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我国高等教育
2017-09-25张岂之
张岂之
摘 要:文化自信是国家兴衰的命脉,是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基石,包含众多文化认同,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现实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朴素的辩证思维与浓郁的人文精神,重视文化会通和经世致用。对中华文明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并加以普及性介绍,应当是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其中的人文学科教学与科研单位应当承担的责任。我们应传承发展中华文明根脉,将我国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研究向前推进。
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人文教育
一、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化自信作了深刻的理论阐述:“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对文化自信作了进一步论述。他说:“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文化自信是国家兴衰的命脉,是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基石。其中包含:(1)认同中华文明有5 000多年没有中断的历史;(2)认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都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3)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独特文明;(4)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有了这四个认同,我们才能满怀信心地走自己的路,在“两个百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文化自信,其中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现实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时又扩大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核心理念。对此,我们应深入学习,将其精神引导到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去。
二、论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
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1999年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有明确的论述。
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优秀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素质”指人的特质,它是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其中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在大学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征。
我国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西方大学的通识教育有相同之处,也有自身的特色。我作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参与者,曾经研究过西方大学的通识教育。2005年我在《论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色》一文中有这样的话:“西方大学的通识教育并非各种知识的‘拼盘,而是更加注意贯串其中的关于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追求的论述。我国大学借鉴西方大学的通识教育,不能只是着眼于不同知识的传授,而要求用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这也就是说,评判我国大学所谓‘通识教育的成效,只看课程的名称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研究:在各类知识的传授中,我们给大学生以怎样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论?”(见《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9期,收于拙著《大学的人文教育》一书的第57-75页,201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三、我们应深入研究中国智慧和理性思辨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1.中华文化的根脉,可从《周易》说起
传说在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炎帝发明五弦琴、七弦琴,演八卦为六十四卦,为后来西周礼乐文明作了铺垫。除此之外,还有伏羲基于阴阳概念画八卦的传说。
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西周,由阴阳两种符号组成八卦,即坤、艮、坎、巽、震、离、兑、乾,它们分别代表八种自然物:地、山、水、风、雷、火、泽、天,这些具有刚或柔的性质。八卦两两相重,形成六十四卦,包括三百八十四爻,代表众多事物。阴、阳是《周易》经文中贯串始终的概念。
阴阳最初作为山的向阳面和背阴面,这在原始社会中先民们已有这样的朴素认识。经过很长时间,人们才从广大的物质世界抽象出两大类或两大性质的概念,即阴与阳,这从《周易》经文中可以看到。后来儒家学者研究《周易》,解释其经文,写成《易传》即所谓“十翼”的时候,才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理论概括。春秋末期儒学创立者孔子研究《周易》,他不是将其简单地作为占卜之书,而是要从六十四卦的结构中去寻找世界和人生的法则。
