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大学教育
2017-09-27范慧慧
范慧慧
【中图分类号】H319
一、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传统文化道德书籍,如《四书》、《五经》等,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教育思想,是古代有关中华教育的典型代表,以道德修养、品格完善为要著,使人在修身养性的基础上学习知识,至今意义重大、影响的深远。当今社会由于种种因素,有些人对现代社会道德感到失望,尤其对人情冷漠等问题提出质疑,社会和教育界应反思是否丢弃了最基本的东西。随后,人们重新对儒学产生兴趣,是因为在寻找思想寄托,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传统道德理念对失望的人和寻找社会正能量的人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有意补充。如今,随着中国崛起和国力强盛,作为亚洲传统文明古国的中国,我们应该靠仁义、礼仪和文化成为亚洲文化圈的中心。现代中国不仅应在经济方面超越其他国家,更应该是文化强国、教育强国。教师应研究教育问题,教育学生“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信义”为先,遏止社会道德腐败堕落之风,重振华夏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中国社会道德风尚和社会文明却与之不相匹配地出现倒退现象。尤其中国教育并未随着经济发展得到更全面、更完善地发展,造成国进民退、国人素质不高等问题。自中国近代化以来,大学教育都是培养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途径,知识分子一直是国家建设的栋梁和精英,但是也出现了种种问题。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如学术腐败,大学教育功利化、职业化,缺少人文精神和学术信念。从教育角度分析社会道德问题,讨论社会文明是否依靠重振中国人传统道德保持,在大数据到来的今天,已经是当务之急。
二、大数据与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是信息革命的又一座里程碑。互联网、WEB2.0、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相继进入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全球数据信息量也呈指数式爆炸增长之势。根据国际数据公司 IDC发布的研究报告,2011年,全球创建和复制的数据总量为1.8ZB(约1.8万亿GB),预计全球数据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到2020年,全球将 达到35ZB的数据信息量。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指出大数据将成为信息科技的新关注点,并形成新型交叉学科,即网络数据科学。所有的这些数据都预示着大数据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那么大数据有着哪些特点呢?对于大数据时代,IBM认为其具有“3V”特点,即种类(Variety)多、速度(Velocity)快、容量(Volume)大。但以IDC为代表的业界认为其满足“量大、多样化、快速化、价值高和密度低”的“四V”特征。这也促使我们去认真的思考,是选择原有的“质朴式教育”还是与时俱进的“富裕式教育”。
大数据时代教学媒体的广泛应用,极大拓展了教学活动空间,使教师手中可利用的媒介空前充裕。与此同时,网络资源的丰裕和知识共享的便捷,使得学生获取教学 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也得以极大扩展。面对这种情势,我们倍感欣慰,但又不禁忧虑:高等教学活动是否会因而变为先进教学媒体的展览?会不会因此蜕变成为单纯的教学媒体的充分使用,而忽略了使用它们的最初目的?有些教育研究者主张,我们应该抛弃这些繁复和丰富的教学工具,从以多媒体为主要媒介的“富裕式教育”返 回到以教师自身及其功能为中心媒介的“质朴式教育”之中。而所谓“质朴式教育”,是指很少甚至不借助于现代教学媒体。这种教学模式有许多优点,如学生可看到教师讲解的全过程、各种表情和感情表达,能及时进行互动交 流。但其也有很多弊病,这种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构成的教育模式主要由教师控制,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未能参与控制,教师的主导作用被任意夸大并绝对化。
当今的时代已不再是孔子和苏格拉底依赖口口相传的“质朴教育”时代,事实上,以海量数据为代表的大数据时代不论是一个威胁,还是一个机遇,都是当今高等教 育教学方式所要面临的一个挑战。相较质朴式教育,“富裕式教育”有更大的优势。我们与其自我陶醉于“质朴式教育”的怀旧梦中,还不如理性面对如今教育媒体 日益繁复、知识共享不可逆的“富裕式教育”的现实,思考如何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认知能力。那么在大数据时代来临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将何去何从呢?
三、大数据时代中国教育的未来
大学教育是第二次产业革命时为了適应工业所需的产物。当今,学生知识的来源不再局限于课堂,不再拘泥于某一个专业,他们可通过互联网、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来获取文本的、图像的甚至是视频的各种知识。学生的知识面将比以往任何朝代更加宽范,对校园以外世界的了解将更加深入。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学生从课堂走到互联网时,未来的学校存在的意义在哪儿,是学校更应该关注与关心的。学校应该重视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和开放,应该重视实践实验室的建设,提供更多方便学生来进行实习和实践训练的场所和项目。比如现在的在线教育平台edX和Mooc,上面有世界著名学府的各种课程,包括我国清华和北大的优秀课程。学生只要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接受到名校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鼠标点击的记录,可以研究学习者的活动轨迹,发现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知识点有何不同的反应,用了多少时间,哪些知识点需要重复或强调,哪种陈述方式或学习工具最有效。由此可见,网络对于教师的存在感也提起了挑战。在大数据时代,教师的教与授又该体现在哪儿呢?教师应该深刻思考,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将教的过程放在网络平台上,放在课前来进行,课堂中以学生做作业、教师指导和答疑为目的。这只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自身又该如何呢?在面对丰繁复杂庞大的数据时,我们应积极跟进发展自我,重新进行定位。一类应加强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从事实践辅导和教学;另外一类专业从事研究,抓住大数据所给予的机遇,发展自己,对专业进行解惑和学习方向的指导。知识和信息量极大丰富,学生们该如何从中甄别出有利于自己的知识,对自己进行特色化的教育,需要自己的判断力和教师、家长的指导。学生们应该利用已有的学习平台和学习媒介,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发展自己的创造性和创新性的能力。
因此,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应该紧随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及时进行变革。按照古希腊人赋予教育的本义:学习思考的语言,获得知识和某项技能,培养良好的公民 素质和健全的人格。高等教育必须有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作为指导,从“质朴式”发展为“富裕式”,由“灌输式”向“交互式”转变,打破高等教育仅仅局限 于理论的界限,树立开放式、批判式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相一致。
四、小结
传统文化教育的进程,在大数据时代到来的今天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对于传统教育的轻视,我们应该利用先进的手段去促进传统教育的快速发展,而不是摒弃和无视。大数据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同时信息的准确和真实性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发掘方法和技术进行改进的。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如何应对这个新的时代,跟上时代的步伐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深思的问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