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的心何处安放
——浅谈寄养孩子的青春期亲子关系
2017-09-26肖存利
文/肖存利
漂泊的心何处安放
——浅谈寄养孩子的青春期亲子关系
文/肖存利
本期主持人: 王介明
王介明,是我国著名的神经内科专家、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北京脑血管病医院、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院长。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宣传青春期健康知识,让青少年朋友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调节自己、完善自我,解决成长中的各种问题,我们与青春期健康教育专家合作开办了“青春良方”栏目,旨在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生、家长和教师提供一个专业的青春期健康交流平台,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健康事业。同时,我们也欢迎社会各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人士来稿。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寄养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父母要注意,在更换孩子抚养人(由爷爷奶奶带到由父母带)的过程中,孩子是需要适应的。因为有太多的习惯不同,教养方式、行为模式、甚至是对错观念等都有差异……
王小雨(化名)17岁,今年高中二年级,是个阳光向上的男孩子,是同学和老师眼中的开心果,大家都很喜欢他。他对别人也很热心,从不会拒绝别人,让大家感觉他很好,是大家眼中的老好人。但是,近日他觉得特别没有意思,觉得自己活得特别累,不愿意上学,也不喜欢在家待,因此,走进了心理治疗室,泣不成声。
王小雨的父亲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人员,经常加班工作,经常出差不在家,平常话也比较少。他的母亲是国企的一名会计,工作比较忙,是比较强势的,在家中要求丈夫和孩子都必须听自己的,并且经常担心孩子和丈夫,对他们做事情非常不放心,孩子回家晚一会就担心是不是出了车祸还是与同学打架了,等等,回家后反复询问。
在王小雨半岁时,父母工作比较忙,就把王小雨送回农村和爷爷奶奶一起在农村生活,过年时才回去看看他们。直到王小雨8岁上学时,才从农村回到父母身边,回城后平常父亲不在家,他和母亲在一起生活。他很想念爷爷奶奶,常常一个人在被窝里哭,只要一放假就返回农村去看看爷爷奶奶,一直感觉爷爷奶奶和自己比较亲,只要在爷爷奶奶面前才比较放松,在父母身边比较拘谨,总是看父母脸色做事,基本不敢去反驳父母,是父母眼中的听话的好孩子,也比较懂事,能特别体谅父母。帮父母做饭洗衣,但除此之外与父母没有更多的交流。
现在社会像王小雨这样的孩子比较多,父母比较忙,孩子就交给老人带,带到比较大了才回到父母身边,其实这对孩子来说是很不好的。王小雨在治疗过程中,明显能发现这个孩子是一个没有自己主见的孩子,永远在看别人的眼色,在讨好别人,像是给自己裹了一层厚厚的壳。他在父母、在同学、在老师面前,甚至在陌生人面前都是在看眼色行事,自己在外表现的没有情绪,没有不愉快,其实,他自己的内心一点也不快乐,一点也不高兴。
在治疗的过程中,当问他“你想要什么,你想要别人帮你什么”时,什么说不出来,总是乐着说:“挺好的!”但明显身体后仰,小动作多起来了,这是一种不安的表现。自己的内在与外在表现在人际互动中常常是分离的,也就是身体再不满,但语言层面根本就是不敢表达。
这种现象在长期寄养的孩子身上经常发现,表现为没有自我,都是别人的感受为先;还有表现为攻击父母,对父母的所有要求都进行反对,在青春期成为家长眼中的问题孩子;也有自暴自弃,觉得自己干什么都不行等。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寄养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父母要注意,在更换孩子抚养人(由爷爷奶奶带到由父母带)的过程中,孩子是需要适应的。因为有太多的习惯不同,教养方式、行为模式、甚至是对错观念等都有差异,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还会干涉孩子很多原来被允许的行为,最后都变得不被允许了。
孩子的感受是:我爷爷奶奶管我这么多年,他们把我给了“2个陌生人”,爷爷奶奶不爱我了,不要我了,这“2个陌生人”还欺负我,我干了这么长时间的事情不让我做了,这“2个陌生人”不爱我……孩子幼小的心理会不断评估这些变化的行为和模式,内心冲突也就自然出现了,但幼小孩子离开父母没法生存,也就忍气吞声,到了青春期这段自我成长的时期,这样的内心冲突就会愈来愈明显。
父母的感受是:你是我的孩子,我要对你负责任,在城市和农村不一样,应该适应城市生活,我必须让你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从修正每一个“不好的行为”开始。父母与孩子的冲突从观念开始。
因此,建议有寄养孩子的家庭,在孩子回来后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达成共识,让孩子理解父母当时的困难,同时,父母也要理解孩子回到父母身边后的委屈和不安,以及有更多需要适应的行为和习惯,达成相互的理解及相互的情绪平衡。
(作者系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医院)
(编辑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