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
2017-09-27曹春燕
曹春燕
摘要: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提升、完善知识体系的学习方式。文章通过实践介绍了“互动三步曲”试卷讲评模式在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试卷讲评;互动交流;高三化学;完善知识网络
【分类号】G633.8
进入高三复习以后,练习、测试、统考很多,试卷讲评成了这个阶段的主要课堂形式,讲评课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复习和备考的质量,所以上好讲评课至关重要。有些教师试卷讲完(个人认为这样的课只能叫“讲”而不能叫“评”),学生经常只是知道了答案,一堂课下来学生解题能力没能得到再提高,下次碰到类似题目再考再错。一堂好的试卷讲评课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破为目的”的教学原则,笔者在连续多年的高三教学中,摸索出“互动三步曲”试卷讲评模式,走出了以往低效的“满堂灌”的讲评方式,甚至是无效的“对答案”的教学误区。
“互动三步曲”试卷讲评模式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交流,课堂教学设计结构分为“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辨析——巩固突破”三步的模式。笔者通过“互动三步曲”试卷讲评模式在连续几年的高三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究中,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一、互动交流
互动交流是指一方面教师通过自己解题、改卷,统计分析考题的错误率,对学生“知识的易错点、易混点”全面掌握,并预设好相应的问题,然后有的放矢地调整复习策略;另一方面教师在考后及时让学生校对参考答案,趁热进行同学间的交流讨论,其具体结构如右图所示。
(一)学生活动结果交流
1.全班成績整体分析
以某次理综考试化学部分成绩统计数据为例。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每个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全班平均分,以及同年级其他班级对比情况。教师可以把握大局,获得本班级同学在年级中学业水平情况。
2.知识模块逐点分析
学生根据每小题得分情况,按照知识模块自己进行分数分析与试卷答题情况分析,完成自查知识模板表格:
学生把每次考试后的分析表格收集起来,可以清楚地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以便考后强化巩固。
3.选择题每个选项分析统计
现在的网上阅卷成绩统计系统已经非常完善,平时考试采用网上阅卷,每个小题的得分情况可以非常详细。比如下表是本校某次理综考试化学部分成绩分析的结果。
通过这样的分析,教师可以有效把握学生的做题情况,对于精准讲评很重要。
通过详细的统计结果分析,教师可以清楚有效把握学生的做题情况。
(二)教师活动结果交流
1.笼统交流、答案校对
这种方法是把参考答案在考完第一时间投影给学生校对。在学生考完心里没把握的情况下获得答案往往非常兴奋,而且在课间能够引起全班范围的激烈讨论。教师在以这种方式向学生反馈答案时一定要注意必须等到所有科目考试完毕后,否则可能引起学生情绪波动而影响其他科目的正常发挥。它的优点是经过校对答案和热烈的讨论,学生往往会带着疑问,甚至带着争论参与试卷讲评。另外学生如果有比参考答案更好的答案,学生会产生自豪感,能够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信发言和讨论。经过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试题相对较难的考试,及时向学生反馈答案比在课堂上反馈答案更容易引起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而且学生往往会带着相对轻松的心情来讨论试题,因为消极情绪已经在上课前得到宣泄。
2.详细交流、小组分享
这种方法也是课前完成的,教师可以事先将班级学生按成绩、性格差异进行分组,每组设立组长,每组一份详细答案。笔者经常用这种方法交流答案,它的优点是这次给学生的是带有详细分析的参考答案,由其组长负责进行校对、讨论。学生认为每人一份答案更好,但是这样有的同学就不会珍惜这份答案,束置高阁或随意丢弃,而且也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而且考后往往教师不布置作业,当天很多学生就会觉得无事可做,把这种答案交给学生校对,学生能更深刻理解题目。这种方式的反馈答案设置比较详细,如某份化学试卷的第7题给出的参考答案如下:
7.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参考答案:A项、不锈钢是铁、钴、镍等的合金,所以不锈钢属于合金;B项、棉和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淀粉不属于同分异构(n值不定,二者分子式不相同);C项、花生油是植物的不饱和酯类;D项、蛋白质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水解为氨基酸。
这种方式呈现答案的好处是能够使学生一看就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而且能够自行解决一大部分错题,而且上课时教师不必再花校对每个答案的时间。缺点是教师制作答案时比较困难,答案的准备时间较长一些。
3.精细交流、例题搜索
