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穿湖而过的微山
2017-09-27田可可
田可可
微山因微子而得名
在千顷湖光中的微山岛西部的山头上,伫立着一座高塔,它是微山岛的制高点,人称凤凰台。凤凰台坟茔高大,古木参天,占地数十亩。墓前竖有历代石碑,其中最早的一块系汉代名相匡衡所立,主碑文“殷微子墓”四个大字,这里便是微子死后葬身的地方。
微子名启,是殷(商)朝第二十九代王帝乙的长子,殷(商)纣王的同母庶兄。微是其封国,子是其爵位,故称微子。据史料记载,微子的母亲原是帝乙的妾,待立为王后生“辛”(即纣王)。帝乙认为微子启贤明可承王位。可太史却认为“有妻子不可立妾子”,因此帝乙死后便由纣继位。纣执政后,暴虐无道,沉湎酒色,荒于朝政。听信费仲、妲己的谗言,铸造炮烙等酷刑残害忠良。微子数次劝谏纣王没有效果,愤而出走。
微子出走后不久,周武王兴兵伐纣灭了殷(商),周武王因了解微子的贤德而下令赦免微子。武王死后,周成王即位,被封于商都附近的管叔、霍叔、蔡叔(史称三监)勾结武庚等诸侯国发动叛乱。周公旦(武王之弟)奉成王命出兵讨伐,平定叛乱,诛杀武庚,恢复了微子启的封地并晋爵为上公,让其可以继续祭祀商祖,以安抚殷商遗民,世人仍以微子称之。自此,微子便成了春秋时宋国的开国始祖,故亦有宋微子之说。微子封于宋国后励精图治,使宋国一度强盛起来,到宋襄公时已成为称雄诸侯国的五霸之一。从此种意义上讲,微子又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不但为周朝的安定做出了努力,而且为当时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他备受历代人民的推崇。微山岛古时属于宋地,环境幽静,所以微子死后就葬在了这里。微山岛、微山湖、微山县也因此得名。现在的微山岛附近殷姓众多,应是微子的后代了。
水流交汇,成就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传说在很久以前,微山湖原本是长几十里,高几百丈的大山。山腰里住着一户人家,只有祖孙二人。爷俩儿开垦了几亩山坡地,种点庄稼维持生活。虽说日子过得穷苦,倒也舒心安稳。有一年秋天,豆子快熟了,豆粒又胖又大,爷俩儿很高兴,觉得定是个丰收年,不愁没有粮食吃了。一天傍晚,孙子去豆地里看豆子,抬头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在豆地里赶着一群绵羊。小孙子跑过去问:“老爷爷,您怎么放羊放到俺豆地里啦?”老头说:“你这豆子收不成了,十天以内,这座大山就要崩塌,这里会变成一片汪洋大湖,豆子还能收?还不如喂了我的羊。”顿了顿,他又说:“你爷俩儿赶快朝天亮的方向逃走吧,可不能在这里久留了。”说罢,化作一阵清风不见了,羊群也无影无踪了。小孙子赶快跑回家,把刚才的事告诉了爷爷。爷爷听了,说这是神仙点化,就连夜收拾行李衣物。一边准备带领小孙子朝东方逃走,一边告诉乡亲们跟他们一块逃。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几天,山上、山下的人都逃光了。就在第九天的半夜里,只听一阵山崩地裂的响声,随后大山就陷下去了,变成了汪洋。原来大山的最高峰变成了小岛,又因为微子的缘故,从此人们就把这片汪洋叫做微山湖,把汪洋中的小岛叫做微山岛了。微山湖形成后,京杭大运河纵贯其中,苏、鲁、豫、皖4个省里38个县(市)的50余条河流汇于此,成为山东省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微山湖一年四季的景色都极具特色,尤其到了夏秋季节,就会有千顷红荷竞相开放。诺大的湖面,远远望去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观景象;近处看来,又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绚丽小景。渔家悉数安居在湖边,晨曦中升起白帆,撑船劳作,夕阳西下时分,捕鱼网徐徐远去,满载而归。数千年里,世代微山湖人就是这样过着朴静的渔家生活。
回望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
一曲《弹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使微山湖名扬海外,同时把我们带到了风雨如磐、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
微山湖是著名的现代革命斗争纪念地。抗日战争时期,微山湖上有一支土生土长的抗日游击队。它从诞生之日起,就配合活跃在微山湖区的兄弟部队,穿行在千顷芦苇荡里,活跃于津浦铁路线上,长期坚持湖区的抗战,同日、伪、顽军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这支部队就是微湖大队,也称为微山湖游击队。
