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房地产供给侧改革的实证检验
2017-09-29杜冰周琳王玥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
杜冰 周琳 王玥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
辽宁房地产供给侧改革的实证检验
杜冰 周琳 王玥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
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出发,首先追溯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渊源,其次,对影响辽宁省房地产市场库存量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各个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得到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供给侧改革 实证检验 建议
一、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溯源
需求和供给是比较熟悉的经济学概念,需求侧改革主要是指通过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种途径来直接刺激经济增长。针对需求端入手进行宏观经济干预的代表性人物是凯恩斯,其核心理论是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相机抉择,按照“逆经济风向”的总体方针,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态势做出相应的调节。
供给侧改革是指通过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这四个要素来进行改革,通过创新需求来刺激潜在的经济增长,最后实现经济的显性增长。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始于“萨伊定律”,蒙代尔在萨伊的基础上形成了供给学派的思想。拉弗、罗伯茨等推崇萨伊定律,比如拉弗曲线,提出通过减少所得税、边际税率、资本收益税来激励工作、储蓄和投资,刺激资本家进行投资,从而增加生产和供给。蒙代尔、拉弗的供给学派思想在现实中得到肯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
二、辽宁房地产供给侧改革的实证检验
(一)构建模型
其中,Y代表辽宁房地产市场的库存量,影响库存量变动的供给侧因素包括:X1代表城镇化率,X2代表房地产开发投资额,X3代表建筑业总产值;影响库存量变动的宏观需求因素包括:X4代表城镇常住人口,X5代表国民生产总值;影响库存量变动微观需求因素包括:X6代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X7代表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α是常数,β代表各变量对房地产市场库存量的影响程度。
(二)实证检验
本文选取2016年辽宁省下设的14个省级市、17个县级市的截面数据。在模型分析之前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其目的是消除不同指标之间量纲的影响。通过SPSS做回归分析,对供给侧变量、宏观需求变量、微观需求变量引入模型时的不同变化进行实证研究,见表1。
表1 模型检验
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水平0.001的检验,库存量的82.5%的能够通过模型中的7个假设变量来解释,模型拟合度较好。
式(2)是运用回归法得到的模型:
回归模型的系数见表(2)
表2 回归系数
注:***P<0.001,**P<0.01,*P<0.05
由上表可知,房地产开发投资额(X2)、常住人口(X4)分别对房地产库存量(Y3)分别会产生0.249、0.746的正面影响,生产总值(X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X6)、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X7)对房地产库存量(Y3)分别会产生0.156、2.303、2.178的负面影响。城镇化率(X1)和建筑业总产值(X3)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由实证检验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供给侧变量对房地产库存量成正比,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越高,建筑业总产值越高,当地的房地产库存量越高,反之亦然;
2.需求变量对房地产库存量成反比,常住人口越多,生产总值越高,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越高,当地的房地产库存量越低,反之亦然;
(二)建议
1.适当控制土地供给,有效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开发规模,尤其是库存量比较大的地区,从土地供给这个源头降低房地产市场的无效供给;
2.通过户籍制度、降低税率、提供购房补贴、调整公积金政策等手段降低消费者的购房成本,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变成有效需求。
本文系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沈阳经济区空间冲突效应风险评估与防控机制研究”(L16BJY028)和辽宁省教育厅“类生态系统视角的沈阳经济区空间布局优化研究”(WJZ201600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