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要有文明之光
2017-09-26刘兰
刘兰
怎样让自己生活的城市进阶文明之列,这不仅是政府的一道必答题,也是民众的一道应用题
8月,爆表的高温让全国多地进入“炙烤”模式,与此同时,全国123个地级市也即将迎来一场特殊大考——全国文明城市总检。
何为“文明”?《说文解字》如此解释:“文”字象形,指人胸前有美观的花纹,引申为柔和、不猛烈;“明”字会意,指日月之光,散发光明。两字一组合,一幅先人如沐暖意晨光的画面跃然纸上,这晨光,便是文明之光。
举一城之力,行文明之事,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怎样让自己生活的城市进阶文明之列,这不仅是政府的一道必答题,也是民众的一道应用题。
文明城市怎么选?
说起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不得不提张家港。
1995年,中央在张家港召开了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现场会。会上,张家港市委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构想,得到中央肯定。而后,中央文明委先后表彰了两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基于此,“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于2005年正式启动,9个城市获此殊荣。张家港捧回了其中一顶桂冠,成为首届评选中唯一入选的县级市。
一晃12年,每3年一次的评选活动已进行四届。今年是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决胜之年,提名城市铆足了劲儿准备最后的“临门一脚”。
在众多城市品牌中,“全国文明城市”被认为是创建难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一个,甚至被称为城市建设管理中的“诺贝尔奖”,因为它涵盖了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摊开最新修订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188条测评标准为文明城市勾画出一个标准像,对标评选,操作性强,避免了其他评选活动定性多、定量少、凭感觉、靠印象的弊端。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测评体系首次提出了创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负面清单,包括党委政府一把手严重违纪或违法犯罪等30个项目。“触线”的提名城市将被取消资格或被扣分。
除了扣分,全国文明城市的评比还有“附加分”,即特色指标分。只要获得国家、有关部委的荣誉称号,比如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就能加1分,最高不超过6分。
测评数据主要通过网上资料申报、实地暗访考察、入户问卷调查3种方式采集。其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是暗访调查和问卷调查,那考官谁来当?
为了避免一个“裁判”一锤定音的偏差,中央文明委坚持第三方测评,由国家统计局专业调查员与中央文明委部分成员共同组成测评队伍。选人标准也很严格,主要依据利益关系回避原则,从组长到组员,不能与被测评城市有任何关系,出发前还需签下保密承诺书。
刘俊杰曾是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工作组组员,参与了福建省三明市的测评工作。他来自湖北,同一测评小组的其他15人分别来自5个省的15个单位。该组组长张光友在上飞机前甚至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在正式测评的前一天晚上才能把装有调查问卷的密封袋当着全组成员的面打开,并分派任务。
在任务表上,出租车是其中一个测评点。出租车如何体现文明程度呢?有几个标准:外观是否干净整洁、是否有拒载现象等。类似的测评点还有几百个,分布在学校、社区、医院等城市的各个角落,综合起来才能展现出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要拿到这块金字招牌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已成为常态。第五届评选按照2015年成绩占15%、2016年成绩占25%、2017年成绩占60%计算。在前两年的国测中,折算成绩最高的是江苏宿迁,为38.12分,综合排名全国前十名的还有黑龙江省伊春市、四川省遂宁市、浙江省丽水市等地。在今年的总检中,这些城市开了个好头。
“金字招牌”的牵引效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能为城市带来什么?
最直观的是城市“颜值”与“气质”的双提升。“颜值”是指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气质”是指市民的一言一语、一行一态,创建文明城市就是一项外练颜值、内修气质的过程。
让城市干净整洁宜居是提升“颜值”的首要任务。北京市海淀区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推动老旧社区升级改造,通过楼体粉饰、铺装道路等举措,使老旧社区旧貌换新颜。黑龙江省宝清县针对县城户外牌匾广告多、乱、差的现状,提出了统一规格、颜色、材质、文字等要求悬挂牌匾,提升了城镇整体形象。
崇德向善的氛围也日益浓厚。针对社区居民“一墙之隔不往来,擦肩而过不说话”的现象,天津河西区和吉林长春市都开展了邻里间的交流互助活动,使彼此敞开心扉,涌现出一大批文明社区。河北石家庄通过一场“爱心玫瑰接力”活动,给在公交车上让座的人送一支玫瑰花,让文明礼让成为习惯。类似的活动,在其他文明城市陆续上演。
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也能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党和政府的文明程度,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正如成都市在创建文明城市时提出,“建设一个文明城市,首先要建设一个文明的政府”。有了文明政府,才能出台一系列利民措施。
通过文明创建,政府办事效率提速,医院收费更加合理公正,校园环境更加安全有序……除了这些普惠措施,一些城市还打出“特色牌”。比如张家港市为外来务工人员发放“新市民文明绿卡”,持卡人在就业、邮寄包裹、指定场所购物时都享有优惠政策,还可免费参加技能培训等;宁波市建立“81890”服务平台,市民或企业只要通过该平台,加盟企业就可提供上门服务,政府服务部门也会及时帮忙解决困难,实现“拨一拨就灵”,该模式目前已在全国上百个城市推广。
如果把文明城市创建当作“火车头”,它还能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首先解决了固有顽疾。比如哈尔滨市在创建过程中,把原来由街道办、水务、交通等部门管理的江河堤岸等纳入城管部门管理,解决了过去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清、标准不一等问题。其次,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也带来很大推动作用。河南许昌经过创文,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引进了更先进的治污设备,吸引了更多企业前来投资,也更能留得住人。endprint
一个真正的文明社会,标准肯定不只在财富的积累,更在于城市究竟以什么方式对待居民,他们是否得到足够尊重。一个合格的文明城市,就是一座为民着想的城市。
永不停歇之路
全国文明城市的牌子拿到手,城市的文明之路却不能走到头。文明城市是动态评选,中央文明办会对已授牌城市进行复查。若不合格,就有被“停牌”的風险。据记者统计,前四届共评选出87个全国文明城市,被停止资格的城市至少有5个。因此,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需要城市管理者和市民持之以恒地加以维护。
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后,宁波市开展了文明城市创建“挑刺、诊刺、拔刺”行动,查找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这样的坚持让宁波连续四次蝉联此殊荣。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也遭遇困境。西部某地级市成为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之后,就遇到不少难题。该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等新市民增多,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习惯还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其次,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的承载力有限,比如机动车激增对应的是停车位不足,就容易乱停车。”
困境虽存在,但不能成为不作为的借口。今年4月,一些媒体在对几个全国文明城市进行回访时,发现仍存在不少问题。西安一些公交站存在乘客不排队、司机到站不停车的现象,一些路口甚至没装红绿灯,行人、车辆交替穿行,十分危险。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认为,“城市治理要从老百姓需求出发,回避粗放型的方式。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态度问题。”
一些问题严重的城市,将被直接“停牌”。2009年,南京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不过在2013年10月,南京市委原副书记、市长季建业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按照测评标准中“一票否决”的相关事项,南京被停止了全国文明城市的资格。珠海市在取得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后,也在复查中被停止资格。
在最新修订的测评体系的负面清单中,停止全国文明城市资格的行为除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发生违纪违法以外,还包括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三年总成绩低于85分,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重大、特大环境事件等。
“停牌”后创建工作也不应停步。南京在接下来的两年间始终紧抓文明城市创建,从城市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提高市民素质等方面着手,成绩得到督查组肯定,最终在2016年顺利复牌。
督查当然不会天天开展,但即便没有检查的压力,城市管理者也应懂得,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会有双眼睛凝视着你,凝视着这座城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