窜西窜窜地寻找一天的伙食。两只小小的前足,拿着食物吃东西的样子很可爱。老鼠并不懒惰,每当夜深人静,人们酣然入睡时,它们会冒着生命危险,不辞辛劳地寻找着自己的口粮,还喜欢在窝—食物—水源之间建立固定路线,以免出现险情。

四、实践操作

1.出示制作步骤图:

①《白鼠一家》制作过程:

图1:取一块高白泥搓圆,然后开孔,里面塞餐巾纸,再封好口。

图2:将空心的泥球搓长,并分成头与身体。

图3:在头部贴上一个小泥球做成尖尖的嘴,再用笔尖按出两只小眼睛。

图4:在头部贴上一对扁圆形的耳朵。

图5:搓泥条成前肢并贴于身体两肩处。

图6:搓泥条成后肢并贴于身体臀部。

图7:搓一条细细的尾巴贴在身体后面。

图8:用高白泥徒手捏一只碗。

图9:再捏三只小老鼠。

图10:将碗与老鼠们组合在一起,阴干后待烧。

图11:阴干后施透明釉烧制。

②《黑鼠兄弟》制作步骤:

图1:取精陶泥搓一圆球。

图2:用手指在圆球上拉出小老鼠尖尖的嘴巴。

图3:搓一个稍大一点的球做身体,并将头与身体用泥浆粘在一起。

图4:搓四根泥条准备做四肢。

图5:将前肢贴在双肩处。

图6:将后肢贴在臀部,做成坐状。

图7:用精陶泥与高白泥捏压成圆泥片作为耳朵,贴在头部。

图8:用精陶泥搓压成眼眶,粘于头部。

图9:用黑泥搓成像菜籽大的眼睛,并用竹签将其蘸白泥浆贴于眼眶上。

图10:搓一泥条做尾巴,贴在身后。

图11: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鼠,这样《黑鼠兄弟》就做好了。

图12:阴干后施透明釉烧制。

2.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根据老鼠的身体特征与活动特点,用一定的泥塑方法表现灵动的老鼠形象,并添加老鼠喜欢吃的花生、瓜子、大米等谷物,当然也可以表现老鼠上灯台偷油或出洞觅食时的情景。

五、展示交流

举行“馋嘴的小老鼠”作品展。

1.说说自己表现的小老鼠有什么特点或它们正在干什么。

2.评评谁捏塑的老鼠最可爱、最有特点、最具灵性。

3.将学生捏塑、彩绘、烧制好的老鼠布置在一起,让学生感受集体创作的小老鼠王国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六、延伸拓展

老鼠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作品中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象,贪婪行窃、寡廉鲜耻、胆大妄为、作恶多端、妖魔邪怪等为反面形象,火中奇物、天庭神将、开天之子、生肖祥物等为正面形象。此外,老鼠还是智猛兼备、善慧相合、义勇双全、德才兼备等的美德化身。课后有时间的话,让我们再进一步地探寻可爱勤劳、聪明机敏的老鼠,欣赏其艺术形象,品味其文化内涵吧!

集体作品

鼠娘儿俩偷果果 汪又旸 十岁

花生、饼干好香啊! 唐以宽 十一岁

鼠妹妹抱花生 徐尔蝶 7岁

饱食后的老鼠要睡觉 唐以宽 11岁

好重的果果 王天月 9岁

啃果果的老鼠 周昕儒 10岁

老鼠睡觉觉 袁吴晗 10岁

老鼠爱花生 朱家怿 汪又旸 10岁

老鼠爱花生 朱家怿 10岁

老鼠爱大米 张马莉 8岁

老鼠偷玉米 徐尔蝶 吴泽恺 7岁

老鼠偷汉堡 沈羽杉 11岁

老鼠偷果果 朱泽延 8岁

翘嘴的老鼠 张嘉淳 8岁

小老鼠啃莲藕 高钦怡 12岁

瞧这娘儿俩 陆思依 10岁

新出土的花生真香啊! 李煜涵 7岁

小老鼠,爱花生 薛子卓 9岁

小老鼠爱果果 叶子欣 9岁

偷吃香油 葛亦妮 10岁

猜你喜欢

小老鼠老鼠花生
掏花生
追逐小老鼠
是谁把小老鼠压上去了
抓老鼠
小老鼠去看海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笨猫种老鼠
花生去哪儿了
老鼠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