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之国的血与沙

2017-09-28千里岩

世界博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喀布尔英国人帝国

千里岩

导语:从亚历山大大帝经过阿富汗向恒河流域远征开始,几乎任何一个在欧亚大陆上国势足够强盛的大帝国,诸如波斯帝国、贵霜帝国、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最后也都会来到阿富汗。除了蒙古顺利的越过阿富汗向西继续其征服之旅外,其余的来者这里往往就是他们扩张的最后边界。

在退往贾拉拉巴德的路上,从喀布尔出发的4500名英军和大约12000名仆人在大雪没膝的高山中不斷遭到游击队的伏击.最后仅有一名军医侥幸逃脱。

阿富汗地处中亚的南部,虽然他只是一个面积仅65万平方公里,并且国土80%以上都是高原山地的内陆国家,但却是控制着通向南亚次大陆、波斯湾、中亚北亚大草原和西亚等地的枢纽。

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中,无数的民族或者迁徙或者扩张的过程中,都会经过这里。从亚历山大大帝经过阿富汗向恒河流域远征开始,几乎任何一个在欧亚大陆上国势足够强盛的大帝国,诸如波斯帝国、贵霜帝国、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最后也都会来到阿富汗,除了蒙古顺利的越过阿富汗向西继续其征服之旅外,其余的来者不管他们最终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这里也往往就是他们扩张自己疆域的最后边界。

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阿富汗成为多民族混居的地方,而且总是被异族所统治。但是也正是因为阿富汗的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帝国之间的争夺从来没有停止过,阿富汗总是被异族所统治着,而这种异族帝国的统治往往又因为阿富汗的多山高原地形土地贫瘠和远离帝国中心所在,难以稳固下来。

直到1747年,阿富汗本地民族普什图人的杜兰尼趁着波斯帝国衰败之际,建立以坎大哈为首都的独立的阿富汗国,阿富汗首次以统一的国家形式出现。统一不久的阿富汗很快又陷入一片内战,直到1834年,多斯特.穆罕默德先后打败各地封建主,以喀布尔为基地统一全国,阿富汗才结束封建割据的局面。

早在阿富汗内部混战一片的时候,欧洲已经开始了工业化革命和地理大发现时代,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在他的东南方大英帝国已经控制了大半个印度并且将之视为自己殖民帝国皇冠之珠,而在北方沙俄帝国虽然还暂时没有彻底制服中亚草原上的诸多汗国,但是也开始将他的扩张之手伸向了“温暖海洋”——印度洋。

从成为海上霸主之后,英国一直奉行着“光荣孤立”政策,换句话说,英国坚持要凭借自己的海洋优势,对任何一个大陆上崛起的帝国进行遏制。英俄携手打败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之后,几乎立即就开始几乎了一个世纪之久的互相敌视。俄国向“温暖海洋”的任何扩张必然刺激英国最敏感的神经,尤其是在距离印度如此接近的地方就更是断断不为所容。

地理枢纽位置决定了阿富汗是俄国前往印度洋的必经之路,同时他境内的兴都库什山脉和南

亚大平原的落差又决定了,英国人如果想有效防守英属印度帝国或者阻止俄罗斯接近印度洋,这里无疑是最理想的阵地。阿富汗就不可避免的又一次成为这两大帝国对撞的战场。

仅有一名军医侥幸逃脱

英国人先下手为强,英国东印度公司向阿富汗派出了东印度公司首席政治顾问亚历山大.伯恩斯为首的使团,试图哄骗多斯特投入其“保护”。正在此时,俄罗斯使团也出现在了喀布尔。俄国人的花言巧语和英国人的傲慢无礼,最终让多斯特于1838年4月正式下令将英国人驱逐出境。

