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
2017-09-27徐斌陈益
徐斌++陈益
【中图分类号】G434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变革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指挥棒。为了顺应这一发展需要,并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为首当其中的重要推手。在此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应运而生。
1、翻转课堂的特征
早期的翻转课堂主要是老师向学生提供好的教学资料,让学生灵活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即将讲授的知识内容,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这种课堂翻转实现了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地点上的翻转。该翻转课堂有以下特征:首先,教学结构发生转变,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更符合教育规律。再次,翻转课堂需要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这样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掌握多媒体技术,以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因此,随着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的翻转,教学系统中各个环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如下:在教学过程上,教师的先行讲授转变为学生的前期学习。教学环节上,由课堂讲授+课后复习转变为课前学习和课堂探讨;在教学内容上,由以知识结构为导向转变为由问题为导向;评价方式上,由传统的课程考试+平时考勤转变成多角度,多纬度的考核模式。
2、翻转课堂中最重要的是角色翻转
真正在意义上的翻转课堂应该还包括教学角色的翻转,学生通过前期自学后,在课堂上轮流以“老师”的身份,向老师和学生讲授课程。这种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更加突出。
a)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组织实施、知识讲授者转变成为课堂学习的辅助角色,即课堂指导者与促进者,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角色。当学生课堂讨论中遇到问题,教师可以提供必要指导和帮助。这样老师就从传统课堂中知识传递的主导地位转变成学生利用、获取资源、进行信息处理的交互中心。翻转课堂中要求教师能够摒弃传统教学措施,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不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式产生过多干预。学生在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后,教师要及时检查、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的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计划。
b)学生角色的转变
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当前教育活动已经进入全新时代,其显著特点就是学生可以自主进行知识建构和延伸。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工具有效地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学习内容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根据自己已经具备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特点,在网络资源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完全实现自主化的异步学习,即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内容。但是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并不是单一的学习群体,他们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根据学习内容反复地与参与学习的其他群体(如同学、网友、或者教师)进行交互,最终实现知识的获取和升华。因此,翻转课堂是一个以学生为主题的构建知识的课堂。
3、翻转课堂实施的可行性
优质教学环境和丰富教学资源具备: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现代教育技术为翻转课堂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计算机和互联网络成为各个教学单位的必备,为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普及程度较高,所有教学工作者和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学习资源、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主体技术能力具备:作为翻转课堂中教学主体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信息技术时代和互联网环境中,已经掌握了较多的现代信息技术,初步具备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信息,解决简单的疑难问题,已经较好地具备了实施翻转课堂所必备的信息技术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备:大部分同学都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小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不足,但通过与其它同学的交互活动及教师的引导与监督基本可以完成。随着知识经验积累和年龄的增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教师在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时,应注意自主性是翻转课堂的根本属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选择性指导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探究学习的能力的转变。
4、翻转课堂的利与弊
翻转课堂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实现教育翻转课堂的最大优势是网络资源共享,目前,网络资源丰富,教师可以整合这些网络资源,教师之间可以分享自己较为得意教学视频作品。不同学校、班级间的学生和老师可以相互分享优质教育资源,这将会大大缩小各地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和不同等级学校间教育资源差距,意义非常重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传统课堂上,教师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讲解知识点,学生是被动的学习。而翻转课堂则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以“老师”的身份参与课堂,学生只有自学理解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真正意义上参与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可表达自己的观点,接受或批判别人思想观点,实现课堂互动,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把他们培养成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其多方面的优势,值得在各级各类教学对象上推广。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因为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不足之处所体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教学对象,自主学习的能力明显差于其它者。因为理科知识结构体系相互联系紧密,使得理科学生参与教学课堂的主体性明弱于文科学生。课堂翻转后,自觉性较好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课前的自主学习,但是课堂上,学生只能轮流以“老师”的身份主导课堂,因此全体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应课堂教学环节的变化,使得没有真正主导本次课堂教学的学生在本次课堂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如何监管课前学生的自学,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课前学习,课堂就成为空中楼阁。课堂起点提高后,不同程度学生之间差距可能越拉越大。
5、总结
要保证翻转课堂在教学中成功的运用,还必须建立配套的评价体系,以客观公正的方式评价学生课前及课堂表现,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广大教师和学生也应该积极转变观点,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探索新的教學和学习方式,从而实现课堂真正意义上的翻转,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曾明星,周清平,蔡国民,等,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203-2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