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小班幼儿绘画的兴趣
2017-09-27陈银芝
陈银芝
【摘要】: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却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条件,是幼儿求知的动力,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美术活动对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特别是对促进幼儿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而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感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积极性的重要心理动力。
【关键词】:幼儿绘画兴趣培养
【分类号】G613.6
小班初期的幼儿由于心理、生理正处于发育之中,他们的思想境界还处在涂鸦阶段,他们绘画并不是为了描绘某个物体的形状,只是为了绘画过程中体现愉悦感。初入园的幼儿还不习惯于有组织的活动,对绘画是怎样一回事也并不清楚,引导和帮助幼儿由不习惯过渡到习惯,由不清楚过渡到清楚,并使之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教师应顺乎涂鸦期幼儿这一明显的心理特征,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针对这一特征,可以将幼儿的绘画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
一、涂鸦游戏
刚入园的幼儿对涂涂画画非常的感兴趣,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只能看到很多杂乱的线条、大块的色团、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轮廓。实际上,涂鸦画也是儿童画,这个时期的幼儿有初步的视觉形象的感受力,能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象征物体的外部轮廓,但不注意形体的完整,侧重意趣的表现,往往按照自己的愿望,任意夸大所画对象的形象。
可是这样的画对幼儿来讲已经有了很重要的意义,应保护幼儿的这种涂鸦欲望。在我们开展的涂鸦游戏中,我们并不要求幼儿要画出什么形象,而是满足幼儿随意作画的需要,鼓励幼儿用各种绘画工具任意涂鸦。
比如,在一次户外活动时,一个孩子突然对我说:“老师,天上的云就象蘑菇!”孩子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他们仔细观察着天上的各种白云,不断的猜想着形状。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婴儿智力的发达,因其生活环境是否有刺激而有明显的差别”。在幼儿的涂鸦绘画中也是如此。教师必须利用实物、语言、图片、影视等多种方式的刺激,激发幼儿感知事物的兴趣,并从对事物形状、色彩等的初步认识,来激发幼儿的审美动机,唤起他们的绘画愿望。
熟悉的、生活化的情景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好奇,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绘画动机,产生通过线条、色彩来表现生活经验的愿望。如绘画活动《泡泡》,我带着孩子们到室外玩起了吹泡泡的游戏,并引导孩子展开丰富的联想,最后,孩子们在纸上画满了泡泡,并兴奋的向同伴讲述着自己的“泡泡”故事。在想象和涂鸦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二、循序渐进,因人施教
注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由创作,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用去教,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在指导中要有的放矢,做到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指导中都有所得。美术活动是一种智力活动,既有思维又有表达,强调幼儿会想再会画,思维在先,表达在后,过去教学中只重视技巧表达而忽视了思维的训练,现在不能因强调思维的训练而忽视基础知识、技能。在美术活动中,美术技能是幼儿将自己的情感、意向和观念托付于材料,使材料变为表现的媒介,如同语言一样,人不可能不用语言或者用自己不懂的语言去表达思维。教师应通过教学指导和帮助幼儿探索和驾驭美术材料,进行不同的启迪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儿童来讲,绘画的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扩大的。对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讲,绘画的题材相当广泛,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乃至脱离生活的想象都可以成为绘画表现的题材。当然少儿有着与成人完全不同的经历,命题提出一定要符合少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历,只有根据儿童个体的绘画特点出发,这样才能被少儿接受与表现。
三、欣赏幼儿的作品,并给予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维限制他们或盲目的否定他们,应该敏感地捕捉孩子们创造的“闪光点”,为孩子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活泼的气氛,让他们能够大胆思索,自由想象,主动选择,并作出决定,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促进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萌芽和发展。教学活动的结束不应以作品的结束而结束,评价作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作品,画的虽然不美观,却是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体现,评价幼儿的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每次活动结束,将幼儿全部的作品展览,让孩子互相审视、交流,教师欣赏每一幅作品却不必给作品打分,不给作品打分、不给作品下结论。这样画好、画坏,幼儿没有心理负担,创作欲会更强,但是老师应记下每个幼儿的不足之处,以便以后的活动中因材施教.孩子们经过审视,相互交流,,相互观摩、学习,他们心理明白谁颜色配的好,谁构思得好,自己有哪些不足,通过大家品评,孩子们的自信心逐步得以提高,从而创作出更优秀的绘画作品。
《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教育必须“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以免使幼儿在被动地服从和模仿中,丧失自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既然,绘画是幼儿的一种心理需求,是生命之初自然放發出来的一种想法,教师更应顺应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画画,使他们对自己所创造的绘画语言更加感兴趣,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
于巧芳让画笔在想象中飞舞[J];小学教学参考;2009年18期
王芳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神州》2012年05期
李海岩浅谈幼儿兴趣的科学培养[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年12期
金玉花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第09期
王娟让孩子在绘画活动中感知色彩[J];科学大众;2008年10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