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车睡,到站醒”自动驾驶汽车你敢坐?

2017-09-27杜婕

中国名牌 2017年10期
关键词:车祸无人驾驶特斯拉

杜婕

2017年7月的一个周末,一辆特斯拉汽车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发生车祸,这一事件导致该公司股价周一下跌。不过,车祸当事人站出来力挺特斯拉,承认自己在车祸前取消了自动驾驶模式。

这并不是特斯拉的第一起车祸,2016年5月,一辆特斯拉汽车发生一起致人死亡的车祸。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对这起事故进行了调查,没有发现Autopilot系统存在缺陷。根据特斯拉官网发布的提示,目前的自动驾驶功能均为半自动驾驶,仍要求行车人员实时关注路况,手定期要放在方向盘上操作。

大约两年之内,所有特斯拉车主将能实现“上车睡觉,到站醒来”的自动驾驶场景。这是特斯拉CEO Elon Musk两个月前在TED大会上放出的豪言。清华经管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主任文钧雷也对《中国名牌》表示,自动驾驶将在2年内实现。

问题是,这样的汽车你敢坐吗?

L3还是L4

编剧李尚龙讲过自己经历的一个故事:“有一天晚上,我开着车,行驶在洛杉矶的街道上,街道上没有灯,车也不多,我一个人孤独地行驶着……忽然,一辆车贴着我的边超过了我,我吓了一跳,生气地追了上去。接着,万万没想到的是,在那辆车里,没发现司机。我一开始以为是潘长江老师在开车,后来发现真的没有司机,这是谷歌正在实验的无人驾驶车。我打电话问朋友,她们告诉我这个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一辆车开了几十万公里才遇到了一起交通事故,还是后面的人撞了他。”

半自动驾驶就是L3,即Level3。全自动驾驶是Level4,即L4,李尚龙碰到的就是L4。在出现事故时,两者的区别是前者责任人是驾驶员,后者责任人是汽车公司。

也许正是考虑到这种责任后果,传统汽车公司自动驾驶产品目前限制在L3。

最近德国汽车厂商奥迪宣布,A8作为世界上“第一款投入量产的Level3自动驾驶汽车”进入市场。最新一代的A8是首款专为高度自动驾驶而开发的量产型汽车。当汽车在快车道或者由物理障碍隔离出相邻行车道的高速公路上遇到交通堵塞,以低于60公里/小时的速度缓慢行驶时,奥迪AI交通堵塞领航员可以接管汽车驾驶。

其实宝马、丰田等早已做出改变,数码相机取代胶片相机的惨痛案例,以及诺基亚、摩托罗拉的倒掉,让这些熟读MBA经典的管理者们不敢闪失,否则百年建筑的大厦可能在一夜间垮了。

今年4月份的时候,特斯拉市值超越了福特,逼近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可是在百年前把马车淘汰掉的年轻后生,现在快轮到淘汰自己了。

但是安全呢?当年马车夫问过福特,现在福特问马斯克。

安全、安全、安全

和米资本的管理合伙人谷懿认为,安全不是絕对的,而是相对的。在语音识别领域,Siri和Alexa已经日益被人们接受并运用到生活之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这些语音助手的语音识别错误率比人类识别错误率5.9%还要低。同样,谈论自动驾驶领域安全性需要有对比、有标准。他说:“据某机构统计,现在人工驾驶的安全比例约为94%,自动驾驶尚无相关统计数据,如果自动驾驶的安全比例能够达到94%以上,事故比例小于6%,那么就可以认为,自动驾驶是安全的。”

安全性实际上还涉及行业信任问题,如果一辆车发生事故,消费者不会认为这是某一辆自动驾驶汽车的问题,而会对整个行业有所怀疑。也因此,安全性至关重要,解决安全性问题就解决了行业信任、自动驾驶汽车真正民用的基础问题。当然,自动驾驶安全性问题并非可以一蹴而就,需要时间,需要越来越成熟的工程能力。

小马智行Pony.ai创始人彭军对《中国名牌》表示,无人车要确保安全。彭军提到了2016年1月份特斯拉在中国的追尾事故,提出了已量产的ADAS高速“半无人驾驶”是否安全的疑问,同时也提出未量产的全无人驾驶现阶段商用是否安全的疑问。

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网易未来科技峰会“AI+出行”论坛上,中国瑞典交通安全中心总监陈超卓则尖锐地提出,自动驾驶L3是法律噩梦,L4、L5是技术噩梦。为什么L3级别是法律上的噩梦?“L3是人机共驾,人机共驾就是可以撒开手,但是必要的时候要接管。如果车在L3阶段,既可以半睁半闭眼,又需要全神贯注关注路面,这从法律上来说是矛盾的,会造成安全隐患。谁搞L3的话,谁自己找法律麻烦。”陈超卓解释道。

北航交通科技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博导田大新表示,未来无人车离不开一个概念——群体智能。无人车将来就是智能体,如果被黑客控制可能就不是财产损失的问题,而是生命损失的问题。田大新认为,无人驾驶将来会面临几大要素:人车耦合,怎么样实现人和车的共驾,人和车的耦合,这里面有很多问题要研究;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共存,这样车辆编队的行驶,以及如何进行安全控制,是很重要的问题;车路耦合。

自动驾驶什么时候来敲门

事实上,这个问题指的是L4何时进入我们的生活,因为L3早已商用。马斯克说只需要两年。

蓝弛创投执行董事曹巍说:“还有一个关键词叫落地,就是L4在所有新车里面的渗透率。以前我们判断无钥匙进入功能渗透率达到50%,是基于一年2000万辆新车中有1000万辆标配无钥匙进入功能。如果按照50%的标准,一年3000万辆新车,有1500万辆车标配了基于L4的自动驾驶的功能,要达到这个规模,我觉得至少是三五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有一些研究报告显示,64线固态激光雷达成本下降到500美金之下才能够到达商业化,才能放量,这个时间可以判断L4商业化的时间。”

当然还有更长的时间判断。清华经管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主任文钧雷对《中国名牌》说,自动驾驶在2年内实现是可能的,但从目前来看,还不足以威胁并取代现有的交通车辆。这需要一个过程,首先,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的车必须大规模商业化量产,其次自动驾驶车辆需要有极具竞争力的市场定价,降低人们的购买和使用门槛才行。另外还必须有法律法规的完善,配套交通设施的革新等等,这是一条漫长的路。

但文钧雷坚信,正如以iPhone 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全面取代功能手机一样,这是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个过程只需要5至10年的时间。而一些厂商,也都把这个技术的商业化进程锁定到了2020年。

两年也好,10年也罢,弹指一挥间,L4就会来到你我面前。

李尚龙最后说,最可怕的是,已经有软件能装进无人驾驶机车,半夜去开uber为主人赚钱。这事听起来还真有点吊诡,就像你养了一条狗,白天陪你玩,晚上你美美地睡觉,它出门自己找食吃,凌晨还给你叼回来一只大羊腿。endprint

猜你喜欢

车祸无人驾驶特斯拉
特斯拉Model S Plaid
我们村的无人驾驶公交
第十三章 惊险的车祸——氢能
无人驾驶车辆
无人驾驶公园
真的“很香” 特斯拉Model3
由一起车祸引发的案例思考
车祸撞没了嗅觉 怎么赔?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沪将建600-800km有轨电车 未来或“无人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