战国末期,儒者研究《周易》,将研究心得写成《易大传》,共分十篇,其中《系辞》(上、下)着重论述《周易》的理论要义。比如,《易传·系辞》的作者认为,《周易》主要讲万物、人事变化的道理。“《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这说明自然和人类社会无一不在变化,礼仪刑法也是这样。变化了就能发展,发展了就能畅通,畅通了就能长久。基于此,《易传·系辞》的作者用“生生”“日新”来指称事物变化的过程,肯定它,赞美它。《系辞》还从历史角度去说明事物变化之理,如说黄帝、尧舜时期的各种文明创造,为百姓带来福祉,加以歌颂,就是很好的例证。《易传·系辞》研究变易之理,认为阴阳、刚柔、动静、吉凶、祸福、存亡等对立方面相推相摩,引发自然和社会变化,用“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来表述。认识到这个道理,君子们才能达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这个原创在中国历史文化中被称为“忧患意识”。
2.关于“忧患意识”
这里要提到北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范仲淹(989—1052)的一篇名文《岳阳楼记》。此楼唐朝时初建,宋仁宗时重修。范仲淹应友人之邀,著文以记其事。文中首叙岳阳西大湖洞庭景观,次叙在风雨飘飞的日子里登楼感物而悲,再叙春和景明之际登楼览物而喜。最后作者问如何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回答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政治家怎样才能不因环境变迁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不因个人得失而转移个人的感情?他回答说:在朝廷做官,要情系百姓,不在庙堂之上,仍然要有对于国家的忧患情怀。当天下人都有了快乐和幸福,这个时候才有个人的欢乐愉快。范仲淹把我国古代的忧患意识提升到忧国忧民的高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6年6月,媒体上有一条消息:岳阳楼被一家企业承包经营,引起公众质疑。如何保护像岳阳楼这样重要的文化遗产,需要公众的关心。应当看到,这不仅是一个景观,而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华的忧患意识,需要岳阳楼所在地的政府对此保护好,管理好,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大意。
四、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文明例举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对中华文明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又加以普及性介绍,应当是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其中的人文学科教学与科研单位应当承担的责任。
1.孔子创立的儒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创立了儒家学说。
在孔子看来,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君子,要有理想;此理想可称之为“道”。“道”的价值超过人的生命。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当“道”与人的生命相冲突,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应当牺牲个人生命,以维护“道”之尊严,这就是孔子所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人之所以有高尚理想,并有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就因为人有道德,人能思考,人超越于其他动物。这个道理,孔子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这8个字加以理论概括。这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早的主体意识观。他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富贵尊荣,而是升华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这种使命感在儒家“人学”的思想中被称为“正气”和“操守”。战国中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出“浩然之气”。在他看来,“浩然之气”是集合了正义行为而生成的一种气,不是偶尔一次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孟子认为,人有了这么一种精神,就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战国末期另一位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称此为“德操”,他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荀子·劝学》)总之,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标准就在于有没有德操。
在孔子看来,人对理想的追求,人的道德完善,要靠后天努力。所以他特别关心教育。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
2.道家的“自然”之学
中华文明不仅研究“人”之所以为人,而且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最早的杰出成果表述于《老子》(即《道德经》或称为《道德经五千言》)一书之中。
《道德经》五千言的作者为李耳,春秋末期楚国苦縣(今河南鹿邑)人,曾经在东周管理国家图书。据司马迁《老子申韩列传》记载,老子眼见东周王室衰微,便离开职守,出函谷关,行踪不详。
老子明确指出,世界的本原称之为“道”。《老子》书81章,直接谈到“道”的有77章,“道”字出现了74次,反映出老子从不同的层面去阐释世界的本原“道”。
《老子》书称“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道”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千变万化的世界。《老子》第25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效法于地,地效法于天,天效法于道;天地人都是自然而然地从“道”中产生的。
