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是怎样坚持“坐而不待毙”的:极限挣扎

2017-09-25刘伯奎

中国总会计师 2017年8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保健预警

刘伯奎

近些年来,心脑血管意外发病的“卒中——猝死”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只要病人发此病,即使以最快速度送到医院,急救药物、急救器械等皆有可能已经回天乏术。又由于这种疾病多爆发于整日坐着工作的“白领、金领”等群体,以至于原本视为理想职业的“坐办公室”,现在则被人们不无忧虑地称之为“坐而待毙”。

在《中国总会计师》上一期刊登的《跨学科读书成就我的事业人生》一文中,附了一张我的“著作等身”的照片,这张照片不但证明了长期以来我一直以“坐而待毙”的方式工作学习,而且在这种长期超负荷的过劳状况下工作已经整整持续了40年之久。

这种长期过劳而积劳成疾的结果,导致了我2015年(67岁)心脑血管疾病的大爆发。然而,如果说,这次大病爆发是我的一次意外之灾,那么,我在“收缩压”260-280、“舒张压”100-120的生死线上徘徊了四五个小时,最终被医院给救了回来,而这四五个小时就成了我的机体器官具有“极限挣扎”潜能的证明。

所谓“极限挣扎”这个概念是我自创的。特指身体的病状已经濒临危急状况,病人已经不能自救而且不能向外界呼救的状态下(这段时间里我瘫软如泥,也无法发声呼救,一出声就狂吐),发病器官自行启动挣扎潜能,并且坚持到外部抢救手段介入并最终得以康复的过程。

鉴于目前对于“卒中——猝死”,医学上一时缺乏有效的预警防范手段,作为一个长年过劳以致积病爆发且在生死边缘游走一遭又安全返回的特例,我更想把自己的这一番特殊經历的反思与总结提供给大家,以期能够给更多的人提供“防患于未然”的预警思考。

而在介绍自己的总结与反思前,我想先与另一个案例进行一番比对。

2014年12月10日下午,上海市某法院副院长邹某在赴徐汇区法院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突发心脏病,急送医院,抢救无效去世。时年47岁的他正处于事业高峰,如此仓促离世令人唏嘘不已。

然而,此案例更引起我关注的是他的已经成年的儿子在父亲病故后的一番话。他在微信中感叹道:“你不抽烟不喝酒,平时饮食也注重健康,天天锻炼。你如此优秀,如此正直,凭自己的学识和本事走到今天的位置,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是你。”

从他儿子的这段回忆中可以看出,邹先生的心脏应该没有先天性疾病(否则无法保持天天锻炼),而一个如此注意养生保健(不抽烟不喝酒,平时也注意饮食健康)的人,即使间隙性地熬个夜(短期过劳)也应当是没有问题的,况且凭他的生活阅历以及知识层次,他不可能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范一无所知。再加上他发病时就坐在小汽车里,按照他的行政级别,医院抢救也应当是非常及时的,可是怎么就没能救过来呢?

作为非医学专业人士,我无权断然得出结论。但是,潜意识里总是觉得他的养生保健理念可能存在着误区,而这个误区很可能就是,对心脑血管的保健过于消极防御,由于未能激活心脑血管“极限挣扎”的潜能,以致丧失了抢救的最佳时机。

所谓消极防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常常会听到医生叮嘱病人,尤其是心脑血管已经出现病症的病人,一定要注意避免过度刺激,例如少发脾气,避免强刺激,等等。可是只要稍微动动脑子想一想,现实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尤其是喜怒哀乐常常是难以预料地突然降临的。例如,网络上屡见诸如此类的报道:某小区的棋牌室里,一群麻友激战正酣,突然只见其中一位老人手举一张麻将牌静止不动了。众人探身查看,老人已经瞬间去世,再一看他手中的牌,原来他和了一副罕见的好牌,一时激动,竟至于丢了性命——想想看,生活中谁又能预先防范诸如此类的事呢?

由此,我想以自己几十年来的实践体验与经验总结,提出一种“积极的心脑血管预警保健”理念。

这一理念的具体做法是:设计针对性鲜明的强化心脑血管的锻炼计划。每一组项目活动都以触及心跳安全极限为原则(例如,健身结束第一分钟的心跳因人而异可达到100跳甚至以上),然后追求在3分钟左右恢复正常心跳(70跳上下),以此来锻炼心脑血管的极限挣扎的能力,每天定量完成。

2015年3月,我得以在几乎不可能复生的情况下康复,其实就得益于几十年如一日的这样的健身锻炼。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保健预警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