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了朋克,就当个小丑吧
2017-09-26施业中
施业中
一个真朋克永远不会患上“尴尬癌”,也不会社交恐惧,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那么几个一想起来就令人感到深深尴尬的场景,比如说——和自己心仪已久的对象正伴着小提琴声就餐时,突然“嘣”地一声放了个屁……
有些人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例如突然发现自己走错路,宁可装模作样地减速慢行,等待身后那些记得自己刚才大步流星、昂首挺胸往前走的路人都已徐徐散去之后再绕路返回,而绝不会选择立刻掉头往回走。
尴尬是人类最为微妙的情绪之一,混合着窘迫与焦虑。
在社交网络时代,尴尬又有了新的名称——“尴尬癌”,用来表达深入灵魂、病入膏肓的重症尴尬。
关于“尴尬癌”,被讨论最多的“病因”是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当我们观看一些惊险刺激的影片时,即使冒险者不是自己,也会为其揪心,这就是共情能力在作祟。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社会心理学家称,患有“尴尬癌”的人要比平常人更有同情心和同理心,更容易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
但“尴尬癌”仅仅是共情能力这么简单吗?不是!综艺节目往往成为“尴尬癌”的高发类型。节目上,艺人不知道往哪里放的双手、不合时宜地发呆或微笑,都会导致人设崩坏,从而诱发深深的尴尬。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写道:“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在社交过程中,每个人都是演员,每个人也都是观众,一旦我们不小心让后台行为被前台的观众窥见,就会立刻引发尴尬。
这就是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所提出的“戏剧论”的核心观点。社交恐惧症患者之所以討厌社交,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憎恨印象管理,他们觉得时刻绷着的表演太累且毫无意义,怕自己达不到预想的演出效果,无法给别人留下美好印象。
“尴尬癌”也是社交恐惧症的并发症,一个人的尴尬发展到多严重阶段,就说明他有多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但一个真朋克永远不会患上“尴尬癌”,也不会社交恐惧,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如果有人不小心患上了这种“疾病”,该如何“治疗”呢?
美国流行摇滚乐队Paramore曾贡献过一个绝赞的案例。在一次演唱会上,乐队邀请歌迷上台一起演出,结果一位歌迷很是不雅地仰面栽倒在了万众瞩目的舞台正中央。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偶像和数以万计的歌迷面前出糗足以让“癌”细胞瞬间扩散全身,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主唱和乐队立刻跑过去也躺在地上,陪这位歌迷一起躺着唱了下去,将尴尬与表演融为一体,巧妙地化解了一场尴尬。
如果这个方法对你来说太复杂,那么遭遇尴尬时直接戳破尴尬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上两种化解尴尬的方法都需要一定的能力和技巧,有没有一种更加简单粗暴的方法能适用所有场合且不用动脑?
答案是有。
如果朋克的态度是“别人算什么”,你需要的态度就是“我在别人眼中算什么”。真的没有人会在乎你在大街上突然掉头,人人都在忙着自己演出,根本没精力往你的小舞台瞅上一眼。如果说你当不了朋克,那就当个小丑吧,毕竟人生如戏,何必那么在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