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

2017-09-28孟凤英吕璐璐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大学生

孟凤英 吕璐璐

新世纪以来,我国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日渐重视。中共中央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教育部也强调: “高校思政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确保不流于形式。”这些文件指导我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不断取得新成就,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立足教学实际,探索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的科学路径,对于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在特质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理论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是理论教学的拓展,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有着鲜明的特质:

1.主体性。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更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无论是课堂内的主题演讲和专题研讨,还是课堂外的参观考察和志愿者活动,都在任课老师的组织安排下,由学生直接参与查资料、写讲稿、现场考察并总结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2.启智性。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是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运用各种社会资源,由老师选择性列出本课实践教学计划,由学生基于学习要求和兴趣自主选择参与实践教学的项目,学生在参与实践中获得的直观感悟,不但能深化对思政课理论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3.教育性。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依据大纲要求及教学内容等多方要求而进行的,学生在参与演讲、实地考察等过程中,其情感得到升华,认知得以提高,真正实现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

4.多样性。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多样而灵活,无论是课堂内的还是课堂外的活动,直观性和体验性比较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为全方位了解与把握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问题,本课题组先后在浙江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进行调查。总体上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不断加强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因市场经济的急功近利及各高校特点的不同,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仍存在问题,亟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把脉问诊,良药治理。

1.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

思想是决定人们行动的向导。高校领导、思政课教师、大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认知,直接影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数思政课老师和学生也乐于学习和实践。但在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今社会,高校重理工科而轻人文社科、重专业实践教学轻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象凸显,有些领导甚至认为思政课可多可少,压缩甚至直接扣发思政课实践教学课时和资金,比如在“你学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态度”选项中,72%选择“一般”或“不重视”。二是基于学校管理等因素,部分思政课老师认为实践教学经费少、出力不讨好,重科研轻实践教学是常态。如在“你愿意帶学生组织实践教学吗?”选项中,选择“不愿意”的高达50%。三是基于就业形势等,大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关注不多,兴趣不大。在问“你对开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态度”时,选择“说不清楚”“不喜欢”的高达 48%。高校、老师和学生三方主体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错位,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弱化的思想根源。

2.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

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管理状况直接关系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和成效。目前,我国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方面存在宣传不到位、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发展。在 “你了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吗”选项中,选择“不够了解”或“不知道”占84%;“你的学校有思政课实践教学吗?”选择 “听说过”或“不清楚”的占49%;关于“你学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经费情况”选项中,有38%选择“缺位”和“不清楚”;在谈到“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缺点”时,多数人认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不规范。一是经费支持和风险保障不够。资金不能确保全体大学生参与实践,部分高校没有师生意外险,一旦出现风险,把老师当做第一责任人处理,抑制高校思政课教师校外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二是奖惩机制缺乏。参与社会实践的老师和学生奖励不足,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有学校挑选少数学生参与团委的“三下乡”,多数学生被要求自行社会调查,而学生也没有真正调研,上网查资料写报告是主流、假大空的学习研究现状没有受到相应惩罚。三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当前高校主要以课题、论文、研究成果奖等硬件评价教师,导致相当一部分思政课教师专注于申请课题、发表论文等。虽然也有教学评价,但没有讲清楚是对课程的评价,也缺乏实践教学的评价项,多数学生以自己的喜好给老师评分,助长了不正之风。久而久之,思政课实践教学日益淡化。

3.师生动力的问题

上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认知和管理问题,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思政课老师和学生推进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从学生方面看,本来就不喜欢抽象的思政课,加之学校不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繁琐,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自然降低。从老师方面看,学校作为政府部门设立的事业单位,不但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匮乏,而且压缩甚至挤占实践教学课时和经费,不鼓励实践教学。使参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师生双方动力都不足,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弱化自然在情理之中。

三、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科学路径

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等多方合力,解决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选择科学路径,推进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endprint

1.以强化学校的组织管理为基础

发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作用,必须强化高校在物力、财力、人力等方面的组织管理。第一,以实践基地的建设为物力基础。按照课堂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相结合的原则,把高校的校内实践基地、签约合作基地和社会实践活动“三合一”,进行大学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一是高校各学院和机关各处室等校内实践基地,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学检查方便,节省资金,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与高校的共同发展;二是学校就近签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广州黄埔军校、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和专业实习基地(如广交会等),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立足专业实践,参与改革并提升认知水平;三是创新团委、学生会等社团举办的实践活动(自愿者、挑战杯等)。开阔了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学习及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第二,以教学资源的投入为财力基础。学校教务和人事部门要合理规划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课程和资金,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如华中师范大学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投巨资搭建云平台和 “智慧课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投入100万在校内建设了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基地等,实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飞跃。第三,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老师与课时安排为人力基础。组织各高校领导认真学习并落实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文件精神,人事与教务部门合力并科学安排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课程、课时、教师及实践时间、地点和方式,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落实。第四,以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保障基础。实践教学是一个多方参与的活动,多方参与者均参与评价,才能保障实践教学的成效。我们要在规范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学生评价(权重40%)、教师评价40%及实践基地评价20%三结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的全面、公正和成效。

2.以师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发展为核心

通过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培养并提高思政课师生的能力和素质,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所在。着重抓好“两个结合”:第一,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目标相结合。大学生是时代的优秀人才,思维敏捷、目标明确,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要以大学生的自我发展目标为基点,以认知能力的提升为重点,以综合素质的发展为归宿,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引导大学生选定自己参与的社会实践项目和方式,实现学习兴趣和发展目标、个人价值和团队效益的有效结合,不断提高其理论素养、研判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第二,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教师自我发展目标相结合。首先要“培养和建设一支坚信马克思主义,素质过高,能力够硬,知识水平过关,对教学以及学生本人有着积极性兴趣与热情的教师队伍”。这不但需要高校依据相关政策,给予思政课教师学习培训和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能力,而且要落实思政课实践课时,杜绝各种方式的“贪污”现象。其次,制定并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把思政课教师参与实践教学作为教学考核的重要因子,鼓励教师积极开发并签约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主动策划并组织实践教学。“一方面,教师本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知识素质,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整体实施过程也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达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教师自我发展的统一。

3.以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为外部保障

社会各界的支持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得以顺畅进行的外部保障,它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第一,教育部门等的政策支持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制度问题是当今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因此,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客观上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方向依据,以国家大政方针为政策依据,以各地的发展需要为现实依据,制定一系列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制度和实施规范,为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保驾护航。同时,鼓励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制定本校相应的实践教学文件,如中国地质大学制定了《关于印发<我校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下达到所属各学院、各处室和直属单位,有效推动了该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第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外部保障。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我们一切事业发展的动力和外在保障。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作为一项关系大学生成长的系统工程,也应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一方面,我们可以 通过“三下乡”、“两学一做”等活动为契机,借助于宣讲会、讲座以及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宣讲党和政府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相关政策,提高社会各界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关注和兴趣;另一方面,政府部门通过减免税等方法,引导并激励企业、社会组织等协作或投资、融合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拓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实现企业、社会组织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支持并保障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不断取得新成效。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研究” (编号GDJG20142259)和广州市教育局“十二五”规划课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一体化研究”(编号2013A018)的项目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发[2004] 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2]教社政[2005]5号文件.关于進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政课的意见[Z].

[3]教社科[2008]5号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

[4]顾海良,佘双好.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责任编辑魏家坚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大学生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