这种交流方式是比较费时的一种,不过教师付出的精力往往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它的具体做法是在前一种方法的基础上再加上“例题搜索”,这样就能让学生找到试题的母题。学生在考试时,对一些题目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由于对某一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解题思路不明确,而题目实际是有所改动了,所以出现考试时的失误。现在题目越来越多,但很多是在一个试题的基础上对知识点的考查进行改编,如果教师在给出具有价值试题的参考答案的同时给出一个相关例题,那就能达到更上一层楼的功效了。
原题:……
参考答案:……
同类例题:XX复习资料第X套第X题,XX复习资料第X页第X题。endprint
二、“三步曲”教学模式
(一)第一步:小组讨论、生生互动
划分小组可以按班级成员的多少、成绩和性格的差异进行。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的成员都是45人左右,我常常以4至6人为一小组。人数太多场面容易混乱,且有些性格内向的同学往往没有机会参与讨论;人数太少,观点和想法就比较少,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也很难激起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在开学初我就先根据高二期末成绩大概确定组员和小组长,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的变化再调整分组情况,这样讨论能够有序有效,教师应当及时进行参与和指导,就能避免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
比如我对于第一次理综考试,考后我已经将详细的答案分发给每位组长,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教师:这是第一次理综考试,大家的情况和老师估计的差不多,绝大多数同学时间来不及,化学部分分数段情况请看屏幕(教师把分析所得的数据投影出来)。课前同学们已经校对过参考答案,下面请组长组织讨论分析以下几个问题(投影):
A.小组成员哪几个选择题错的最多?哪个选项或步骤最容易错?哪个问题虽然猜对了其实不明白?属于哪块知识模块?
B.哪些试题与我们曾经做到过的例题相似,区别在何处?
C.哪些题目是你觉得自己的方法比参考答案好?请写在纸上。
D.经过答案校对你还有哪里没有搞明白的?
一般给学生讨论6分钟左右,期间教师不能袖手旁观,应对每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个小组合作的情况了然于心。然后组员代表发表意见,这时老师应该通过前面对每个组的情况了解,心中选出有特色的或者存在典型问题的小组首先进行发言。学生发表个性化解题思路或者提出疑问的时间大约为10分钟左右,教师要把握时间并适时进行引导,如果学生还有不普遍的个体想法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醒“我们课后再单独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方法达到“权力下放”,能让课堂充分活跃起来,学生可以体会探索发现的乐趣,是“向课堂要兴趣和信心”的最好方式。
(二)第二步:试卷评析、师生互动
这个阶段,教师根据统计分析,全面掌握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因为学生已经自己进行校对和讨论,但有时还不能把握重点或是对题目理解不够深刻,或者其实是“误打误撞”并没有真正搞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试卷的深刻钻研,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寻求解决这些错误点的方法途径,挑选典型错题,进行评析并预设好相应的变式训练。教师进行试卷评析时,切忌“没有重点”或是仅仅“就题论题”,这样会让学生觉得乏味、不易集中精神。笔者尝试摸索出以下几种觉得可行的方式:
1.错题曝光,避免重蹈覆辙
现在的网上评卷系统,优势在于教师改卷进度明显变快还有详细的统计结果,但是也有一个很大缺陷,就是学生的答卷没有教师的批改,不知道自己的对错,当然及时校对可以改善,但事实上有些书写规范、答题准确性、科学性方面,学生对着答案也把握不好。所以课前,教师根据统计挑选出错误率较高、学生对着答案也不容易真正搞懂的试题,把学生中典型错误答案进行投影。因为试卷没有批改,当学生看到别人错误答案时,能寻找出其错误的地方,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绝对是非常好的方式,这有利于学生领悟方法、熟练技巧、开阔思路、规范答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师发现学生能够在后面的考试中减少重蹈覆辙。以2012年杭州二模有机题为例。
投影:阿明洛芬属于苯丙酸类抗炎药,镇痛效果优于布洛芬。下图是阿明洛芬的一条合成路线。
(1)反应①为取代反应,该步反应物Me2SO4中的“Me”表示 。
(2)E中的含氮官能团的名称是: ,反应②属于 反应。
(3)反应③可以看成是两步反应的总反应,第一步是氰基(-CN)的完全水解反应生成羧基(-COOH),请写出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F的结构简式 。
(5)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6)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 。
①苯环上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其中一个是乙基 ②属于氨基酸
范例答案:(1)甲基 CH3 (2)氨基、酯基
师:请看这些同学的答案是否正确?
