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化策略
2017-09-27谭军
谭军
摘要:新课改以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一直提倡通过教师教学让学生形成一张知识网络,能够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一线的教师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知识结构化,通过对知识结构化的基本含义及形成要素的分析,提出促进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化的策略,希望能够为一线的高中化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化;策略
【分类号】G633.8
引言
高中化学教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化学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对于奇妙的化学世界的认知,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和科学实验的精神,因此化学教学对于实践新课改的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实现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化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化学知识网络,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化学应试能力,这也符合现阶段的化学教学的实际需求。
本文通过对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化的基本含义及影響因素的分析,提出目前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阻碍知识结构化的因素,提出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化的策略。
一、知识结构化的基本含义及影响因素
知识结构化是认知心理学与教育学结合形成的概念,主要指的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网络或者是概念图,各个章节的知识之间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能够通过这样的认识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包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知识结构化的主要含义来看,知识结构化包含了学生的所有所学知识,这些知识之间形成一个系统的联系,有机的联系,而这些知识的结构化形成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从认知结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来看,我们认为影响认知结构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学生以往形成的知识机构或者是知识基础,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方式等。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以往的知识基础对于知识结构化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学生将所学新知识和原有的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知识结构化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单从学生自身的角度上来看对于大量的知识,难以有效的整合,形成较好的知识结构。因此教师的教学就主要注意给学生形成整和新旧知识的理念。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对于知识结构化的形成也有只要的作用。学生在解决新的问题时如果单纯的依靠新知识而不充分整合原有知识,那么原有知识会遵循遗忘曲线,这不利于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二、现阶段阻碍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化的主要因素
现阶段阻碍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化的主要因素较多,我们经过对化学教师的访谈和对化学课堂的观察后发现,主要的问题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化
我们经过对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的观察和访谈后发现,不少高中化学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主要是依据现有知识,对于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和知识基础缺乏足够的了解,对于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没有较好的设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没有进行较好的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导致对学生的企法不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训练不够。知识结构化缺乏形成机制。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不利于知识结构化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单一也对知识结构化的形成具有不利的影响。因为知识结构化需要我们的学生在教师讲解之后结合自身的新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联系新旧知识的意识和想法,在具体的思考问题当中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从学生的角度上来看,学生的思维僵化也是阻碍知识结构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促进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化的策略分析
针对上述提出的知识结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现阶段阻碍知识结构化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我们从实现知识结构化的本身出发,提出促进知识结构化的策略。
(一)、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要形成知识结构化,教师首先要注意自己在备课当中将新旧知识之际形成一个联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对新授知识形成一个更深的认识。同时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已有化学知识有一个比较深的认识和把握。例如对学生的化学基础,或者是对学生之前学习的化学教材有比较深的认识,这样能够帮助教师将新老知识联系起来开展教学。教师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形成一种相互联系的思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充分的联系新旧知识,从而形成知识结构。
(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当中注意设置相应的习题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当中注意设置相应的习题,例如在新知识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自己选取部分习题,这些习题需要让学生能够对新知识和旧知识都要明白和理解,并且可以设置一些将新老知识结合起来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知识,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
(三)、教学可以采用更加合理的顺序
教材编写是影响知识结构化的而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化学教师是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来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的,因此教材的编写顺序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化也是具有很明显的作用的。因此我们认为教师可以跳出现有的教材的编写顺序,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重新组合教材的章节顺序,当然这需要教师首先自己要明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这样才能够形成合理的教学顺序,促进知识结构化。
结语
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化对于促进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而深入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分析形成举一反三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化学知识结构化的基本含义的分析,结合影响化学知识结构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化学知识结构化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晓艳.中学化学知识结构化策略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 刘淑花.促进知识结构化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 尚艳丽.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化教学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4] 董丽花.高中化学教材结构的比较及其优化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2.
[5] 陈欢欢.高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学结构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