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黄石供电公司:联动防治山火,创新保电路径
2017-09-25杜娟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官庄村村民的收成如今又多了一份保障,经过对山头的“荒改林”改造,原来的荒山平整了,种上了油茶。
事实上,因此受益的不只是当地村民。对于曾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与当地农户一起栽培油茶树苗的国网黄石供电公司员工来说,荒山被清理干净,也消除了对500千伏磁永线的山火威胁。
以上只是国网黄石供电公司解决困扰当地供电难题的一个缩影。湖北黄石供电公司是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的分公司,担负着黄石五区二县(市)的供电任务,同时黄石电网西接武汉、北连黄冈、东送江西,是鄂东南电网的枢纽。黄石地区的主要输电线路多途经丘陵地带,线路通道内林木众多、茅草密布,层出不穷的山火,极易造成输电线路跳闸,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巨大威胁。2015年,黄石境内2条±800千伏特高压线路就曾因山火影响,一条被迫停运、一条降压运行(相当于压减了湖北省内一个中等地级市的平均用电负荷),严重影响了上海部分地区的正常供电。
如何从传统低效的山火治理模式向高效、长效治理方向实现转变,这对供电公司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国网黄石供电公司从解决山火防治问题出发,以一劳永逸地消除输电线路山火隐患为目标,组织多方会诊分析线下山火频发原因、实地调研明确山火防治中各方期望与优势联合各方,推动优势合作,实现共赢。
创新源自探索
由于干燥高温、节日燃炮等原因,输电线路通道山火预警频频发生,尤其每年的清明时节和秋冬季节,就是“烤验之时”。据了解,黄石地区仅500千伏及±800千伏线路就有一级山火点185处,二级山火点44处,三级山火点44处,山火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传统的预防措施一是严防死守,人盯在那里巡视,发现山火赶快报警,二是在清明祭祖、除夕等节日集中宣传,但效果都不尽理想,且劳时费力。
山火防治讲究源头治理。传统的年年砍伐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年年赔偿给供电公司带来巨大压力,同时成效不好山火依然频频发生。国网黄石供电公司在一次次的探索中,考虑将茅草去除后种植低矮经济林,采取生态隔离防山火,并通过逐层探索与逐步推动,促使政府、林业局、村民、村委会等通过优势合作,切实实现“村民致富、改造荒山、电网安全”三赢。在多个试点推行后,证明山火防范成效显著并且与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不谋而合,其典型经验和做法先后在湖北电力报、国家电网等媒体刊登,并在黄石市级党报媒体上得到广泛传播。
成长源自沟通
山火频发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如清明祭祖、烧荒等直接原因,以及各方对输电线路线下山火危害的认识欠缺、防山火积极性不高、统一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间接原因,点多面广、涉及到的利益相关方较多,仅靠供电公司一方之力并不能实现山火问题的高效和长效解决,需在与各方的逐步沟通中推动落实与完善。
如何更好促成山火防治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协同合作呢?国网黄石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主任董琮介绍了一些经验:“我们注重与各方的透明沟通,首先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等,明确各方的期望诉求和资源优势,为共同开展山火防治奠定行动基础。同时,积极促成黄石市政府召开专题工作会,促进林业部门、乡镇政府、供电公司、村委会等达成防山火共识,建立常态化沟通合作机制,保证山火防治有序推进并顺利完成。”经过多次沟通后,各方均明确了各自的行动方向与责任所在,强化了山火防治的联动积极性与责任意识,夯实了通力合作的基础。
价值源自携手
有了共识和共同的目标,国网黄石供电公司、农林部门、政府、乡镇村委会、村民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推进输电线路下山火防治工作。例如,供电公司在征求村民同意下,砍伐线下树木,开垦翻新土地,让“荒地”变“耕地”;林业部门通过专业分析,辅助供电公司选择火险等级低、适宜当地气候环境且具备经济价值的低矮林木补贴给村民;政府试点推行“荒改林”,按500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偿,鼓励广大农民增强开荒种植低矮经济作物的积极性;乡镇村委会与当地村民签订防山火责任状,日常督促村民实施种植计划并落实透明赔款;村民则一方面担任护线员角色,及时向农林部门、供电公司反馈信息,同时维护植被生长。
“项目实施后,不仅我们的运维成本大幅下降,安全績效也显著提高了”,数据让董琮深感欣慰,“累计消除线下山火隐患203处,线路通道山火次数较平均减少26次,减少47.27%;山火原因三级以上预警次数减少18次,减少64.29%。山火高发期我们只需对170公里的线路实行月度周期巡视,无需现场蹲守监控,累计减少山火防控人员出动3750人次,减少应急费用支出55万元,而且节约树障砍伐等赔偿费用近110万元,扭转了年年砍伐、年年赔偿的被动局面”。
政府主动承担组织协调处理项目推进中问题的角色,促成各职能部门配合山火综合治理的行动,又对贫困村民提供了经济帮扶,避免了因山火引发的经济损失和困扰的同时得到了民众认可。据了解,目前,“荒改林”面积已达1500余亩,162户农户受益。林业部门也将对这些农户给予800元/亩的存活率补贴。参与种植的每位村民平均可获额外利润5000元/年,且随着果林的生长,村民的长期收益将更加显著。
山头上种植的油茶苗在阳光下闪耀着翠绿。董琮自豪地说:“项目实施以来,我们在保证原有绿化覆盖率的基础上,线下累计开辟荒山面积达84万平方米,也为黄石市生态转型贡献了力量。”
对于国网黄石供电公司来说,这样的创新,实现的是多方共赢。董琮表示,政企农多方合作防治山火,可实现山火防范一劳永逸,未来这一模式将持续优化完善,力争在全国更大范围实现推广应用,为山火防治做出积极探索和引领示范。
编辑|杜娟 juan.du@wtoguide.net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