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策略

2017-09-26王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活动课思想教学策略

王峰

【摘要】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启迪智力,形成牢固的模型印象,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维训练的好素材。

【关键字】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前言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二、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内涵

数学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以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为核心的一种新型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活动课丰富多样,类型之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教室内进行的课堂动手、研究性学习,有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辅助教学,常用的数学软件有几何画板、PowerPoint、Excel等;另一类是在教室外,可以依据教学实践的需要,在操场、野外等地方进行。

三、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意义

1.数学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数学知识,并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数学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在商场促销活动中,怎样购买商品最省钱;测量计算教学楼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等。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本能,运用以往在学习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类似的方法进行组合,从而创造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数学活动课有利于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数学活动中,需要学生的合作讨论,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收集和计算选择等方面的各种优势得到发挥,相互交流讨论,从中学会尊重别人,向他人学习,学会表达自己思想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的形成

1.专题研究,初步提出教学策略

我们选择不同类型的数学活动课进行专题研究,每节研究课用九份资料来提升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可行性。这个阶段,主要采取课例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即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在大量课例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初步创造性地提出了数学活动课的六个教学策略。

2.反复实践,逐步完善教学策略

在前期研讨的基础上对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反思,按照初步提出的教学策略,再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28所学校开展专题研讨。在研究中发现原来的教学设计过多强调“活动”,忽视了数学思维、数学本质和数学规律的揭示。为了丰富研究的内涵,增加了对活动课思维深度的研究,对活动课教学设计进行重新修订,并再次实践。这个阶段,主要在更大范围的教学实践中对提出的策略加以检验,同时根据反馈意见对原有的策略进行重新审视、修正和完善。

3.深化研究,最终形成教学策略

这个阶段,是对前面形成的教学策略进行深化研究。一是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对经典课例进行研究,优化教学设计;二是与课题学习、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互相借鉴,丰富研究内涵;三是将活动课的教学策略和常规数学课的教学策略相互融合,形成互补机制,提升研究价值。通过深化研究,最终形成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数学活动课的校本教材以及系列研究报告;涌现一批能够执教数学活动课的优秀教师群体;实验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五、初中数学活动课的设计

1.活动课内容设计应注重趣味性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不是像学科课那样"照本宣科",而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的方式来提高活动课内容的趣味性。如七年级上册"七巧板的制作与拼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动手制作一套七巧板,课堂上学生自主的、有趣的选用图形,开展"拼一拼、剪一剪、说一说",优美的图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喜悦。在教"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可以安排一节"24点游戏"的活动课,先通过抽取四张扑克牌,得到4个有理数(A-K对应数字1-13,(其中红色表示正数,黑色表示负数),然后计算±24,最后列出算式并写出计算过程并进行公布。在游戏期间可以采取多种比赛方式,使学生在游戏、快乐、竞赛的气氛中感到乐趣无穷,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同时满足他们的好胜心,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2.关注活动中学生参与的全面性

数学活动课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动”起来. 莫比乌斯带是数学中单侧曲面的一种模型,为了了解它,更为了能激发起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人准备两张纸条,把其中的一面涂上颜色,以区别另一面. 用它们做成两个环,其中一个由纸条两端直接粘合(甲环),另一个是把纸条先扭半圈,再把两端粘合(乙环)。如果有一只蚂蚁在甲环的一面,它能否不越过纸条边缘而爬到另一面呢?如果这只蚂蚁是在乙环上爬行,它能够不越过纸条的边缘而爬到另一面吗?

在这个实验中,第一,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不能只看别人做,而自己做旁观者,更不能只看老师表演,学生当观众。第二,数学教学中,凡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要替代,真正放手让学生去做、去试、去想。第三,不能把活动的目的定位于表面的热闹、形式的多样与有趣等比较肤浅的层面上,应该更多地考虑的是在这个活动当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到底能得到多少发展,学生的经验到底能得到多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智力得到怎样的发展,学生的能力得到多大的提高。仅仅为热闹而进行的活动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意义的。

3.关注活动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性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数学学习亦是如此.知识是数学的躯体,问题是数学的心脉,思想方法則是数学的灵魂. 数学活动本身也不是孤立的,其中往往蕴含着朴素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探索日历中的数学时,同学们把挖掘、发现的“奥秘”,有用数字表示的,有用字母表示的,有画图表示的,等等. 这些表示看似简单,其实就有数学思想在里面,比如特殊与一般的数学思想(用字母表示数),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思想等。

六、结束语

活动课后要及时反思,找到课上的优点,改正课上的错误,反思活动课的遗漏之处,在以后上课时将活动课上得更好。活动课的内容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所以,活动课能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达到培养全面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苏兰.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1(2)

[2]胡蓉.浅谈如何上好初中数学活动课[J].读与写杂志,201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活动课思想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活动课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好一个 “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