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智能化制胜数字经济
2017-09-29姜红德
文|本刊记者 姜红德
工业智能化制胜数字经济
文|本刊记者 姜红德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发展,改变了现有的模式和业态,加快了传统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年8月25日举办的“2017中国两化融合大会”上,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出席并演讲。他表示,互联网+是手段,数字经济是结果,网络强国是目标,而制造业是数字经济的主战场。今天以成立国家制造业创新服务中心、各地纷纷公布“互联网+制造”行动计划、百花齐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为代表,工业智能化转型正在酝酿并发酵,已成为当前中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生力军。
数字技术和信息颠覆世界
埃森哲的研究发现,由技术突破和数字化所带来的颠覆正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经济,并不断缩短企业寿命。企业平均寿命持续缩短,标准普尔指数所涵盖的企业中,50% 预计将在未来10 年内被取代。
“这其中有两个重要因素。首先是新技术的出现,其次是信息层级的增加。” 在“2017中国两化融合大会” 上,埃森哲大中华区副主席、全球副总裁吴琪这样表示。
在进一步解释这两种因素如何改变传统经济和改变世界这一问题上,吴琪说,新技术应用速度的加快,以及新技术获得成本、应用成本、单位成本的快速下降,使得新的技术能够更快的应用到实际行业当中来,淘汰老的产品,淘汰老的企业。未来由于传感器网络,特别是物联网的出现,使得机器和机器、机器和人更紧密的连接到一起,这样一个庞大的信息层级的出现,以及因这样信息层级的出现所带来的颠覆,带来更低的成本,更多的免费,更多共享的可能性,会进一步颠覆原来的行业——不管是新兴的行业,还是老的行业。这是全球不可逆的趋势,这种颠覆会变的越来越快,颠覆的行业越来越多,颠覆的结果会越来越明显。
在面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其实很多企业并没有做好准备。面对数字技术带来的改变,普遍观点认为,中国制造业必须通过数字化转型,通过创新及两化融合走出困境,提高制造业吸引力、盈利能力,找到新的增长点,这是当前所能采取的重要战略和正确举措。
中国制造业缺乏数字化投入
埃森哲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合作,研究了六大制造业行业的170家中国上市企业,对其数字化情况和经营绩效进行分析,完成了《发现新动能:中国制造业如何制胜数字经济》的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仅有4%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成为“数字领军者”,将数字化投入转化为了出色的经营绩效。有19%的企业被归类为“数字实践者”,这些企业已经开始打造数字能力,但经营上未见明显提升。此外,19%的企业被称为“传统商业领袖”,他们尚未重视数字能力,依靠过往积累维持经营优势。而大部分(58%)的企业在数字化投入和经营业绩方面都表现欠佳。
根据埃森哲全球数字化指数模型(Digital Performance Index),在经营绩效上,“数字领军者”大幅领先于“数字实践者”,其盈利性方面的得分比“数字实践者”高出98%,成长性得分高出67%。与“传统商业领袖”相比,“数字领军者”展现出更加持续、优质的增长。凭借盈利能力、股东回报以及优势持续性方面的优势,投资者对于“数字领军者”更有信心,其未来价值得分比“传统商业领袖”高出14%。
吴琪表示,“目前,部分中国企业尚未进行持续、深入的数字化投入和积累,因此无法看到显著的业绩提升。领先企业的特点,在于他们并不仅仅维系传统业务,而是利用数字技术对现有核心业务进行改造,实现新的商业模式,创造新的客户体验和价值。”
互联网是手段,工业转型是目的
在“2017中国两化融合大会上”,马化腾表示,未来20年,中国制造要走向中国创造,需要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能否形成软件、硬件与服务三位一体的智能平台和创新生态。
在马化腾看来,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繁荣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他认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超过美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和上网设备的制造能力。马化腾还强调了制造业对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作用。他表示,互联网+是手段,数字经济是结果,网络强国是目标,而制造业是数字经济的主战场。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拥有完备的制造体系。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新一轮全球数字竞争的关键。
在新一轮数字化浪潮之中,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并不在起跑线上落后于国外企业。吴琪认为,中国制造企业下一步应借助新动能的发展,实现两个重要目标:第一必须回答如何借助数字化进程来使传统业务变得更有灵活性,更有竞争力;第二,必须要在可能颠覆的现有业务和新兴业务上,寻求自己的突破和发展,使自己实现最终从传统经济到数字经济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