生1:(1)中甲基的结构书写不规范,少些碳原子上的价键“—”;(3)少写了产物H2O;(6)漏写了几种。
师:那漏写了几种呢?其他都对了吗?
生2:也不对,(2)中只要求写含氮官能团,酯基不用写;(5)少些反应条件“催化剂”。
……
教师在选择投影答案时尽量挑具有代表性的错解,还应当注意不要挑选敏感学生的答案,免得打击信心,有时教师可以自己抄录或者班级交错,学生就猜不出是谁写的。有些学生的性格不怕被点名,点出来反而对他记住错误教训有帮助的就可以公开点名,这种情况对课堂气氛还很有帮助,学生往往会热闹一下,心里对这个错误评析留下更深深刻的记忆。
2.借题发挥,实现归类总结
所谓变式教学是指引导学生认识试题特性的过程,不断变更所提供的材料或呈现形式,使本质属性保持稳定而非本质性不断变化。这样使学生分析一道题,会解一类题,条件改变对知识点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和不同起点进行提问,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活跃起来,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
例:硫及其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硫酸工业在国民經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运用相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2)若实验室在537oC、1.01×105Pa和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2molO2,此时体积为10L,在温度和体积不变的条件下20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SO3体积分数为0.5。
①该温度下,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endprint
②该温度下,反应2SO2(g)+O2(g)≒ 2SO3(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
变式:把“在温度和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改为“在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
教师经过不同变式的分析,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得到充分激发。试卷评析的方法可以变化,但是原则不能变。笔者认为教师在讲解中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宁缺毋滥,有的放矢。教师在挑选试题评析时切忌面面俱到,而是要有侧重。一般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出错率比较高的题目,那些学生一对答案就明白或太偏太怪的试题只要点到即可。教师在选择具有知识考察代表性的试题时应及时的进行变式训练或做随堂练习,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达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2)突出重点,目标明确。每一堂试卷评析课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突出重点知识板块。教师在选择评析试题时,不要出现太多的知识模块,而是要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印象。如果某张试卷涉及很多知识模块,学生有对其中好几个模块出现掌握不牢固的现象,那么可以将其他重点模块推迟到以后的课堂上讲。因为一堂课学生不可能消化太多的知识点。
(3)理清变化,总结方法。有些试题与以前做过的例题开始一样,其中题干稍有变化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答案。这时教师一定要理清变化,让学生讨论出现不同答案的原因,甚至可以进行更多的变式训练,达到巩固、深化知识的目的。
(4)建构体系,脉络清晰。教师在试卷评析时,一定要建构知识体系,让学生清楚知道每一个试题应该属于哪一知识体系。特别是临近高考,学生如果能清晰掌握知识体系与知识脉络,能够增强信心,并且对每次学到的知识能够条理清晰的归类到某个体系当中。
3.规范答题,提升学科素养
化学是一门科学,规范的格式和严密的步骤,能充分体现出应试者的“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涵养,体现出应试者顺畅科学的应答思路和良好的做题习惯。从升学角度讲,我们最终要做“人家”的题,让“人家”评卷,因此析题答题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规范解题时心中要装着三个人:一个是高素质的自我,二是精明的命题者,三是挑剔的阅卷者。内强素质是自我规范的前提,平日测练我们都要注意各环节的规范,久而久之,规范的“习惯”才会升华成“自然”的规范。所以在平时口头回答和书面解答时,教师都要不断规范学生的答题格式,做到科学、严密。以2013年安徽高考理综27题为例: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以及其他少量可溶于稀酸的物质)。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检验该离子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
答题模版: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溶液(试剂),若出现×××(现象),说明×××(肯定回答洗涤干净或没有洗涤干净的结论),反之则×××(与肯定结论相反的结论)
拓展1:如何洗涤沉淀?