英国人立即翻脸,组织了一支3万人的入侵部队大举进犯。为了让这次战争显得不要那么见不得人,东印度公司还把流亡在印度,被其豢养了30年的前阿富汗埃米尔舒阿找来,打出“送合法统治者回国复位”的旗号。时任印度总督奥克兰勋爵觉得有此人出马,阿富汗各地肯定立即会望风而降。但是实际上,阿富汗人民多数对此人一无所知,即便是那些还记得舒阿的人恐怕也只记得他是一个暴君。奥克兰勋爵浑然不知舒阿当年就是因为在阿富汗统治过于残暴,才被其对立的部族领袖多斯特推翻。

入侵的英军兵分两路,一路直取南方重镇奎达而后北上包抄,另一路则就近通过开博尔山口直接从东向西朝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进犯。面对稀稀落落全阿富汗还不到1.5万人的武装来说,英如入无人之境,不到四个月时间就兵临喀布尔城下。

多斯特虽然拼命抵抗,奈何双方实力差距悬殊,最后不得不向俄国求援,但俄国的甜言蜜语终于露了马脚,当时的俄国距离阿富汗还隔着数个中亚汗国呢,根本鞭长莫及。最后他无奈之余,只好携妻儿亲信逃到布哈拉乌兹别克人的宫廷避难。

占领喀布尔之后,舒阿被英国殖民者扶上王位充当傀儡,实际掌握大权的是英国公使麦克诺登这个阿富汗的太上皇。英国人在舒阿的亲信带领下开始向各地派出官员,横征暴敛起来。

英国人在喀布尔处处摆出主子的架势为所欲为,不论他们高傲的展示自己“文明的生活方式”还是厚颜无耻的满街骚扰当地妇女,无一不让这个伊斯兰教传统非常浓厚,社会气氛又高度保守的社会大众怒火中烧。

仅仅半年多的时间里,各地反抗四起起义部落的势力就越来越大,他们甚至利用有利地形切断了坎大哈到喀布尔的交通线。麦克诺登苦于无奈又被迫以每年3000英镑的金额收买部族首领,才勉强维持了保证了交通线的畅通。卷土重来的多斯特也招集了一支军队兵锋直指喀布尔,只是因为他还心存谈判的念头,结果上了麦克诺登的当被诱捕后被流放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

常言道“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英国人扶植的舒阿原本就是个公认的暴君,复辟之后更加胡作非为,使得原本没有参与反抗的部落领袖也心生恐惧,不得不揭竿而起。到最后,二十多个部落领袖在喀布尔附近召开一个共同反对舒阿统治的秘密会议时候,许多舒阿的大臣和他出身的杜兰尼部落的人也都来参加了,英国人的不得人心可见一斑。endprint

有了共同的目标,最后各个部落一起在喀布尔发动了总起义,最被痛恨的几个英国人诸如伯恩斯和麦克诺登很快就被击毙,舒阿自己也坐困愁城。起义群众把英国驻军围困几星期后,英军总司令艾尔菲尔顿不得不以承认阿富汗独立为条件,求得起义者放英军撤离喀布尔。可是在退往贾拉拉巴德的路上,从喀布尔出发的4500名英军和大约12000名仆人在大雪没膝的高山中不断遭到游击队的伏击,最后仅仅有一名军医侥幸逃脱。

第二次英阿战争

英军驻防在阿富汗各地的部队也基本迅速崩溃,在喀布尔的傀儡政权迅速垮台,舒阿被杀,起义者的领袖掌握了阿富汗的全国政权。英国人虽然又从印度几经反扑最终仍然一无所获,不得不将多斯特释放,令其归国复位。

可是只要沙俄还试图通过中亚南下,英国就无论如何不能对阿富汗等闲视之。1870年左右,英国为了堵截俄国南下的努力,在阿富汗南翼不断进行侵略扩张,将英属印度的边界向前推进直接与阿领土接壤。 阿富汗的埃米尔阿卜杜拉赫曼为寻求庇护,接受了沙俄提出的包括出兵援阿等条款的条约草案,并且拒绝了英国使团来访。这当然是英殖民当局不能容忍的,就再次出兵侵阿。

