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德育的一点探索
2017-09-26王乐
王乐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自此,各学科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将德育有机融合在学科教学之中。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正如历史教育学家赵亚夫先生说:“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了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这是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观摩完我市初中历史德育优秀课例评选活动后,关于历史课堂德育实施,我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悟和思索。
一、找准切口
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能够充分挖掘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行教育。如教学《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爱国、爱党”是其德育主线。但是,找准切口将“爱国、爱党”主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成为未来合格公民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无疑是个难点。
为了突破“爱国”这一德育目标,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引导学生将“爱国”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学生了解“五四精神”内涵之后,教师这样设问:“今天的中国,不再像当年的中国一样要求我们青年学生奔走呼号,那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呢?”当学生从学习、助人等多种角度回答之后,教师总结:“最好的爱国就是做好自己!”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人人有话说,把“爱国”这个笼统的话题落实到中学生的具体行动中,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我们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教育,是不是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呢?
苏格拉底说:“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对历史进行反思,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中学历史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客观性”是历史学科的德育特点之一,“要帮助学生学会用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形成反思历史、汲取历史智慧的能力”。
1919年,梁漱溟先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五四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彻底的爱国精神固然不容置疑,但是学生在运动中的暴力行为也不应回避和遗忘。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联系“2012年全国多地保钓游行演变为暴力打砸事件”的新闻,提出问题:对这些打着“爱国”名义进行的暴力打砸行为,你怎么看?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总结:“任何时候,爱国主义都需要弘扬,但是爱国的前提是守法。那些为了自己正当的诉求而去烧毁他人房屋,损毁他们财产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在法律框架之内理性爱国,是一个现代公民的应有之义。”这样联系现实,引导学生深刻思考理性精神的价值,思考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从而彰显历史学科“古为今用”的现实价值。当然,我们反思那段过往,并非为了否认或质疑五四运动不畏强权的民族精神和彻底的爱国精神,而是以史为鉴,以期社会更加文明和进步。
二、妙在无痕
为了突破“爱党”这一德育目标,很多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以来,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进而得出结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从大历史观出发,通过回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是值得借鉴的。
但对于党史,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才刚刚接触,这样的“回顾”、这样的“结论”是否还停留在说教的层面?这样的讴歌是否政治色彩过于浓重?《礼记·学记》有言:“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张而弗抑,开而弗达。”历史学科德育目标的达成是否也应该重在引导学生通过生动鲜活的感性材料形成历史认识?如果能尽量淡化德育痕迹,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岂非更好?
对于“爱党”这一话题的德育挖掘,我们为何不注重选取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挖掘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独特气质呢?1921年到1949年,在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在中国苦难而辉煌的历史进程中,在那些血与火交织的日日夜夜里,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共产党人。如革命前辈李大钊在狱中忍受酷刑,却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坚贞不屈。临刑前他大义凛然地宣告:“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这些五四运动的直接参与者和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的优秀党员,他们用实际行动警示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启迪我们今天为何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如果我们把鲜活可感的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形象镶嵌在学生的脑海中,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有血有肉的历史,也一定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激励和感染学生,进而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三、立意高远
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指出,“德”不仅指道德、品行,还包括见解、器量与见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提出了“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等要求。《课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不仅提出了具体的道德、品行目标,而且更多地提出了关于“历史认识”的目标,如“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等。因此,在進行学科德育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行教育,更要引导学生形成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刻的历史见识。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立意必须高远,挖掘教科书中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隐形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在教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时,通过多方查阅资料,我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隐藏着一个德育素材,那就是政治妥协。“尽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时48年之久,但军事斗争只有6年,其余的时间基本是在各派势力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1688年的“光荣革命”和1689年的《权利法案》无不体现了妥协的智慧。英国人通过适时地妥协,减少了社会动荡,降低了社会变革的成本,保持了社会长久稳定地发展。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学生思考的。对这个隐形知识的挖掘,可以让学生理解“妥协”对个人成长、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思考不同的社会变革方式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从而生成历史智慧。
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史海无涯,也同样找不到一种亘古不变的通用于任何主题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科德育是历史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问,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