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义务教育发展浅析

2017-09-27韦旭香

教育界·上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育经费师资队伍建设

韦旭香

【摘要】农村义务教育近几年来虽然获得一定的发展,但是还面临三大问题:初中学生辍学严重,农村初中师资队伍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经费不足。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问题,寻找科学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初中务教育;教育经费;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评价制度

一、影响农村初中义务教育发展的问题

近些年来,通过“普九”达标验收,农村初中教育普遍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目前的农村初中教育发展不容乐观,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初中学生辍学严重

根据国家“普九”要求,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5%以内。但实际上,农村初中生辍学率在10%以上,有的地方农村初中生辍学率竟达20%~30%;有的地方实际完成初中教育的学生比率很少,大致不超过30%(见《2005年中国农村初中教育发展报告》)。某县三年前小学升初中共有4000多人,至今年毕业参加初中毕业考只有2700多人,除了中途转学到外地学校就读500多人以外,流失了近800人,辍学率近20%。造成初中生辍学的重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庭经济负担过重。在国家没有实行免费(杂费)教育之前,初中生一年的费用(含杂费、内宿费、书费、生活费及学校的其他一些收费)不低于2000元。目前农村家庭一般有2~3个孩子,如果有两人在读书,显而易见对于农村贫困家庭来说,经济负担是相当重的。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2.初中学校布局问题。受条件限制,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都是一个乡镇一所初中。有的村屯离初中学校很远,加上交通不便,所以学生干脆不上学了。

3.“读书无用论”抬头。中国农村老百姓普遍认为,大中专甚至是重点大学毕业生也找不到工作,何况初高中毕业生,知识在农村几乎也没多大用处,读与不读一个样,费那个时间、精力、财力不划算,所以干脆不读。

4.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由于农村小学师资水平低,办学条件简陋,农村小学毕业生学习基础普遍很差,到了初中很难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要求,造成学习进度跟不上,日积月累就对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加上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教师实行升学量化管理,致使部分教师为了突出教学成绩,不善待差生,对差生另眼相看,甚至千方百计排挤,使得学习差的学生在班级中没有了自尊心,学校对他们来说已是一块伤心地,不得不选择离开。据对某初中的调查,这样的学生占辍学学生的60%。学生严重流失,教学质量势必下降,农村初中教育发展便无从谈起。

(二)农村初中师资队伍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不管是从数量上讲还是从师资质量上讲,目前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的教师都有很大的问题。从数量上讲,农村初中教师的配备普遍不足,有些科目如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根本无本专业的教师,只能抽取其他专业的教师兼课。由于农村初中学校条件差,工作生活环境比较艰苦,工资待遇比较低(无奖金,无补贴,更无兼职等副业收入),因此外面的优秀教师不愿进来,本校的好教师又留不住,即使留下来了,也很难安心工作。此乃“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属自然规律,无可厚非,但因此造成的农村初中教师数量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求却是不争的事实。从质量上讲,农村初中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也不容乐观。农村初中学校教育经费不足,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培训机会少,多数教师知识储备、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得不到更新,知识面窄,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意识较为淡薄,教研活动难以开展。某贫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全县校长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全市开展的“校长建设年”论文比赛,竟然没有一篇论文评上奖,所有论文几乎都是从网上下载下来,东拼西凑而成的。校长们尚且如此,一般教师的科研意识情况可想而知了。

另外,贫困地区农村初中学校额外收入微薄,教师的劳动付出与劳动报酬不成正比,奖金几乎没有,难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了贴补家用,有的教师干脆将教书当业余,将生意当专业:兼职当律师的有之,在校外开辅导班的有之,包山种桉树种甘蔗的有之,盘个小店卖服装卖日用的有之,开个网店做微商赚点零花钱的有之……反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教师队伍处于“身在曹营心在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得过且过状态时,工作积极性便无从谈起,教育的发展亦沦为一句空话。

教师数量相对不足,师资水平相对低下,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了农村初中教育的发展。

