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7-09-27徐正亮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2期
关键词:导语创设情境

徐正亮

【中图分类号】G623.2

[内容提要]目前,学生包括很多家长对学习语文都有误解,认为语文没什么可学的,也有认为语文高深莫测。学生、家长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低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导入、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引入竞赛规则、加强朗读训练这四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目前,学生包括很多家长对学习语文都有误解,认为语文没什么可学的,也有认为语文高深莫测。很多学生对学语文不感兴趣,不少家长担心小孩子的学习,总是要补课啊,一般不会想到要补语文(有的只是想到作文),这种情况随着学生年龄越大越明显。甚至于有这种玩笑:“不会教书的教师就去教语文。”这些认识让家长对语文不重视,学生对语文更加地不感兴趣,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低下。这是认为语文没什么可学的麻痹思想带来的后果。

而另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也令人深思。那就是有很多学生看着一篇几百字的短文茫然:“我不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作文课上,很多学生面对着作文题目,不是积极地去寻找素材,构思篇章,而是在桌上同时摊开几本作文书,从这篇文章上剪个头,再从那篇文章上裁个尾,中间东拼一句、西凑一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畏惧,不断造成学生语文能力的丧失,造成学生语文思维的退化和萎缩。

学生这种无所谓的、敷衍了事的态度和表现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前途,还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如何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是一项综合性的课题。本文单从语文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来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活力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将对实现语文教学整体结构的优化起到重要作用。知识本身是富有魅力的,教师如何用丰富的知识来吸引学生,增添活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感到认识新事物,掌握新知识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乐趣。

笔者认为,可从精心设计教学导入、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引入竞赛规则、加强朗读训练这四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精心设计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艺术性的导语,能够轻松自如的敲开新课的大门,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反之,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起抑制作用,以至“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听得昏昏欲睡。”虽然导语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但它的作用却是巨大的。

第斯多惠也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精妙的导语首先就在于唤醒、激励。有经验的教师登上讲台,往往不是匆匆开讲,而是用親切的目光,关切的询问,架设一座理解信任的桥梁,给这堂课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乐中求知。课前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也是先来个唤醒。

课前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运用一种方式导入新课,也可以几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每堂课我们都要深入研究,设计出精妙的导语,最终达到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运用描绘或其他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状态或景象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创新思维。学习是一种积极思维活动,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入门的向导。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创设情境形式要灵活多样,能开拓知识面,激发求知欲。我们要挖掘教材,活化教材,找准切入点。

独到的切入点能创造想象环境,激活想象欲望,引导多向思维,鼓励创新见解,既有大胆地放,又有精巧地扶。比如学习鲁迅的《社戏》时,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可以采用了这样的切入点:假如你要和他们交朋友,你最喜欢谁呢?说出理由哦。然后安排一名同学扮演他喜欢的人物,看他的理由能否打动人。这一切入点有很贴近学生生活,一抛出就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储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变老师的讲授为学生的分析、理解、体验,最终由学生说出,教学效果显著。

三、引入竞赛规则,激发学生兴趣

竞技游戏着重的是一个“比”字,扣人心弦的也是一个“比”字。我们可以用“比”来激起学生的兴奋点,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可以比记忆。记忆是任何学习的基础。我们可以经常开展接背名诗佳句、成语接龙等游戏。课上印发词语解释、诗句、语段若干篇,规定好时间,然后看谁在规定时间内记得最多;或布置若干篇古诗文,约好一个星期以后比,以后再增加量,如此往复。

然后可以比理解。比如《女娲造人》这课,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环节:2分钟快速答题。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把握女娲造人的动机、过程,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女娲,不假思索地回答一系列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搜索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当然,还可以比运用、比创造等,只要是教学中遇到的,都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来比一比。

四、让学生享受朗读的乐趣,激发学生兴趣

曾有过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充满感情地范读或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下面总会传来不和谐的笑声,很是尴尬。这种情况的产生,不是我们朗读不好,而是学生不适应,是学生根本没有进入我们设定的氛围,当然也有学生朗读不到位或学生不会读的情况。

我们先要创设好该有的情境,努力让学生适应,才能让学生受到感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突破朗读的瓶颈。 同时,我们必须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古人云“出其书,乃复有置之而不暇读者,又有默而视之不暇朗读者,又有始朗读而中有失字坏句,不见本义者。”可见朗读并不是简单的抱着书读,学生只有掌握了技巧才能真正读出味道;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课文读好了就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意思,这时教师有效的指导也就更为重要了。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技巧,享受到朗读的乐趣,学习兴趣也就上来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导语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阔腿裤的小秘密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