在老子看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40章),“道”在运动,不断向相反的方向前进,最后又回到出发点。由此,老子提出问题:人们怎样才能防止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从而避开灾祸?老子说:人们应当懂得“上善若水”的道理:最高的善像水那样,它是至柔的,因而它才是真正的无坚不摧。“上善若水”可用来比喻“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49章)。老子倡导大爱精神,是值得赞扬的。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他提出的理论是人本主义的,并非宗教。那么为何两汉之际老子却成为道教的始祖?这是由于有人从宗教方面来阐述他的思想,把他神化了。
3.中华古代的辩证思维
儒学的“二端”说、“中庸”论以及“和而不同”说都是“有对”之学的显例。而道家的“自然”之学更加深入地论述了古代辩证思维的要点。老子从社会和自然现象中概括出一系列“有对”之学的范畴,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2章),并指出对立范畴可以转化,即“物极必反”。对此,《老子》作了详细的论述,如“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22章)。又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58章)。依据事物转化的道理,在老子看来,要想达到某种既定目的,最好是致力于该目的相反的方面:“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与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第36章)关于转化的终极原因,这不是老子所能解决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有对”之学,并非纯哲学理论,它更加着重于运用,即运用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成就辉煌卓著。于是,在长期历史演变发展中逐渐形成这样的看法:要使事业成功,必须学习和运用中国的“有对”之学。众所皆知,当今世界上有些国家研究《孙子兵法》十三篇,就是这个道理。《孙子兵法》是“有对”之学运用于军事和人事的范本。其作者相传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据《史记》载,孙武任吴王阖闾的大将,指挥吴军战胜楚国。他的后裔孙膑继承其军事思想,曾任齐军师,击败魏国。今本《孙子兵法》带有战国时代色彩,可能经过孙膑的整理修改。
《孙子兵法》强调在规定并设计战略和战术时,需全面考察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第一篇《计篇》说,须“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所谓“五事”即道、天、地、将、法。对于“道”,孙子是这样解释的:“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民不畏危。”(《孙子兵法·计篇》)可见这里说的“道”乃是合乎人民利益的政事。在他看来,战争的目的能否“令民与上同意”,是否得到人民支持,这才是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其次要看到决定战争胜负的综合条件。对此,孙子剖析颇细,他说:“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同上《形篇》)这是说,作战双方的地形、资源、兵源、兵种等综合力量的对比,构成胜负的物质基础。胜负不能单凭哪一条,必须作全面的综合分析。他的结论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同上《谋攻篇》)这个原理不仅对战争适用,对其他任何事情都适用。
孙子不但看到对立面可以转化,而且看到转化的某些条件人们可以创造,以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这是对中国古代“有对”之学的重大贡献。例如他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同上《势篇》)说明治乱依赖于“数”,勇怯依赖于“势”,强弱依赖于“形”。人们可以扬己之长而去己之短,以取得事业的成功,因而不能坐等胜利,人的主观能动性有重要作用。
如果说中国先秦时期是“有对”之学的一个高峰,那么宋明时期又是另一高峰。宋明理学不仅继承和阐发了以前的“有对”之学,而且吸取并改造了佛学的辩证思维。因此,宋明时期“有对”之学在“分”与“合”关系的理论阐述方面作出了创造性贡献。如北宋时期邵雍提出“一分为二”,他说:“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又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观物外篇》)这是数学上的一分为二,包含有辩证因素,还不能完全等同于辩证的一分为二。
又如北宋思想家张载提出“一物两体”论,他说:“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二故化。此天地之所以参也。”(《正蒙·参两》)这里就表述了事物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不但论述动与静、阴与阳、生与死、始与终的对立统一,而且猜测到“对立”的两方面不是平衡的,其中有一方占主导地位。他说,动与静互根,然而动却是主导面。这个观点后来在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著作中得到发展。
不过,中国古代“有对”之学未能解决何以万物有对、何以物极必反、何以两体中有一体占主导地位等问题。尽管如此,“有对”之学毫无疑问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4.中华的“会通”之学
中国先秦时期有许多学派,学派间相互争论又相互吸收,共同发展。不仅如此,中国文化还善于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例如从2世纪至8世纪,印度文化及其佛学不断传入中国,16世纪末,西方最早的一批传教士带来欧洲中世纪的神学和自然科学,也影响了当时中国的思想和文化。
上述状况,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和而不同”。明代自然科学家徐光启和清初思想家方以智称此为“会通”之学,即融会贯通之学。
