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敦煌壁画之传统工艺的研究

2017-09-26刘璟

祖国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敦煌壁画

刘璟

摘要:壁画中中国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堪称是佛教,也是中国人对外来佛教的成功改造。敦煌石窟中的佛教艺术壁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经典。其中敦煌壁画中的佛陀,菩萨,伎乐天,胡旋女,还有藻井图案等元素作为敦煌壁画的构成部分,在敦煌莫高窟石窟壁画彩塑等艺术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敦煌壁画 敦煌菩萨 传统造型艺术

一、简析敦煌壁画中的佛教菩萨

敦煌之美,首先是菩萨之美。在敦煌石窟数万身菩萨的形象中,文明于世的优美的菩萨难以尽数。可以说,一千年来敦煌壁画的画工非凡的才华,主要是表现在菩萨的婀娜多姿的造型姿态,朴素绚丽的的服饰色彩的菩萨身上。

敦煌艺术研究院的艺术家们不惜辛苦热爱壁画艺术将重要的敦煌壁画从简陋的常年来的自然风化和人为的破坏中的石窟中修复和临摹出完整的壁画展示给我们,经过多年来的研究,探究菩萨佛陀的意义以及敦煌壁画精粹之所在,画工门以无数的精力和努力,为我们世人修复,临摹展示出沉甸甸的《敦煌菩萨》。

二、壁画中的造型艺术

就拿莫高窟的初唐时期,第57窟的观音菩萨的壁画色彩造型来说吧。 观音菩萨头部戴化佛宝珠冠,菩萨的脸为鹅蛋型,弯弯细眉长眼,脸部棱鼻小唇,身着锦绣僧袛短围,裸露前胸,腰寄长裙。身饰色彩斑斓项链璎珞,臂钏手镯,裙挂流苏玉佩,全身上下,珠光宝气,色彩辉煌耀眼。一手上举颌下,一手举胸前,赤足踩大莲花,腰身略呈“S”形,头部微斜,腰胯稍出,眼脸微闭,神情略沉沉思。体态婀娜,表情传神,若不是头有圆光,画在佛陀身边做脋侍菩萨,真是一幅唐代美人肖像画。

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菩萨不仅分脋侍菩萨和供养菩萨,还被分为显宗菩萨和密宗菩萨,在造型形象上的主要分别是:宪宗菩萨善面美目,一首二臂,如同凡人。而密宗菩萨多首,多目,多臂,有的善面美目,有的凶猛狞恶。窟内壁画中的观世音菩萨也被分为显宗和密宗。现在民间流传出好多被艺术家们临摹的不同时代特点的密宗菩萨较多。在查阅的资料中,大部分都是敦煌艺术研究院美术所的艺术家们多临摹和修复的密宗菩萨中,如莫高窟元代晚期第3窟南壁大幅的《千手千眼观音经变》,这幅的临摹和修复难度最大,而水平最高。壁画中造型上就有十一面的观音,脸部面向偏圆润,三眼居中在正面,头上带有金碧辉煌的宝冠,身上斜着披有纱衣,线描墨色的腰带系在裙间,璎珞环佩的装饰别有风味,菩萨整体的神态优美端庄,整个身体站立在莲花上仪态盛世大方,从身体内的两边伸出四十只多个扇形手臂,每个手臂都持有法器宝物。有一双大手在中间,高高地举在头部上端,而其他的千手观音的前手臂上,每个手臂上都画有佛眼,看上去有四五层多数量,构成了巨大的圆形大光环,幻作成观音大士的背面光环。观音的光环两边是自由飞天和俗称外道仙人。此壁画的上面两边,两侧都有天女散花。下方两个侧面又是对称的火头金刚和毗那夜伽神。

