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现状及策略

2017-09-27吴丽萍

教育界·上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

吴丽萍

【摘要】农村初中的班级管理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如班级民主化缺失,班主任拥有绝对权威,评价制度不完善,管理方式单一粗放等,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文章立足于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分析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农村初中班级管理质量,促进农村初中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现状;对策

农村教育是整个国家基础教育的最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班集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主阵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也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初中阶段是学生心智快速发展的阶段。除了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班主任的重点工作。然而如今的农村初中班级管理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如班级民主化缺失,班主任拥有绝对权威,评价制度不完善,管理方式单一粗放等,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农村初中的班主任,我深刻体会到班级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想改善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现状,必须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以达到提高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的目的。

一、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

(一)农村家庭教育造成的缺陷

农村初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缺失。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家,他们通常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会缺乏父母爱,再加上祖辈对他们的溺爱或放任不管,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在这种隔代教育环境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得不到父母的关怀和帮助,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如缺乏自信,生活懒散,学习习惯差,性格逐渐变得内向,严重的可能还会患上抑郁症或自闭症。

(二)受应试教育影响而过分强调学习成绩

农村学校的教师遵从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分数”,过分强调分数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对学生的评估上,以学生的成绩高低作为评判学生好坏的依据。这就是所谓的“分数论英雄”的观念,与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受这一观念的驱使,在班级管理中,有的班主任甚至还在运用“黄金位置”的管理方式,成绩好的学生坐在前几排,成绩差的学生则只能坐在后几排或者靠墙的地方。有的班主任把班级管理的重心放在使学生“听话”“不违纪”和提高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友爱互助、勤劳节俭、仗义执言等良好行为品德的养成教育。这与发展中学生核心素养,凸显“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观是相悖的。这种做法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成長,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发展的失衡。

(三)班级管理形式较封闭

在农村初中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的管理形式是较封闭的,在管理中缺乏民主性,在制定制度、解决问题时常常独断专行。学生处于较为刻板的班级管理下,个性难以得到发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受到了阻碍。还有些班级管理体制与社会上的层级化管理相似,如班主任任命并管理班长,班长管理组长,组长管理学生,这样一层一级的管理模式并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和主动发展。另外,还有的班主任缺乏多元教育主体意识,导致学生视野不够开阔,学生发展受到限制。

(四)管理方法缺乏创新

在农村初中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的管理理念是比较落后的。特别是上了一定年纪的班主任,他们有的自认为老资格了,在管理上有一定的经验,于是不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缺少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的缺乏工作激情,不追求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这些班主任不懂得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简单地认为班级管理就是维持好班级的纪律,考试成绩说得过去就是好的管理。

(五)管理制度虚设使班级管理表面化

在农村初中班级管理中,很多规章制度是虚设的。在制定管理制度时没有针对性,不能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班级没有制约学生的班规,说明班主任在工作上较为随意。正因为缺乏班规,很多学生守纪意识较为欠缺。有的班级表面上有班规,但大多流于形式,根本没有真正实施,更不要说对学生遵规守纪情况进行检查落实。如果学生连班规的具体内容都不了解,何谈遵规守纪?

二、提高农村初中班级管理质量的对策

(一)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提升班主任职业道德素养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最重要途径。班主任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水平。农村初中的班主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升专业水平。

第一,建立班主任管理工作教研室,组织各个年级的负责人在每一个年级段召开班级管理总结会,就近段时间在班级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对后续工作提出要求,以此来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第二,可定期召开班主任研讨会。开展班主任工作讲座,交流班级管理经验,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以此来提升班主任的业务素质。

第三,多搞一些“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学校要创造机会让班主任多与名校教师一起研讨,学习别人各方面积极有效的管理经验。

第四,班主任还要转变管理理念,不要做“一言堂”的决策者,要采取班级民主管理,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当中来,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选拔认真负责的班干部来共同管理班级,使班上人人参与班级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在班级管理中,有合理的规章制度,才会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根据管理制度明确班干部的职责,负责规章制度的落实检查,才能有效地提高管理质量。建立规章制度,应该对学生每个发展阶段进行评价,要确定该阶段需要开展的工作、需要达成的目的、想要获得的成果。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对各项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如开学初,除了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外,还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班级考评细则》。根据考评细则中的内容,明确班干的职责——谁管考勤,谁管纪律,谁管卫生,谁管行为习惯……班主任在制度的落实过程中要做好指导、监督工作,还要对制度的落实情况要求班干部及时反馈、小结,扬长补短,及时调整工作策略。endprint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要善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民主教育思想,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让学生乐于接近自己。用好“情”这把尺子,多用“请”,少用“不准”“禁止”,多表扬,少责骂。针对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可以用微笑的眼神看着他,让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实现对其行为的约束;针对犯错的学生,要耐心与其交流,了解整个事情的经过,与学生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感受到教师并不是管理自己,而是真心为自己好,进而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并不是班主任一个人可以做到的,班主任要在班上培养一种“班荣我荣,班衰我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班级意识,让这种意识融进每一个学生的骨子里。如可以建立值日班长制度,让学生按学号轮流担任班长,班级中的事情由值日班长管理,常务班长负责协助,主要管理卫生、纪律等。值日班长要督促每位学生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并将其记录成班务日记。这样,班级管理效率可以得到提升,且为了以身作则,值日班长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同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可以采用開放的管理方式,给予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的领导能力、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可以设置评论环节,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通过多方评价帮助学生全面认知自己的能力。在班级活动中,放手让学生去组织,去设计,让他们在台前亮相,而班主任在后台指导。

(五)强化多边沟通逐渐形成教育合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校应该根据农村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社会发展需求,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给学生推荐优秀的网站。班主任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让学生在上网过程中,能够自觉抵御有害信息。一旦发现学生存在沉溺网络的行为,要及时与其沟通,引导其健康上网。

农村初中的班级管理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班主任不仅要不断丰富专业的学科知识,还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将学生的发展放于首位,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并强化校内交流和校外交流,将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相结合,形成一套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在保证管理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建峰.对农村初级中学班级管理的分析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5(16):188-189.

[2]袁鹏声,邹植阳.农村中学班级“自主管理与教育”的德育模式探究——以石滩镇五所农村中学为例[J].新课程·中旬,2016(06):28-29.

[3]穆伦亮.农村初中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尝试[J].读写算(教研版),2014(19):168-169.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