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舆论不必“沉溺”于周边摩擦(社评)

2017-09-27

环球时报 2017-09-27
关键词:周边国家中国崛起摩擦

中国崛起从国际方向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这是一个中国人必须思考并保持清醒判断的大问题。

最近几年中国周边的涉华摩擦比较多,中国国内舆论对有几个周边国家看法急剧变糟,主张国家好好“收拾”一下它们其中某一两个的激愤相当普遍。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的实力今非昔比,我们有对周边挑事者强硬反制的资本,中国发一下怒对中国立威是有利的。

这种主张在逻辑上不能说是错的,中国珍惜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是确实有少数周边力量认为中国现在不想惹事,美国平衡中国崛起的战略意愿又很明显,现在是它们就解决与中国海上和陆地争端采取强硬态度的特殊窗口期。而且有的认为“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在中国能完全抗衡美国压力之前,现在是它们促使中国让步的“最后机会”。

中国周边的摩擦近年增多,有的还挺尖锐,责任显然不在中国。

然而与此同时,中国社会需对周边摩擦的性质有准确认识,不能“沉溺”其中,防止被其局限或者束缚了视野,把那些摩擦误当成中国主要战略挑战,把解决它们看成中国崛起的主战场。

中国的首要任务还是继续发展壮大实力,我们最要防止的是美国联合主要亚太盟国对中国开展战略遏制。需要看到,周边摩擦与美国防范中国形成了某种相互呼应和借力,但彼此又不能混为一谈。中国必须很耐心地厘清各种对华负面因素之间的关系。

我们应搞清楚:第一,周边力量挑衅中国的目的是要“贪便宜”,“能捞就捞一点”,它们一般没有与中国开展战略对立的意图和能力。

第二,中国掌握着如何解决周边纷争的战略主动权,周边力量总体上都无法违背中国意志制造新的现实,即使它们宣扬自己做到了这一点,也是自欺欺人的。

第三,中国做到不让周边力量进一步损害我们的主权权益已经不需费很大力气,现在的问题应当是中国以什么方式和节奏从多方面实现中国的重要利益。

第四,既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又不让在周边发生的主权权益争议与化解阻挠中国进一步崛起的国际战略压力对立起来,这应是我们的基本策略。中国必须致力于鱼和熊掌兼得。

由于周边摩擦具体、亦很刺激,它们一旦发生,常常会凝聚起公众的注意力,激起要求国家强硬、再强硬的舆论冲动。中国社会一定要能够驾驭这样的冲动,在任何时候都保持集体冷静,确保我们的决策都按照国家利益、而非一时的情绪做出。

中国周边国家多,历史遗留的纠纷也多,在那些纠纷逐一被激活的时候,维护与那些国家的整体合作关系意味着高超的战略艺术。中国既要有强大威慑力,也需有亲和力。我们是坚持原则的,同时也尊重周边国家的利益。在出现摩擦时,我们的形象应该是有实力的讲理者。

化解与周边国家的纠纷对中国很重要,这是因为我们有雄心要往前走,因此需要“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如果中国安于现状,或者满足于逞气血之勇,图一时之快,我们就可以对谁都来横的。正所谓心怀天下之志,需一路谦卑为人。

大国在实力基础上的谦卑是一种尊严,是凝聚更多力量的方式。当今世界无人敢于也无人能够蔑视中国,中国无需去世界上验证自尊。让我们把注意力投向更加紧迫的方向。▲

猜你喜欢

周边国家中国崛起摩擦
中国崛起在全球舞台上
摩擦是个好帮手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个人看法
动摩擦因数的测定
我国高校收藏中国周边国家文献
我国高校收藏中国周边国家文献
Smart Shirts Generate Electricity
“中国崛起”内在逻辑与领袖抉择
2001年—2009年中国及周边国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