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文化遗产教育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功能与路径

2017-09-26李瑞

祖国 2017年16期
关键词:中原地区世界遗产华夏

李瑞

中原地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的战略定位于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2016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中提出河南省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的重要地位以及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世界文化遗产教育是文明传承、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原地区世界文化遗产是价值得到《世界遗产公约》确立的遗产精华,构成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内容,其教育是宣传、展示、传承的一个手段。本文着重探讨世界文化遗产教育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并对世界文化遗产教育开展的路径提出建议。

一、中原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与华夏历史文明傳承创新

中原地区世界文化遗产及其核心价值、历史文化联系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对象。中原地区是华夏历史文明的核心区域, 是世界上较早进入人类社会文明的地区之一。从公元前21 世纪这里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先后有 20 多个朝代、200 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连续的文化脉络。河南省目前拥有安阳殷墟、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五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作为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风貌、皇家墓葬的坚实证据,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石窟艺术、雕刻艺术的代表,中国古代礼制、宗教、教育和科技建筑的典范,古代漕运技术和政治军事功能的见证,公元73年西域与中原交流的脉络,成为其遗产类型的杰出代表。这些遗产地域特色明显,既展现中原风貌又具有国际影响力,有助于塑造中原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有利于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

二、世界文化遗产教育在世界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中的功能

第一、是城市文化品牌的基石。只有从当地文脉中提炼出来的文化品牌才具有生命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才能形成有效的传承体系,中原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当地具有地域特色和国际影响的文化资源,是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基础。

第二、是文明保护传承创新的示范。世界遗产作为其文化遗产类型的代表,其保护展示管理措施及利用效果成为保护展示传承中华历史文明的重要代表,其汲取的国外先进保护理念和经验能够为创新提供借鉴,因而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的关键基地。

第三、是华夏文明“走出去”的重要依托。世界文化遗产鉴于其突出普遍价值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已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牌以及国内外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原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助于提升华夏文明的知晓率,推动华夏文明走向世界。

另一方面,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与创新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提升。传承与创新相协调,有助于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从而做到“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全面把握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在扬弃中继承弘扬,在创新中改造提升”,实现中原地区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育在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中的功能

第一、教育有助于提高公众认识水平。对遗产地居民、游客等受众开展遗产知识、保护管理、环境保护、旅游行为等教育,提高公众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意识,有利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相关历史文化联系的口耳相传。

第二、教育有助于促进遗产内涵与价值研究。对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学生、从业人员、世界遗产地管理者开展教育与培训,提高其内涵挖掘、价值研究水平,实现世界遗产及相关历史文化联系的再发现、再创新。

第三、教育有助于实现人与世界遗产的共同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相协调,以世界遗产为载体,对青少年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爱国主义、世界和平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未来决策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是世界遗产与文明永续传承、创新发展的最根本保证。

四、促进世界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教育路径

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就是要依托中原文化优势资源,挖掘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内涵,做好传承和创新两篇大文章,打好教育这张牌。

第一、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以中原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为依托,打造一批既具有中原文化特质又能体现国际一流保护理念的的知名品牌,全面展示完整系统的中原文化遗产体系,同时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互联网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世界遗产的文化影响力,提高民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第二、进一步加强世界遗产地管理者能力建设。依托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等世界文化遗产,提高科学保护、价值研究、监测管理、展示教育工作水平,尤其是在人才引进、能力建设方面做出实效,实现中原世界文化遗产传承利用与其承载价值文明的创新发展。

第三、提高青少年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保护管理水平。与学校、社会机构进行合作,开展文化遗产走入校园、纳入学校课程设置、实地参观学习等活动;鼓励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创办,引入社会机构和个人捐赠的投资机制;招募志愿者,提高民众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的积极性,加大教育力度、扩大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保佑,毛兵,卫绍生.建设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刍议[J].中州学刊,2011,(01).

[2]梁丹,尹郑刚.传承创新背景下郑州市城市文化品牌建设问题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3]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的通知.豫发〔2016〕32号.

[4]李立新.关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几点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03).

[5]河南省社科联课题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任务和路径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13,(04).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原地区世界遗产华夏
绽放,华夏之美
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原地区品种齐全的果树苗木大规模繁育基地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华夏航空首架ARJ21首航
一场约架,变了华夏
中原地区储气库建设研究与实践
打造中原地区航空人才培养高端平台
从丝绸之路到世界遗产探析
“栾川人”中原地区远古人类的一次重要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