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落马官员忏悔录
2017-09-26吴子茹
吴子茹
江苏省某文化集团纪委书记丁捷的口述体纪实文学作品《追问》,近期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真实”“震撼”,看过书的读者差不多都给了这样的评价。
书中收录了八个落马官员的事例。从地厅级到省部级高官,作者搜集资料,再一一与他们面对面访谈,然后据实写作而成。
这些人,如果用共同的词语来形容他们,“精英”是最合适不过了。他们身上集合了天才、勤奋、聪明等等特征,最后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以一场“人生的败局”收尾。
不同人生,相似轨迹
坏了规矩,最终付出了这么大、这么惨的代价。
礼貌、友好,举手投足间透露出深厚的学养,身材高而瘦,“一副风雅的派头”。你很难把一个真实的他,与眼前这位风度犹存的老男人联系在一起。
这个曾经的“正部级领导”,曾是一名“天才金融家”,他曾违规操作中国境外资金数十亿元,因收受贿赂、渎职等罪行被判有期徒刑12年,他与一位明星情人的关系也曾引起舆论沸沸扬扬。接受作者采访时,他已刑满出狱,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他说起自己和大明星情人的故事:当他预感到自己快要出事时,他去找那位大明星情人,对方一如既往,袅袅婷婷地与他跳了一曲华尔兹,《友谊地久天长》,从此以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几个月后,她高调出现在媒体上,“还是那么光华四射,笑语吟吟”。
《追问》中的八个故事,各自有一个名字,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最后的华尔兹》。
“我自己对自己的认定,就是浪漫嘛。”这个曾经的金融家说,“我六十多岁的人了,坐了十几年牢,时光和坎坷把我身上的许多气质消磨掉了,但我自认为内心没有变。我是体制内的另类,坏了体制内的规矩,所以最终付出了这么大、这么惨的代价。”
作者选中的这些对象,有上述因贪腐进监狱的金融天才,也有疲于在三个家之间奔波的副市长,还有为报答丈夫多年情分同意丈夫任职某公司而“出事”的女县委书记,又或者表面上两袖清风却贪婪腐败的高校党委书记,权势曾一手遮天的国企“一把手”等……他们的落马,是在中国频繁发生的高官落马案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几类人”。
他们有各不相同的人生,却勾勒出一条大致相似的轨迹:故事的主人公都在人生的中青年时期表现出卓越天赋和超常的勤奋,最后却都在某个时段里突然转折,辉煌的乐章戛然而止,“划出一个90度的尖锐转角”。
曲尽人散
利益一来,人头攒动;利益一去,曲尽人散……
“你要了解的是我违法犯纪的无耻轨迹、我的心灵堕落史是吧,那我会坦诚交代。说过不知多少遍了,从调查到现在,都能背熟了。”
这个落马官员,曾是著名国企“一把手”,被媒体称为“江湖大佬”“国企巨贪”。
“我今天答应见你,我会扒开我的皮囊,刨出我的心肺,晒出我的灵魂,揪出我的过去,让你看清楚,让你的读者看清楚,让全国的人民看清楚。”
他曾是一名军人。20世纪90年代转业到地方后,他被派到一家省属大型国企工作,凭借能力从副总裁职位升为“一把手”。
“在任上的最后三年攀到了权力的巅峰,个人精神状态也是无比癫狂的。”他说。
这个国企“一把手”,性格极其焦躁、易怒,但也极为聪明。他用“一场吸毒之后的迷幻”形容自己在权力巅峰时期的经历,“如果是别人的事,说给我听,我自己也未必敢相信”。
他认真地反思自己所处的境地,除了自身独断的性格之外,“国有企业,显然是腐败的地雷密集地,风险太多了。让个人管公家的人、财、物,而且还一把抓,一个人一支笔,这事儿想想就可怕,毛骨悚然啊。”
曲终人散之时,这个曾经跋扈骄横的“一把手”,找不到一个可以亲近的人,“利益一来,人头攒动;利益一去,曲尽人散;以利益结盟,四面楚歌;平平淡淡,天长地久。”
双面教授
背地里向不正当利益伸手,表面上在反腐倡廉方面抓得很紧。
另一个采访对象,是一个知名教授,“新中国成立以来省纪委查办的第一个在任高校‘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也是为数甚少的高级知识分子加高官落马案例”。
这个教授用一段话总结自己的问题:“我像一台配置较高、价格不菲的宝马,快速行驶在阳光大道上。但是,我有内伤,里面某些零件,比如发动机核心有问题,没有及时维修保养,一直不停地高速向前跑,最后跑偏了,翻车了。”
教授平时是道貌岸然的君子、师生中清正廉洁的偶像;私下里却耗费巨资养年轻漂亮的情人,想尽办法为自己谋取利益。“一个人越是哪里软腿,越是哪里硬嘴。什么意思?比如,天天喊实事求是的干部,往往都是些混世干部……说到我身上,因为我心里重名利,所以嘴上就整天挂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我背地里开始向不正当利益伸手,表面上在反腐倡廉方面抓得很紧。每次会议都大讲特讲廉政;每年都出台一两个文件,针对廉政建设,建章立制……其实,这些表面文章,也许能吓吓下属,制约一下他们,但对我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用。”他说。
这些故事,有的是“潜伏”,有的是“风声”,有的是寒心的情感戏,有的是精心的迷魂阵,心灵的纠葛,命运的沉浮,无形之手的捉弄,汇聚起来像个庞杂的戏园——然而,轮番上台表演后,戏总会有终结。
(胡世民薦自《中国新闻周刊》2017年第1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