答题模版:往漏斗中加×××(合适的洗涤剂)至浸没沉淀,自然滤干,重复2—3次
拓展2:题中第③步往滤液B中加碱生成Ce(OH)3沉淀时,如何确定Ce3+已经沉淀完全?
答题模版:静置,往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碱液(原试剂),若清液无沉淀生成(相应现象),则已沉淀完全,反之则无。
化学中还有很多这样需要规范的表述,比如像气密性检验、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热化学方程式的表達方式等。平时规范习惯没有养好,到了考试的时候自然容易出错。老师都知道,答题规范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一个棘手的问题,很多学生题会做,却写不出规范的解答,总是凭自己的想法写,在考试中往往出现“结果对了,却得不到满分”的情况。到了考前,高考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生基本都已掌握,如何做到考试多拿分,拿高分,我觉得规范的答题也是重要一环。
(三)第三步:反刍巩固,二次建构
对学生错误率高、理解有困难的题目,教师必须引起重视。在试卷评析后,课后或者几天以后,教师应该让学生重做错题或者类似的试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出一张“巩固练习卷”,有助于学生对刚懂知识或刚学技能的反刍巩固。学生和教师不一样,他们要面对6门课,所以有些知识点和技能即使上课的时候通过讨论辨析已经掌握,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又忘记或者记忆模糊了,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所以一段时间后追加一张应对错误试题的“巩固练习”有助于学生对获得知识的消化与提高技能应用的能力。
对这种反刍巩固纠错卷的组织有一定的难度,这必须调动高三整个备课组的团队合力,需要每个老师平时不断整理归纳,共同寻找合适的资料。其呈现的方式可以有两种:可以用PPT的形式呈现或者学案的形式,也可以试卷形式作为课后作业。
三、结束语
好的试卷讲评课教师需要对试卷进行及时的批阅和分析,为讲评课充分地进行教学环节、教学情境的设计,甚至是为了针对某些学生而专门进行问题设计等。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才能做到抓住典型、突破重难点,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效果。学生需要对试卷讲评课及时消化、巩固,积极反思、探索、归纳,才能使自己的化学学习在最后阶段实现突破和超越。
经过笔者多年带教高三的经验,“互动三步曲”试卷讲评模式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有实效。“互动交流”为课堂讨论做准备,趁学生刚做完试卷,对试题记忆清晰并存在一定的兴奋度时,及时提供学生参考答案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而教师经过仔细的试卷分析,掌握了学生的答题情况,有助于课堂上掌控局势并形成正确的引导。“三步曲”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了轻松自由的心情,一改以往的“师讲生听”的被动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严密,《习题讲评促成学生化学认知结构的二次建构》,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2期
2.计玮炜,《初探“以学生为中心”的化学习题讲评模式》,化学教与学,2012年第5期
3.丁海林,《开展师生“互动探究”构建高效化学课堂》,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6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