1878年11月,英殖民军3.5万人分3路入侵阿富汗。阿卜杜拉赫曼原本处境远远好于当年的多斯特,他手中拥有一支5万人常备军,可是他并没有接受多斯特的教训,一味坐等俄国的援军,不快速集中所属部队,反而为了保存实力将其分散在全国各地。

原本英军就训练较好而且武器精良,面对分散的阿富汗军队株守战术,当然再次犹入无人之境,短短半年时间就再次控制了阿富汗大片国土。虽然阿卜杜拉赫曼一再请求俄国出兵,但沙俄正忙于利用《再保险条约》的良机去争夺对其更重要的巴尔干和高加索地区,根本不愿在阿与英国摊牌,因而拒绝出兵。

约翰·伯克(1 843—1900)拍摄的英国与阿富汗战争的照片。约翰·伯克是首个在阿富汗摄影的英国摄影师。他跟随着第二次英阿战争(1878—1 880)时入侵阿富汗的英军到达当地进行拍摄。

无奈之下,阿卜杜拉赫曼不得不接受了英国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甘达马克条约》,这个条约规定阿富汗成为英国的“保护国”,英国人再次向喀布尔派出总督作为太上皇,并且在阿富汗各地驻军“保护阿富汗不被俄国侵扰”。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英国人时隔三十年的重返激起阿国内一片义愤。很快事情变得好像上一次一模一样,喀布尔又爆发了人民起义,愤怒起义者围攻殖民者官邸,杀死了英国总督。全国许多部族又组织起了抗英游击队。不过这次不同于上次,起义者中许多是阿富汗军队的士兵,他们也不再只有刀剑作为武器,而是装备了为数不少的西式枪炮,除了小规模袭扰,他们也有了进行一定规模会战的能力。

英国人当然不能就此罢手,跟上次俄国还远在数百里之外不同,目前的俄国近在咫尺。所以英军调来大量增援部队更卖力的镇压。可是抗英武装屡败屡战并且前仆后继,英殖民军仍然不改到处挨打的困境。最后出于无奈,英国被迫同阿卜杜拉赫曼签订妥协性协定,把通过《甘达马克条约》攫取的多数权力归还,阿富汗恢复了内政自主,只是外交还受到英国控制。1881年4月,英军放弃了占领阿富汗的打算,全部撤出。

不过英国人并没有痛痛快快的离开,他们仍然没有忘记阿富汗对于防止俄国从此南下的重要性。当《再保险条约》被废除后,英俄双方都在欧洲与德国的矛盾上升,因此两国决定在阿富汗达成妥协。双方议定关于阿富汗东部边界后,英国又一如既往的自行划定了的阿南部边界。并且在1893年强迫阿富汗接受了这个所谓的“杜兰尼线”作为阿富汗和英属印度之间的边界线。

“杜兰尼线”不仅侵占了阿富汗接近三分之一的领土,还把阿富汗的主体民族普什图族人口的三分之二划进了英属印度(今天的巴基斯坦),这一做法直接后果是导致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长期存在边界纠纷,更严重的是,因为领土的变更导致了阿富汗民族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主体民族的普什图族在阿富汗仅仅占40%左右,导致了今天的阿富汗趋向碎片化。

历史经常惊人的相似

一次大战中,虽然阿富汗偏处中亚的群山之中,但是德国和奥斯曼一点都没有忘记他,两国派出了大批使节和间谍四处活动,试图引诱阿富汗对英属印度发动进攻以牵制英印军,防止其西调欧洲战场。另外阿富汗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却拒绝了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以“哈里发”名义要求所有穆斯林参加对协约国的“圣战”要求,保持了中立。

应当说多年面对欧洲几个帝国的渗透和较量,阿富汗的社会逐渐也在发生着变化,许多部族首领的子女到西方接受了教育,一个有一定世界眼光的,主张阿富汗进行逐步社会改良的政治精英阶层也基本成型了。

