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2017-09-26哀曲无闻

党员文摘 2017年7期
关键词:彻悟光彩旷野

哀曲无闻

就算读到后来,看天还是天,看水还是水,看沙还是沙,我们却可以构建不一样的精神世界,可以在清廉的环境中安静生长而不沾染一丝铜臭,也可以在铺满黄金的旷野里绽放光彩。

“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这是一段让我十分感动的话。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的智力。而智力带来的快感,是无限美妙的。如何拿智力来作乐?读书便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智力活动。只要付出一个汉堡包的钱,便可以得到一个作者在某段岁月的心思与时间。

严谨的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当犹太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他:书里藏着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且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其实,读书和旅行一样,是灵魂在别处的一次对话。就算读到后来,看天还是天,看水还是水,看沙还是沙,我们却可以构建不一样的精神世界,可以在清廉的环境中安静生长而不沾染一丝铜臭,也可以在铺满黄金的旷野里绽放光彩。

我们小时候读的书,如同小时候吃的饭,一时半会看不出什么,直到成年后,前者成为我们的精神,后者成为我们的骨血,两者都融入到了我们每一个细胞。

世间有两种快乐,第一种是因为无知,第二种是因为彻悟。

无知的人,每天无忧无虑什么都不想,不懂得日月星宿,也不懂得世事人情。他们做的事、干的活,都是为了吃饱喝足。这种简单而无知的快乐,就像是动物,为了生存而生存,不需要复杂的思维和智商,更不会主动去获取新的知识。

而彻悟,是因为读过一些书,经历一些事,心境发生改变。青山依旧,绿水长流,个人独特的气质也慢慢地培养出来,生命变得更加有质感。正如周国平所言,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所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书像一扇门,透过这扇门,你可以看到别人每天都想了些什么,他们如何总结这个世界,又如何想象另一个世界。讀书,不是要醍醐灌顶、瞬间涅槃,而是要去知道,你这次与作者在哪里会合,又在哪里分开,在哪里产生共鸣,又在哪里产生分歧。

一本书不一定能让你走出困境,不过至少会让你知道,从古到今跟你有同样烦恼、并且同样在寻找答案的人有很多,你并不孤单。

我一直很喜欢毛姆说的一段话:“生命的尽头,就像人在黄昏时分读书,读啊读,没有察觉到光线渐暗;直到他停下来休息,才猛然发现白天已经过去,天已经很暗,再低头看书却什么都看不清了,书页已不再有意义。”

这是形容一个人年老时的样子,希望我们都能有这样完满的生命。

我们的气质,大多藏于书中,就像一把把开山刀,每每拿起来挥舞,都能在你内心中开垦出一片新的旷野,从而腾得出地方种植更多作物,到了秋天,心灵便可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忙碌着收获思想。

而思想,驻扎在每一个人的脑中,不分贵贱,也无法用财富交易,因而躲过了掠夺。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心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王炜荐自《时代邮刊》2017年第4期 图:杜小米)endprint

猜你喜欢

彻悟光彩旷野
从书斋走向旷野
江苏:让非遗在生活中绽放光彩
光彩安居工程 点亮幸福之光
无声的彻悟
无声的彻悟
旷野的风
光彩
懂得放弃
我给未来添光彩
彻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