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开展

2017-09-27余客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实施数学

余客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 “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已被广泛运用于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建构新知、提高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数学;自主探究;实施;策略

· 【中图分类号】G623.5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扼杀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课堂教学变得枯燥、僵硬。而自主探究性学习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引导学生自主收集整理资料。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营造出轻松、活泼、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发现和探究知识,最终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应用者。这种教学方法正好与小学数学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不谋而合,合理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一、合理设置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和思维的核心,同时,它也是自主探究性学习得以顺利开展的核心条件,没有问题,学生就无从下手,这里的问题既可以是教师设置的,也可以是学生自主发现、提出的,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合理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并产生疑惑。

例如:在学习平均数时,教师可在班级内设置一种冲突情境。在学生的争议中提出问题。上课后,教师根据相邻位置优先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6人一组的小组,然后开始进行一分钟的口算比赛,哪个小组算对题目最多,哪组就胜利。在一轮比赛结束后,教师提出自己加入算对最少的一组,然后进行第二轮的比赛,这样很容易引发学生的争议,不少学生提出:教师的水平高,不公平。也有学生认为:教师不一定会赢,关键在于教师加入的小组成员多一个。这样,迅速在班级内引发争议,而教师则在这时适时提出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自己探究平均数是什么?是怎么得来的?怎样求平均?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主动性、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并让学生明确了探究的主题,指明了探究的目标。学生能迅速沿着教师的思路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既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取得最好的探究效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性格等合理分组。教师控制好教学进度,给学生足够的实践去探究问题,在探究之前指出探究的方向。例如:在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小组同学在充分的交流合作中寻求不同的方法推导公式,集思广益。有的小组同学将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拼接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得出计算公式;也有的小组将一个平行四边形运用分割的方法,然后求和,得出计算公式。在不同的合作探究活动中,得出正确的结果,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整个自主探究性学习中,小组同伴之间的交流讨论是十分比要的。小组同伴围绕某一问题各抒己见,在相互启发中对新知识形成初步认识和理解,这个时候的理解不一定是正确的,教师引导学生继续交流讨论,发现学生间相互合作的作用,不断改进认识,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运用数学猜想,提出独特的见解

数学猜想是数学理论的胚胎,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些猜想,他会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上的发展。”当学生头脑有了问题后,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是什么?答案是什么?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大胆的直觉判断和猜想。同时,教师要精心指导,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猜想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合理地进行猜想,提出独特见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验证自己的判断与猜想。

如教学“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时,在复习了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之后,我让学生猜一猜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应该是多少?这时,有的学生可能回答是1000,此时,我立刻引导学生分组对这一猜想进行验证,从而获得了正确结論。在新课改理念中,猜想已经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可猜想因素,合理的安排其教学过程,这是很有益的。

四、强化实践探究,锻炼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要使他们理解地接受、消化抽象的数学知识,单凭教师的语言阐述,是不易做到的。因为直观操作是使知识升华为智力的转化器,所以教师要尽量的创造条件,让学生操作、感受、观察、触动思维,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比如,教学“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时,老师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8块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提出要求:①拼一拼,拼成一个长方体;②数一数,如果每一个小正方体的体积都是1立方厘米,你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它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③议一议,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怎样的关系?你能总结出来吗?又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先让学生动手将圆柱型的圆筒模型沿着高的方向剪开,再将它的侧面展开,让学生观察,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再把长方形合拢起来。通过剪,展,合,使学生领悟到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从而得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思维的习惯,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结语:

自主探究模式是一种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探究问题解决方案的模式, 将其与小学数学进行结合, 能够很好地促进数学课程的开展, 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对数学进行探究的乐趣,对于创新能力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还能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孟令芬.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J]. 学周刊, 2015, (4)

【2】程艳萍, 向坤. 探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J]. 时代教育, 2015, (8)

【3】何文清.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与合作[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 (7)

【4】黄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造性学习习惯[J]. 未来英才, 2015, (6)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实施数学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