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初中体育的教学改革
2017-09-28万小明
万小明
【摘要】在初中教育中,体育的教学目的是锻炼学生强健的身体,培养学生优良的竞争意识,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课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包括室内和室外两部分的教育。室内教育,以体育理论为主,旨在加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以及体育知识;室外教育,以体育活动为主,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全面发展。室内室外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体育教学的进程。为此,多数教育者制订了相应的体育教改方案。
【关键词】初中体育;改革
· 中图分类号:G633.96
体育改革,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教学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的过程。笔者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观点过于陈旧,思想观念无法与时俱进,以至于体育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教师对室内理论教學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室内室外教学不均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例,分析如何开展有效的体育改革。
一、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新型教学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同样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革新。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要在教学理念中加入时代新鲜的元素。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体育课不满意的原因是因为无法获得相应的需求,导致学习主动性的降低。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不满于教师的理念,对其无法产生足够的兴趣。因此,教师有必要吸收新鲜元素,应用于教学理念。
在教改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理念,客观地评价,找出学生所需。时代在发展,学生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只有及时吸收先进理念,才能保证高质量的体育教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教师获取资源的途径也更加多样。借助互联网的强大资源库,教师可以随时掌握新型的理念,并及时应用于体育课堂。除了互联网,教师也要抓住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纠正,也可以学习其优秀且值得借鉴的教学方法。
然而,在吸收新鲜元素的同时,不能摒弃传统理念中的优势之处。传统理念之所以能沿用至今,必定有其可取之处,而吸收新鲜理念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要有自己的原则,不在繁多的理论中迷失了方向。所谓原则,就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师希望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的锻炼。其次,对待传统理念,应秉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合理构建教学理念体系,以客观角度,从学生需求出发,制定良好的教学计划。
二、平衡室内、 室外体育教学的比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重视室内体育教学,对体育的理解具有一定片面性。在教学过程中,室内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的体育活动提供理论指导,确保学生安全有效地进行体育活动。除此之外,室内教育会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体育课堂,增添课堂的趣味性。然而,由于教师的主观认知,导致室内室外的教学比重失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活动的进行。
为了促进体育教改的进程,教师要平衡室内室外体育教学的比重。首先,教师要对室内教学有全面的认识,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对室内教学的看法。为了营造具有趣味性的体育室内课堂,教师要善于借助多媒体教具。多媒体是现代元素应用于课堂的典例,对活跃课堂气氛很有帮助。体育理论十分抽象,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利用多媒体也可以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利用图片或视频等方式传达给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这是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利用视觉听觉等感官的直接冲击,使学生获得深刻理解。
三、体育教改中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教改是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过程,在教师尝试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为了降低这种影响,教师应在教改中注意一些问题。首先,在室外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安全,防止受伤情况发生。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一些充满对抗的运动,更威胁学生的安全。因此,在体育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安全防范工作,学生要做充分的热身活动,同时也要对学生讲解注意事项。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教授学生使用规范性的体育动作,减少受伤情况的发生。
其次,在室内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维护课堂的稳定性。体育理论课堂,由于其内容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的情绪较为高涨。由于初中生年纪较小,很难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扰乱课堂秩序。对于室内教学而言,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应建立具有纪律规范的课堂。因此,教师要注意合理引导学生的情绪。
结语: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改进计划。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引用新型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也要平和室内室外体育教学的平衡。
参考文献:
[1]滕立鹏.体育教学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4,23:202.
[2]王华娟.试分析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325-3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