小说《铁道游击队》就是根据他们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刘洪和李正是由几个不同时期的游击队长和政委的事迹合成。在微山岛建有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纪念园迎面是两组群雕铜像,一组是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洪和众英雄们爬火车、机枪战斗的情景,另一组是游击队员在政委李正的带领下,驾船在微山湖前进的画面。循台阶而上,正中央竖立着一座高大的船帆形纪念碑,上面是王震将军题写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八个金色的大字。台阶两侧的纪念馆内采取全景式壁画、大型雕塑、革命文物、图片资料、现代数码,声、光、电造型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现了当年的战斗和生活场景。
探访微山湖中最大的岛屿
微山岛是微山湖上最大的岛屿。目前去往微山岛的唯一办法是乘坐轮渡。这里最著名的要属十万亩荷塘,面积如此之大,确是微山湖的一大奇观。到这里观赏过荷花的人们,纷纷要在“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沟归来不观水”后,加上“微山湖归来不赏荷”这一句赞誉。
位于微子墓南1公里的是汉代谋士张良墓。墓前有乾隆二年所立石碑一幢,上书"汉留侯张良墓"。刘邦建立帝业之后,张良看到韩信、彭越等人可悲的下场,心中即伤感又畏惧。刘邦要他择三万户为封地,他不敢接受并言道:“当年我与高帝相会在留,封于留地就满足了”,还对吕后说:“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游”。表示将来要修道养性,不争功名利禄,得以避免了杀戮,到了留城(古留国,现已沉没于微山湖中),后来就在这里去世。后人敬慕留侯遂在其墓前居住,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村庄“墓前村”。民间盛传,张良为防盗墓毁尸,夜造一百零八墓。事实上,张良墓确有多处。张良是否真葬于此,该谜至今未解。但是至今庙址附近住户姓张的居多,许多人说是张良嫡系后人,世世代代守着先人的陵墓与此,已经两千多年了。另一处距微子墓约2公里,位于微山岛东峰的有一座目夷墓。目夷是微子的十七世孙,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的庶兄,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其战略思想可从为人谙熟的《子鱼论战》中窥见一斑。他的卒年、卒处和葬地鲜见史书记载。习惯于驰骋沙场、军旅生活的目夷,卒后却葬于"世外桃源"般的微山岛,这不能不说又是一个谜。
寻觅运河旁的千年古镇
在狭长的微山湖面上伴河形成了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运河四大名镇之一)南阳古镇。早在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就已几次提及“齐之南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王曰“愿魏以聚大梁之下,愿齐之试兵南阳、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史记?鲁仲连列传》载:且楚攻齐之南阳,魏攻平陆……以为亡南阳之害小。在《孟子?告子下》载: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虽有南阳,然且不可。”可见在战国时期,南阳就已存在,且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楚、鲁两国均想争之,据此推算,南阳的历史至少有2200多年。
在大运河贯通的700多年间,此地的繁华足有600多年。尤其在明、清时期,这个湖中的小小陆地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商埠,有“晴天不见日,雨天不漏水”的说法,曾经吸引、云集了当时全国各地的商贾、名门,造就了空前繁荣的景象。明宣德六年曾在南阳建河桥暑、管河廳和闸官厅,清政府曾在此设守备、管河主簿专管防务、监运税收,管理运河水闸、接送保护皇粮。皇帝走水路南巡必经南阳,常常在此停居数日。
南阳古镇由东西长3500米,南北宽500米的主岛和多个自然的小岛组成,四面环水,运河从中间穿过,是一处独特的江北水乡。岛上没有汽车,居民出行都靠船,每家每户都有1-2只船,古运河就是公路,河为路,门前船,河边停满了以船代步的叶叶小舟。南阳的街巷很窄,都铺着青石板,小街两旁商家一个接一个,生活气息很浓。静静的水乡,没有人群的喧闹。向深巷里走去,尚存的古老房子已不再是店铺,当地老人说这都是明清时的建筑,南阳小巷曲曲折折,不过任何一条小巷都会通向古运河。如果在小巷迷了方向,只要问运河在什么方位就行了。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