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健康课堂教学实施体育俱乐部模式实验研究

2017-09-27赵凯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2期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实验研究终身体育

赵凯

【摘要】: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核心,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法、比较法、进行试验研究,研究实施体育课堂教学实施体育俱乐部模式,旨在为中学体育课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体育锻炼环境,促进终身体育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 体育俱乐部 终身体育 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4

前言:体育俱乐部模式既符合教学规律,又遵循学生自觉锻炼的原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和数据统计,对我校体育课堂教学实施体育俱乐部模式实验研究。

1体育俱乐部的含义

体育俱乐部这个名词不算新潮,我们大家几乎都知道“泰山鲁能”“大连万达”等职业俱乐部的名称,但是笔者所指的中学体育健康课堂教学实施体育俱乐部模式却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1976年日本文书省为体育俱乐部下了定义:体育俱乐部是以体育爱好者自发性自立性的结合为基础,为增进健康和促进相互间的协调而进行持续性体育活动的组织

2实施体育俱乐部背景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俱乐部在我国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近年来,一些高校体育课堂实施了体育俱乐部,并且逐渐形成体育俱乐部模式,全国各省地市已有不少中学也开展了体育俱乐部。但是,只是在课外活动或体育活动课中开展,没有真正意义上在体育健康课堂教学中实施体育俱乐部模式。从体育健康课现状分析,终身体育已提上日程,对培养学生发扬个性和运动技能提高,仅靠每周两次传统体育课教学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而且养成锻炼的习惯,依据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经验,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和学校场地器材、师资力量、软硬件建设等,建立中学体育课俱乐部模式教学,以促进体育教育教学发展。

3研究对象和方法

3.1研究对象:我校高一、高二六个班的学生

3.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实验法、比较法。

3.2.1实施过程中收集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俱乐部建设资料,借鉴一些高校体育俱乐部经验。

3.2.2问卷调查从两方面着手,实施前对体育课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下发了300份,回收了297份。其中有效问卷97%,实施后又进行一次问卷,下发了120份,回收了120份,有效问卷100%。

3.2.3在实施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前,我进行大量数据统计,其中对高一(1)(2)(3)、高二(4)(5)(6)六个班的学生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和平均肺活量进行统计分析,如图表所示。

高一(1)男生平均身高171.52cm平均体重59.87kg平均肺活量2632.52

高一(2)男生平均身高178.64cm平均体重63.68kg平均肺活量2652.45

高一(3)男生平均身高176.23cm平均体重59.97 kg平均肺活量2691.76

高二(4)男生平均身高173.52cm平均体重60.65 kg平均肺活量2705.34

高二(5)男生平均身高173.45cm平均体重63.37 kg平均肺活量2652.35

高二(6)男生平均身高175.42cm平均体重62.87 kg平均肺活量2672.29

高一(1)女生平均身高160.68cm平均体重50.87 kg平均肺活量2356.65

高一(2)女生平均身高156.36cm平均体重49.33kg平均肺活量2345.52

高一(3)女生平均身高159.32cm平均体重50.53 kg平均肺活量2476.31

高二(4)女生平均身高162.79cm平均体重50.79 kg平均肺活量2432.76

高二(5)女生平均身高157.38cm平均体重48.06 kg平均肺活量2387.46

高二(6)女生平均身高157.42cm平均体重49.37 kg平均肺活量2405.39

由此可以看出,高一、高二这两个年级的同学在身高、体重和肺活量上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实行跨年级教学是具有可行性的。

4体育俱乐部模式组织与活动过程

4.1体育俱乐部模式内容设置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建立体育俱乐部模式,首先要确立教学内容,由于每次上课只有40分钟时间,我们原则上是模块式教学。结合我校的场地、器材设备和师资条件,我们设立了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六个项目的俱乐部。

4.2上课时间及管理

每周二下午一二三节课,周四下午一二三节课。

先以这两个年级六个班进行实验研究,有两位体育教师担任教学,采用分层次教学法,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活动中起组织和指导作用。避免体育成绩优秀的学生在热门项目重复学习几个学期的不合理现象,每学期学生整体换项一次,允许学生在一学期内多次临时或长期调换学习项目,鼓励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项目。并且在每个项目学习结束要安排身体素质考试和选项课技术考试,既完成每年的体质健康标准达标,又能提高选项的技术水平。

5实验效果

5.1高一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比过去浓厚,一些厌恶、逃避体育课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课学习,并且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达标率显著提高。

5.2经过四个学期的四次换项,每个人都能较好学习和掌握一、二种运动技能和锻炼手段,并能经常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5.3学生的体育意识明显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较大的改变课堂气氛活跃。

5.4学生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显著提高,发展了学生独立从事体育实践的能力和根据自己的特点及需要选择运动项目的能力,促进中学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

6结论

6.1实施体育俱乐部模式的管理办法能够较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较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極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使体育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6.2实施体育俱乐部模式能够促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系统学习掌握一、二项体育锻炼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技术基础。

6.3实施体育俱乐部模式是实现“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搞好体育教学俱乐部,充分满足学生志愿要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选学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必须具备完善的运动场馆、先进的体育器材设施和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夏惠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勒玉乐。探索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俱乐部实验研究终身体育
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研究——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