(三)经费不足,多数农村初中学校负债运营

几年来,农村初中学校为了实现“普九”达标,加大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了改善办学条件的投入。这些经费投入,一般是政府出大头,学校自筹投入小部分。但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工程都是老板垫资投入建设的。现在“普九”验收通过了,欠老板的钱都没有付清,有的是大部分的工程款,学校自身欠的那部分偿还遥遥无期,学校在老板经常登门追债的情况下艰难运营。目前,學校早就免收学生杂费、水电费、住宿费,国家实行经费保障机制。但如此实行之后,学校的正常工作更难以运转。免收学杂费,确实减轻了家长和学生的经济负担,学生和家长开心欢迎,但学校则叫苦连天。国家补助的经费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只有90元,地方政府不再补给一分钱的公用经费。国家补助的公用经费(90元)不及以前学校收费的一半。有的学校水电费开支占全学期国家拨给的补助经费的一半,剩下凭每生每学期四五十元的办公经费,学校连正常的工作都难以运作,更谈不上发展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村初中发展的根本问题。

二、促进农村初中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农村初中教育经费要保障,债务要尽快结清

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真核实农村初中债务,不管是政府组织兴建的项目,还是学校自行筹建的项目,只要符合事实,预算合理,政府都应该全部承担学校现有的所有债务。因为农村各初中除了代收书费外,不能再收任何费用,国家下拨的公用经费项目又不能用于支付和偿还任何的工程款,所以学校将永远无能力偿还所欠的债务。学校债务不还清,工程老板就经常找学校,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有的甚至扬言封门、封楼,学校将无宁日。endprint

其次,加大学校公用经费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对农村初中学校的公用经费拨款,不应低于实行免收杂费、国家实行经费保障机制之前学校的收入。同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对农村初中学校的支出进行核实,适当调整投入,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使农村初中教育能健康稳步发展。

再次,继续加大对学校基础设施及改善办学条件的投资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初中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促进农村初中向规范化、标准化、城镇化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吸引教师,留住学生,留住教师。

(二)加强农村初中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农村初中教师生活条件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1.农村初中学校教师要足额配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和农村初中的实际情况,核实和配足农村各所初中教师,尽量做到专业对口,人尽其才。

2.提高农村初中教师待遇。农村初中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要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待遇留人显得更为重要。现在对农村教师的特殊政策是评职称可以免试外语和免试计算机。其实这些正是现代教师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免试了会造成他们的懒惰,一旦评上职称了,他们也就走人了。应该考虑取消这个政策,改用通过大幅度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提高至让城市同等教师“眼红”为止。这样才能留住農村初中教师并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3.加大农村初中教师培训力度。政府要拨出专款,对农村初中教师轮换培训“洗脑”,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使其掌握更多的现代教学手段。

加强对农村初中教师的师德培训。农村初中教师由于条件限制,生活比较单调,往往受到农村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师德水平下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加强对农村初中教师的师德教育,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三)改革农村初中学生评价制度,严格控制学生辍学率

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提高巩固率和教学质量是农村初中教育发展的根本体现。据调查,家庭经济困难不是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造成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困难,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农村初中学校要想方设法留住学生。

改变农村初中的评价方法。农村初中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合格+一技之长”,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人人成为对农村建设的有用之才。彻底改变应试教育,抛弃“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积极推行“成功教育”。学校要认真研究后进生转化策略,把巩固率、毕业率作为教师、学校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

建立九年义务教育跟踪制度。全社会要树立“今天的辍学生,就是明天的贫困户”的思想,用强制手段防止农村初中生流失。建立跟踪制度,从小学至初中三年级,由学校、乡政府、村委会、家长四级联动,跟踪学生在校情况,像过去抓计生工作那样,抓防辍、控辍工作。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才能有效控制学生辍学。

总而言之,作为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正视义务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并采取科学的对策,就可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经费师资队伍建设
去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发布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