当俄国发生革命之后,阿富汗的改革派代表人物哈比布拉也控制了政权,他们认为一次大战中,阿富汗作为中立国宣布阿富汗独立,不承认任何外国特权,并且要求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出席凡尔赛会议。这当然还是不能为英国所容,英印总督恼怒的拒绝了阿富汗的要求,并且开始利用阿富汗和英属印度之间的边界冲突,准备发动了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中,英军3.4万人分为三路入侵阿富汗,装备了一定数量的装甲车和作战飞机。与之对阵的阿军4万人虽然也装备了一定数量的现代武器,但是总体上还是比较老旧,而且弹药不足。尽管英军在武器装备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但是阿富汗军队为捍卫自己独立而战的决心一如前两次战争一样坚定,在战场上打的有声有色。

在至关重要的开博尔山口方向阿军还能采取主动进攻的姿态向英军主动出击,虽然没有战胜有空军支援的英军,但是却扭转了被动应战的局面。英军对阿重要城市贾拉拉巴德和喀布尔,的狂轰滥炸虽然造成一定混乱,但是仍然没有阻止阿军的积极进攻。试图夺取南线重镇坎大哈的英军攻势,在阿军顽强坚守前,损失惨重不得不停止进攻。

阿军的英勇抗击和印度解放运动的高涨,使英印政府腹背受敌不得不要求停火谈判。最终在

1921年11月22日,英阿签订和约,英国承认阿富汗独立。

至此,作为当时世界头号强国的英国,在80年里三次折戟中亚小国而最终除了白流一地的鲜血和空耗大把金钱却一无所得。

正如第一次英阿战争开始前,著名的铁公爵威灵顿在英国上议院在反对向阿富汗宣战时候说的一样“英国的苦难会在占领阿富汗的同时开始,英印军在打败阿富汗的部落武装后会发现他们在兴都库什山脉里苦苦挣扎,那里没有像样的道路,整个阿富汗只有石头、沙子和冰雪,整个行动就是一个犯傻之举。”

不过历史经常惊人的相似,在阿富汗会惊人的更加相似,“超级大国入侵——扶植当地政权——超级大国不堪苦战——一无所获的撤退/被扶植的政权倒台——一片内战”的戏码在时隔60年后,这一幕又一次重演,当然略有不同的是,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过程和结局与英国人固然很相似,可是最终阿富汗战争之痛加速了苏联的解体。阿富汗从此得名“帝国的墓地”。

可惜历史不是能让所有人都望而却步,本世纪初作为世界头号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来到了阿富汗,再一次进行同样的一幕,只是这次战争绵延了16年之久,仍然望不到尽头。尽管美军许多高级军官大声疾呼“阿富汗战争的治安战让美军失去了十年”,但是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任后仅仅半年时间就决定,再次向阿富汗增兵以支持目前在塔利班武裝的枪口下挣扎求存的阿富汗现政权。

看看前面的例子就知道,今天美国的困境其实一点都不新鲜,如果美军真的撤退的一干二净,那么塔利班卷土重来必成定局,即便是现在阿富汗的国土也有40%控制在塔利班的手中。可是驻阿美军最高峰时期达11万多人时候尚且不能解决问题,今天增兵的几千人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历史正在发出神秘的微笑,答案恐怕只有让时间来告诉我们了。

图说:约翰·伯克(1843-1900)拍摄的英国阿富汗战争的照片。约翰伯克是首个在阿富汗摄影的英国摄影师。他跟随着第二次英-阿富汗战争(1878-1880)时入侵阿富汗的英军到达当地进行拍。endprint

猜你喜欢

喀布尔英国人帝国
恐龙帝国(6)
恐龙帝国(5)
恐龙帝国(4)
英国人的姓氏
英国人的性格
年销过2亿英镑!!英国人竟然都在买这种玩具……
“帝国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