三、传统壁画中的造型特点

在造型上传统壁画中的这幅《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的整体绘画比例构图并不是很复杂,但也不新颖。传神的人物造型和高超的绘画技能是这幅壁画最大的特点表现所在。譬如观音菩萨的人物造型表现,观音本身的优雅和完美。而这幅十一面的观音,头部的耳边两侧各有两个观音侧面向,头顶发髻上排着五个小面,中间较大的是一个看起来恶的面。恶面上面是是一面佛,与两只大手臂高举的化佛组合在一起,好似一座尖形小塔,均衡完美。观音的四十只大手臂是用勾勒线描淡墨描绘出的,放眼看上去,自观音的身上每个手臂上都有,从造型上看每个观音部分都排列的十分巧妙自然。观音的一千只小手,展开的每个手心部都有每一只眼,很奇妙的地组合成圆形法光,看上去既像小手千眼编成的大光环,又像发出万道光芒的一轮红日。观音好似立于光环和红日之中,优雅完美圣神。

大部分人物,生动传神。壁画中观音的部众吉祥飞天,婆娑仙人,火头金刚,毗那夜迦,天女散花,每個都很活泼生动,慈眉善目的,眉目传神。左侧的婆娑仙人本原是外道仙人,因为主张祭祀杀生而坠入地狱,后蒙受菩萨救度解脱,后来昄依佛门。在莫高窟最早期壁画中就有外道仙人的画像,多为一个皮长发,赤裸上体,系着短裙,干煸丑陋的老婆罗门教徒的壁画造型形象。在此《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壁画中头束高簪,冠戴花冠,满腮长须,身上穿着宝石绿色的双领长袍,褒衣博带,两眉毛略微下垂,表现的气昂昂雄赳赳。在造型上壁画中的仙人从衣冠服饰和面容相貌,已是一位中国道教仙翁的形象。右侧与婆娑仙人相对的吉祥仙女,也是功名德天,辩才天。本原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命运,财富,爱情神女。后来被演化成佛教女神,主宰国家安全和个人幸福,传说是毗沙门天王的王妃。莫高窟最早,中期壁画多是菩萨和伎乐天神的装饰形象。此壁画中却以现实人物为模特造型,头戴钗冠,饰以巾帼,身穿云肩羽袖大带裙褥,一手持花,一手上扬,面容秀丽,举止端庄,好似一位元代的贵妇人一般。火头金刚是千手观音的护法神,扫除孽障,镇压妖魔。壁画中象头猪头人身的毗那夜迦孽障神跪地求饶。经变上方两侧角的两个飞天,手持着莲花,栩栩飘带裹体,乘着五彩缤纷的云彩,栩栩如生地飘来向观音献花作供养。每身部众的壁画像都体现着他的身份,职责,地位,性格。所详细描述的就是《千手千眼观音经变》传统壁画中的造型特点。

四、壁画元素在传统工艺中的简述

敦煌石窟中的佛教艺术壁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经典。其中敦煌壁画中的佛陀,菩萨,伎乐天,胡旋女,还有藻井图案等元素作为敦煌壁画的构成部分,在敦煌莫高窟石窟壁画彩塑等艺术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各类建筑上、窟内壁画的装饰,其各个壁画图案元素都具有丰富的装饰风味。由于从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起,使得的敦煌壁画的图案元素接受并融合了西域的外来文化,经过各个朝代的发展,在艺术表达的形式上已经是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在传统壁画艺术表现上具有与世俗绘画明显不同的风格特点。将它传承与弘扬创新,会为当代中国壁画艺术提供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为中国的艺术家们更伟大的艺术观念和传统工艺带来发展。

参考文献:

[1]敦煌莫高窟低57窟观世音菩萨[M].文物出版社,2013.

[2]沙武田.敦煌壁画与历史传说[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敦煌壁画
浅析唐代敦煌壁画中的女性红妆艺术
浅谈敦煌壁画艺术的主要类型
敦煌图案色彩规律研究及推广
图像·符号·意义
虚拟现实技术在敦煌壁画保护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