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2017-09-27杨波
杨波
摘要: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在展开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业上做到有收获,并且得到进步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开始认同他们在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小学体育与健康在教学的实践中一直是处于被冷落的地位。
关键字:小学体育 健康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8
在小学的教学体系中,小学体育的课程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开设的,也是小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的改革,小学体育和健康也在不断地改革过程中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在目前很多的学校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只有在坚持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特点,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实现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
一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内容
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在展开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业上做到有收获,并且得到进步和提高。由此可见,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通常是展示在以下几方面的。在教学活动小学生有很高的参与积极性,能够获得明显的学习收获。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能够轻松应对,并且组织有条理。在场地和器材的使用上,也能够做到没有资源浪费,最大化的实现使用率。
教育的小学阶段,也是学生强身健体的关键阶段。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在教学方式上更具自由性,而且教学也大都在室外进行,学习的是相关的体育技能和健康知识。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在体育价值的认识上有很大的引导作用,而且对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现状
通过上文对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内容的认识,可以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是需要正确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达到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实现。但是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的。
1. 对教学过程小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
当前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活动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深刻影响,教学所采取的方式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以教材内容的使用为中心进行的。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主导者只是教师,学生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的。在这种和教学状态下,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也大都是教师准备安排好的,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因需所学,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就阻碍了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2. 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不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小学体育的教学是非常简单的,体育教师的职业也是非常轻松的。这种错误的思想也就导致了很多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做不到认真的备课,在教学过程中也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活动,造成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欠缺,单调而且无趣。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功能就会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质量更是因此会产生下降。
3. 落后的教学手段与方式
在很多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最普遍的教学方式还是传统的操场教学模式,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体育教学却还没有在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体育教师的片面教学理念造成的,认为多媒体教学只对理论学科有效果不适合体育专业的使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够无法熟练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导致了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方式和手段的落后。
三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提高策略
1. 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针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活动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针,就是采取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再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的操作,当然这种自主学习是需要依靠教师的指导来完成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正确指导是尤为重要的。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大限度的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做到有针对性的学习,并且获得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 改变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是要实现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有效性提高。因为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控制者,是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的。因此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效性,转变固有的传统的老旧的教学理念,建立更适合社会发展和教育需要的新理念,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目标。
3.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要想实现小学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是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的,这就需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研究学生的学习爱好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有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时,才会充分的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对旧有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适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 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应该在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安排其教学内容。要注意避免安排难度过大的教学内容,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但是也不能安排过于简单的教学内容,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减少。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使其安排的教学内容符合所有学生的发展需求。比如在尊重男女生生理差异的基础上,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行差异化的教学方式,不再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要求,更好地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5. 进行教学器材场地的创新
基于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可知,场地和器材的运用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也是有明显作用的。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就要通过对体育器材和场地的不断创新来实现。比如可以不时的引进新的教学器材,像飞盘轮滑等。或是开辟新的教学场地,不再只是局限于学校内部的操场。只有学生对使用的器材和场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虽然在目前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創新教学方式,就能寻找到有效合理的解决措施逐渐消灭这些存在的问题。在实现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以符合新课标关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先进.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小学体育教学与活动的指导性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08(03)
[2] 方正欧. 小学体育教学研究[J]. 品牌(理论月刊). 2010(12)
[3] 彭广荣.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困境探究[J]. 知识经济. 2013(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