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校企“协同育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2017-09-25王香兰晋颖付正郑思海朱云红

中国大学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导师协同

王香兰?晋颖?付正?郑思海?朱云红

摘 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精神的重要途径和定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北金融学院保险学专业探索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能力递进,課程对接”的课程体系,以保险岗位设置为目标,建立“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分阶段递进式的实习实训体系等,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地方高校;协同育人;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人才是当前我国社会和行业需求的主要人才,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来看,创新创业人才对推动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河北金融学院保险学专业在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为国家、社会和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以校企“协同育人”特色班为载体,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河北金融学院保险系,每年从保险学专业大三学生中选拔40人左右,成立校企“协同育人”特色班。保险系与中国人保保定市分公司、中国人寿保定分公司等6家保险公司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共同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课程、共同授课、顶岗实习、指导学生论文等环节,都体现出“协同育人”理念。

校企“协同育人”特色班采用“3+1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所谓“3+1”不是简单地前3年在校学习,后1年到企业实习,而是按照“走出去,走回来,理实交替、学用相长”的教改思路[1]。确定的教学顺序是:2.5年(学校)+0.5年(校企)+0.5年(企校)+0.5年(企业)。其中,2.5年(1-5学期)在校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0.5年(第6学期),前8周在校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后8周到企业进行保险认知和顶岗实习;0.5年(第7学期,即下学期)前8周到企业进行职业素养实训、现场操作与管理,后8周回到学校进行专业知识拓展课程;最后0.5年(第8学期)主要在企业掌握综合性业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撰写毕业论文做好前期准备。

通过首届“协同育人”特色班的后续追踪,我们发现,相比于对照组的普通班级,特色班同学在工作中具有更强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更受到工作单位的好评。

二、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能力递进,课程对接”的课程体系

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需要对接更突出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2]。当前,我国保险业的飞速发展和国家整体的支持创新创业的战略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社会、行业和企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保险和风险管理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保险营销、保险业务操作、投资理财、保险企业管理等能力。根据专业特点和行业需求,我校保险学专业构建了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拓展能力的“能力递进,课程对接”的课程体系(详见表)。

三、以校企资源为平台,实现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深度融合

为适应保险市场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我校保险学专业与大型保险公司,本着“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惠互利、实现共赢”的合作原则,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在学生实习、教师挂职、合作办学、实验室共建、横向课题研究、特色课程开发和案例库建设等方面,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密切合作。双方共同打造“合作、互动、共赢”的校企协同综合平台,实现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深度融合。

一是理论课和实验课配套开设。为了把学生理论课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独立实验课结合起来,理论课和实验实训课程配套开设。如财产保险和财产保险综合模拟训练,人身保险和人身保险模拟实训,汽车保险和汽车保险勘察与定损实训配套开设。二是围绕第一课堂开展活动。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中心,将第二课堂的活动要紧紧围绕第一课堂来进行。如为培养保险学专业学生的营销能力,第二课堂活动,比如保险营销大赛、产品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三是第二和第三课堂融合。依托校外实习基地,整合校内外资源,实现第一、二课堂(校内)和第三课堂(校外)深度融合。目前校企合作主要是学生实习、教师挂职、合作办学等方面,今后要拓展合作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四是联合保险公司进行保险创新实验室活动。与人保财险保定市分公司共建保险创新实验室,共同组织学生和员工调研雄安新区保险需求,教师走进实验室同业务骨干交流保险精算前沿知识,公司精英走入校园同师生一起开发保险新产品,真正做到了“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保险产品设计开发能力,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广度。

四、以保险业务岗位设置为目标,建立“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分阶段递进式的实习实训体系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保险学专业根据保险业务岗位设置情况,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建立“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分阶段递进式的实习实训

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一是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把学校的理论学习、技能基本训练和企业的顶岗实习相结合,校企之间充分沟通、协调。二是每个阶段的实习岗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层层递进,形成分阶段递进式实习模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以“内培外引、专兼并重”的思路,培育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我校按照“内培外引、专兼并重”的思路,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一是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每学期有1~2名教师保险公司挂职,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二是健全专兼职教师的学历提升、培养培训、进修访学机制,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素质。三是完善外聘教师聘用制度。针对校内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保险学专业应充分发挥行业导师的作用。目前保险学专业外聘行业导师12人,发挥他们在承担独立实验课、理论课的实验实训内容、专题讲座、实习指导和论文指导等方面的作用。四是强化多元导师组培养模式。在协同创新环境下,借助企业导师和基地高校教师,采用多元的校内和校外导师相结合的联合培养模式[3]。一般理论教学以校内教师为主,实践教学由行业导师来承担;实习以行业导师的指导为主,校内教师进行监督、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的改革以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所以由校内教师和行业导师一起完成指导任务。最终各个环节学生的成绩由校内导师和行业导师按照预定方式和内容进行考核,成绩各占一定比例构成。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保险人才,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 韩建海,杜辉. 校企协同育人 构建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教学论坛[J]. 2015(4):30-31.

[2]陈飞,谢安邦. 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能力培养之探索—基于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现代大学教育[J]. 2011(4):76-79.

[3]宋晓云,李浩,周文文. 面向协同创新创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研究生教育研究[J]. 2015(12):29-32.

[责任编辑:周 杨]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导师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