应当承认,“会通”之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色和优点。这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得格外明显。当时学派分布的情况大致是:儒、墨以鲁国为中心,而儒学传播于晋、卫、齐,墨学则传入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的楚、陈、宋,后来可能是随着陈国的一些逃亡贵族而传入齐国。楚人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巫鬼”宗教。在北方的燕国和附近的齐国,方士也很盛行,后来阴阳家就在齐国流行。法家主要源于三晋。如果说春秋时代文化中心偏于邹、鲁,则战国时代的文化已无此种界限,文化的交流会通日益开展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中国民族的逐渐融合,以及各国间频繁的交往和联系,各个学派的思想也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吸收,成为“会通”之学。如荀子虽出身于儒家,尊崇孔子的传统,但正如清初学者傅山所说,其思想“近于法家,近于刑名家”,而且在一些论点上,又有“近于墨家者言”(《荀子评注》)。荀子广泛吸取了各家的思想精华,同时对各个学派,包括儒家的若干派别在内,都作出了深刻的研究。
又如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一书也带有“会通”之学的特色,它兼采相互矛盾的诸家学说,这即是后人所称的“杂家”。如《汉书·艺文志》所说,杂家是“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
中华文化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佛学最初传入中国时,就产生了“格义”之学,用来沟通当时流动的玄学和佛学原理。在这之后,佛经的传译逐渐发展起来。中国形成了許多佛学宗派,它们具有中国特色而不纯为印度佛学。佛学被改造而融汇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中国古代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首先,佛学丰富了中国思想范畴。宋明时期中国思想范畴之丰富远远超过以往,这是因为佛学的一些范畴(如缘起、因果、慈悲、解脱以及“能”“所”“识”“相”等)被纳入中国思想,使它丰富起来。
其次,佛学将中国思想中的主体意识论推进到新的高度。唐代禅宗六祖慧能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四句偈,已反映出禅学乃是宗教化的主体意识论。它从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时空论诸方面阐述了主体意识的作用,但同时也留下了比较丰富的关于生与灭、相对与绝对、整体与分别、暂时与永恒等对立范畴的关系,及其与人的主体意识之联系等方面的思想资料,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涵,又引发出新的哲学流派(如陆王心学)。
清初的一批大学者,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精湛的研究,他们的思想学说大都可称之为“会通”之学。他们纵论古今文化遗产,从政教风俗到自然科学,从哲学到历史、地理,从儒家经典到释、老之说,无不有所论述。如方以智对诸子百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同时又对儒、佛、道思想给以批评和改造,既有舍弃,又有“择善”(方氏用语,指择取其精华)。王夫之对传统典籍和诸子之学有精深研究,他对儒家经典并不迷信,而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态度进行总结,同时又对老、庄之说采取批评改造的态度。他在《老子衍》自序中说“入其垒,袭其辎,暴其恃而见其瑕”,在《庄子通》自序中表示要“因而通之,可以与心理不背”。同时他对佛学既有批评,也有吸收,在其著作《相宗络索》中可以看得很清楚。王夫之的思想学说可称之为“会通”之学。
五、结语:关于北宋时期思想家张载的“四句教”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有一段发挥了宋时关学思想家张载的“四句教”。
关学是北宋时期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河南陕西之间有函谷关,关以西称为关中,关学由当时的思想家张载(1020—1077)创立。张载祖上为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后来到关中郿县的横渠镇,他在这里讲学,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张横渠。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被称为“横渠四句”或“横渠四句教”,这不是出自张载的文章,而是来自他的语录《张子语录》。
第一句“为天地立心”。张载认为,人有见闻之知,这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感性认识。除此,人们还有德性之知。德性之知来源于战国中期孟子的“尽心”论,张载称之为“大心”,认为君子应该发挥“大心”的作用,“大心”和我们今天所讲的理性认识有相似之处。
张载认为,人有见闻之知,又有德性之知,重要的是要有德性之知。 “为天地立心”,就是要沿着孟子的思路,用理性认知来思考天地万物之理。
第二句“为生民立命”。这是孔、孟儒学坚守的优良历史传统。孔子说过:为百姓解除各种患难,尧和舜这样一些圣王也没有完全做到。张载将儒学的宏大志愿称之为“为生民立命”,符合儒学的基本信念,也反映了他生活时的北宋情况。当时人们面临两大困苦:一是土地兼并,一是边患。关于土地兼并,张载在关中的郿县试图解决,他把一些田地分给少地的农民,但没有造成全国影响。总之,“为生命立命”讲的是解决百姓的患难和困苦。
第三句“为往圣继绝学”。张载讲的“绝学”指的是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学传统。在张载看来,孟子以后没有出现过继承孔孟思想的学人。唐朝韩愈虽写了《原道》一文,提出了儒学的道统论,从西周文王、武王,到春秋时孔子一直到战国时的孟子,这些只是一些文字,缺少圣人之心,即对儒学坚定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儒学成为“绝学”(中断了的学问)。张载认为,他创立的关学才是上接孔孟道统的传人,要以实际行动实现儒家的思想,以此作为自己的使命。
第四句“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儒学的大目标,做人、做事,在张载看来,都不能离开它。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说:“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习近平同志的这个期望当然包括在我国高等院校做工作特别是进行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老师们。我们应传承发展中华文明根脉,将我国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研究向前推进。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