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7-09-28石迪威
石迪威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有计划性、目的性、有步骤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那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才会强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一颗好奇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兴趣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通过创设情境,使原本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直观、真切,扫除了学习障碍,使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教授“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用这样的导入方式。对学生讲:“现在老师想和你们进行一个计算比较,谁算的又快又准就算谁赢了。”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道命题:2+2+2+.....+2(20个2),6+6+6+......(20个6),9+9+9+......+9(20个9)。还没等题目出完,学生便迫不及待地算了起来,正当学生按部就班地一个数一个数的相加时,我已经给出了答案。此时他们都惊呆了,纷纷想知道原因。然后解释道:“老师如果也按你们的方法做下去,可能还没有你们算得快,但是我掌握了一种新的方法,所以算得很快,这种新的方法叫乘法,你们现在想学这种方法吗?”学生齐声喊道:“想学。”这样通过现身说法,强烈地刺激了学生们的学习欲望。
二、让学生动手、动脑,调动学习兴趣
学好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兴趣,数学也不例外。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以鼓励,增强他们动手、动脑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例如,在教《轴对称图形》一课时,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来创设情境:“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一只美丽的小蝴蝶飞来飞去。忽然又飞来了一只矫健的小蜻蜓,美丽的小蝴蝶生气了:“你怎么和我一样有一对翅膀?”小蜻蜓却笑着说:“我们是一家人啊。”小蝴蝶不相信。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保持集中,能够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这样,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自然而然地就能利用生活经验去解决。因此,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他们学会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
三、密切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好老师。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必须要学会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数学知识、法则、概念等,让学生感受到在课堂中学习的数学知识统统来自于生活,它们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发现学习的价值,进一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具体而言,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充分挖掘生活因素,并善于利用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爱动脑筋的特点,在课堂中积极引导,使学生在联系生活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
四、构建双边活动,实行民主教学
在课堂学习中,如果缺乏情感的参与,学生不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整个学习过程就是缺乏灵魂与活力的学习过程。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情感渗透的体现。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究方式方法,以构建出一个气氛活跃、氛围轻松的学习环境。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师生的双边活动要和谐。課堂上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他们争相发言,有的提纲挈领,有的细致缜密。针对学生独具个性的发言,教师要多多点头称赞。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语言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自然敢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
2.师生双边活动要民主。如教师在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之后,就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几十个不同颜色、不同长短的积木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学生争先恐后地都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的,有按长短分的,也有胡乱分的。然后,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实践。还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的学习形成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五、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的自信心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获得的,只有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时,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平时在指导学生探讨某个新的知识点时,要注意自已的言行,要多给予学生以鼓励性的语言,要有耐心,不能因为学生一时没有接受而大发脾气,或是放任不管,这样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更应该悉心的指导,平时提问和布置作业时都要考虑到他们,做到先易后难。因为他们只有把简单的搞透彻了,才能进一步向复杂的知识点进攻。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会因跳一下都能摘到果子而信心满满。这样,学生学习起数学才会更加的主动,更加的努力。例如,在教授“正方形四条边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的时侯,首先让学生观察并自己动手测量,看看正方形四条边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有的学生通过目测发现正方形四条边长度差不多是一样的,也有学生通过工具尺子测得了四条边相等这一结果,还有学生是通过把图形对折而发现正方形四条边是相等的。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的方法各式各样,有独立完成的,也有合作互动完成的。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了真知,提升了自信心。再如,当学习困难的学生作业有进步时,教师可以在其作业的评语中这样写道:“你进步了,继续努力,加油。”然后,在旁边画上一个笑脸。或者,说:“看到你在进步,我十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如果他继续进步了,我就会写道:“你真棒孩子,我为你感到高兴!”这样既能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对数学兴趣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慢慢地积累。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对学好数学产生很强的自信心,会不懈地努力下去。
参考文献:
[1]狄香荣.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 学周刊,2014,02:142.
[2]解瑞欣. 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 学周刊,2014,02:188.
[3]孙学超.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J]. 学周刊,2014,02: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