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化工企业战略重组后财务管理模式探究

2017-09-25岳超

中国总会计师 2017年8期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岳超

摘要:对煤化工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可以使其有效地提高自身竞争力,但是财务管理模式的问题却日益凸显,并且急需解决。本文对煤化工企业战略重组后的财务管理模式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 战略重组 财务管理模式

煤化工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可以使其资产结构和质量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但是战略重组后还是会面临一定的问题,财务管理模式就是最主要的问题,如何有效对其进行改善是现在面临的全新课题。

一、煤化工企业战略重组后财务管理的模式

(一)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是一种完全垂直的管理模式,即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所有重大财务决定具有绝对决策权。在这种模式下,母公司将子公司业务当成是一种延伸和扩展,并且子公司的所有战略决策和经营控制都集中在母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绝对集权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集权可以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起到规范的作用,并且使母公司的決策可以在子公司顺利得到执行,从而充分地发挥出集团的整体优势。但与此同时,这样的模式会使子公司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应对方案,并且还存在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信息传递不及时的问题,从而对母公司决策的正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是将决策权有效地分散到各个子公司之中,母公司只是起到一定的控股作用。在这种模式管理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以及财务状况都不干涉,只是对子公司应该完成的任务进行考核和评价,并且使其在母公司的战略方向中有效发展,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让子公司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并且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财务决策的及时性和合理性,使得母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可以有效地进行分散。这种模式还对子公司资金成本意识和风险意识起到一定的培养作用,使其可以对资金进行有效且合理的配置。

(三)集权和分权结合型财务管理模式

集权和分权结合型财务管理模式根据母公司集权程度的不同,还可以分为两种形式:集权为主、分权为辅和分权为主、集权为辅。集权为主、分权为辅的形式具有集权制的优点,可以避免出现权力过度集中使子公司缺乏灵活性的状况,也可以让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分权为主、集权为辅的形式更加适合规模较大并且发展相对成熟的企业集团,其可以有效地加强对企业集团内部的协调作用。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即星形结构,其主要原理是:在母公司建立财务中心,并以此为核心,集中对各级子公司财务机构的活动进行管理,这种管理实现的是地位平等的管理,各级子公司的具体财务活动还是由子公司自己负责,母公司只是从集团的角度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起到监控的作用。这种财务管理模式的优点是:高度协作性、高效性、信息传递准确性。电子商务使子公司和母公司的信息传递更加的高效,从而提高了企业集团的整体运行效率。

二、煤化工企业战略重组后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煤化工企业经过战略重组后,一般都是由多个企业集团组成,这样就出现多个法人存在的现状。另外,煤化工企业内部管理也相对复杂,财务管理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母公司无法对子公司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管,甚至出现子公司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违背企业集团发展战略方向的问题。

(二)财务体系不完善

由于煤化工企业自身的属性,使其具有多个法人以及内部关系复杂的性质,从而使企业很难形成一个整体的财务管理体系,并且权责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导致内部结构相对松散,整体利益意识欠缺,从而使得煤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很难达到高度的统一。

(三)现有资金利用不合理

煤化工企业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企业控制存在一定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内部多个法人资金分散占用和资金集中管理之间存在矛盾。例如:资金占有缺乏合理性,导致拖欠贷款的情况屡见不鲜;子公司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盲目的投资,导致企业资金利用率低。这使得企业集团很难对子公司的资金利用状况进行有效的掌控,从而出现企业资金无法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

(四)信息失真

在我国煤化工企业中,信息不透明和信息失真的问题一直存在,甚至还会出现人为原因导致信息泄露的问题,从而使得高层管理者因为财务信息缺乏准确性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还存在企业只关注产量,对投入产出的研究不够重视的问题,以及不会使用财务信息来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导致出现财务信息的综合反映能力相对较差的问题。

三、改进煤化工企业战略重组后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想要完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首先要对财务管理观念进行更新转变,肯定财务管理人员的作用,使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在企业资金运转、财务情况分析和企业投资决策中都有所体现,从而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并且在财务管理部门内部成立资金结算、财务筹资和财务投资等部门,对财务工作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补充,从而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适用性和科学性进行有效的提高。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提高信息的质量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对企业内部结构进行必要的完善,并且需要建立有效的业绩评价机制,增加一定的非财务会计指标,从而使经营者的利益和企业目标之间进行直接挂钩。除此之外,还应该设立相关的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制度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从而有效地避免信息出现纰漏和人为控制的情况,使得信息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为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了保障。

(三)加强企业资金管理endprint

为了使企业资金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加速企业资金周转并防止资金流失,以及最大限度地对资金潜力进行挖掘,需要以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为核心,将企业的所有资金引入预算管理体系中,从而实现对资金的合理使用。首先,以资金的集中管理作为前提,可以对资金管理混乱的局面进行有效的改善,从而使资金的周轉速度加快,避免资金出现沉淀的现象;其次,结算中心要把效益优先当成主要原则,对集团的资金预算进行编制,并且有效地实施落实。

(四)完善企业财务文化

企业财务文化对企业集团财务内部稳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因为企业进行战略重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员工带来下岗的压力,因此企业需要对企业财务文化进行必要的完善,打造一个稳定的财务管理氛围,从而为企业的财务工作的稳定实施提供保障。

(五)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力

煤化工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变化规律进行一定的掌握,并制定出多种应变措施,除此之外,要对企业的财务政策和管理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对外部变化的适应力和应变力,进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最后还要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加强安全有序的财务体系建设,从而使企业有效地规避风险。

(六)完善财务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发生财产损失的可能性,有效的财务预警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指标体系,使其可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其次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建立风险信息收集传送系统,可以将风险指标和相关数据及时的传送给子公司,使其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最后,要建立科学的防线评价体系,对企业的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估,并且根据预测和评估的结果制定防范措施,从而化解企业的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煤化工企业战略重组可以使其更好地发展和壮大,但是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朱红辉.国有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财务管理模式探究[J].财会通讯,2010,(8):84-85.

[2]郭永彪.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财务管理模式探究[J].当代经济,2013,(14):11-13.

[3]许景涛.试论煤炭企业战略重组与财务风险防控体系[J].财经界(学术版),2014,(9):194.

[4]王鸿梅.煤矿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0):100-101.

[5]冯红艳.基于战略层面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与模式[J].经营管理者,2013,(26):183.

(作者单位: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endprint

猜你喜欢

煤化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