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导SDGs实践的时代已经到来
2017-09-25关正雄
关正雄
笔者有幸参加了2017年7月于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关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HLPF)年会。SDGs是指需要在2030年前实现的为解决贫穷、饥饿、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健康、教育等问题设定的17项全球目标。这是在2015年经全体联合国成员国一致同意而采纳的全面且具体的目标体系。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为各成员国提供了分享该目标进展的平台。本届论坛是自2016年确立目标以来的第二次会议。在本届论坛上,共有43个成员国政府举手表决,在自愿国家审查(VNR)环节发表了本国所采取的措施,这一数字较去年增长了一倍。日本政府也在VNR环节举手表决,由岸田外务大臣发表讲话,对设立以安倍首相为本部长的SDGs推进本部在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圆桌会议上审议并制定SDGs政策实施方针,特别是推动年轻人的参与以及分享企业的优秀范例等一系列措施做了介绍。他还介绍了日本经团连将SDGs融入业务战略,宣告力争实现以人为本的超智能社会(社会5.0)的同时,通过修订企业行动宪章以体现SDGs等整个产业界的积极举措。此外,代表团还发布了一份52页的《联合国高级别政治论坛报告——关于日本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详细列有多利益相关方采取的措施。包括日本在内的各成员国措施报告均可在联合国的Knowledge Platform网站上浏览。
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上,虽然以政府作为主体回顾SDGs的进展是主要环节,但政府代表以外的约2500人的多利益相关方也齐聚纽约,在联合国总部内外积极召开了以公众、企业为主体的各种会议。
但令人遗憾的是,无论在哪个成员国,公众对SDGs的认知度总体来说还较低,这与会场内外的热烈气氛形成了强烈反差。因此,为提高SDGs在国内的认知度,日本政府特意邀请了人气艺人Piko太郎,并在YouTube上发布了其原创歌曲PPAP的SDGs特别版。这一现场表演在联合国总部由日本政府举办的招待会上博得满堂喝彩,同时也得到了国内外多家媒体的竞相报道,令外务省达到了其宣传目的。此外,日本政府还决定设立SDGs的总理大臣奖,旨在通过激励机制来吸引公众的关注和兴趣。
提高公众对SDGs的认知度并不仅仅是政府的工作,企业也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企业而言,特别是大企业,应当在公司内部提升员工对SDGs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其员工向社区进行传播和渗透。
然而,我们需要对SDGs所指的可持续发展的涵义进行准确界定。可持续发展经常被误解为不断上升的“可持续经济增长”,但这是两个全然不同的概念,环境也并非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原则。简单来说,SDGs的中心概念是环境和贫困,其目标是通过综合性地解决这两大问题来获得发展,二者缺一不可。这一理念,即实现“子孙后代与当前一代之间的平衡”和“当前一代内的平衡”这两大平衡。
SDGs“绝不落下任何一人”的理念从本质上来说,是尊重个人、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人道主义精神。通过明确SDGs中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17项具体目标,以及169项子目标,可以将当前尚未正确理解透彻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实实在在的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共享。
企业参与度空前提高
此次参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企业空前的参与度。SDGs虽然是各成员国的政府间协议,但实际上要实现这些目标,以企业为主的非政府部门的举措必不可少。正因如此,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上,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方汇聚一堂,分享了各自采取的举措。
其中尤以SDGs商业论坛为盛,去年仅有300人注册参会,而今年申请人数多达1500人,频频超出预订会场的容纳人数限制,连续3次更改会议地点,最终选在举行联合国大会的会议厅举行。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人自愿列入等候名单,希望能拿到因预约取消而产生的余票。
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方都对SDGs商业论坛抱有浓厚的興趣,参与人数完全超过预期,从中反映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在SDGs实施阶段,迫切需要非政府部门,特别是拥有推动社会巨大变革(转型)之力的企业的鼎力协助。本次商业论坛在气派宏伟的联合国会议大厅内整整召开了一天,世界各地众多企业慕名而来,纷纷登台发表其为实现SDGs而采取的举措,并与所有到场的与会者分享经验。鉴于企业强烈的参与意愿,以及利益相关方倾听的兴趣,联合国决定在举行联合国大会的会议厅举办商业论坛,这标志着企业从配角转向主角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这一观点得到了相关调查结果的印证。全球知名民意调查公司GlobeScan进行的一项环球专家调查显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依次为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其中企业高居榜首。调查还显示,与利益相关方的高期望相呼应,企业界对SDGs的认知度高达90%,远远超过一般公众的认知。
事实上,世界各地将 SDGs融入公司经营战略,通过与其他利益相关方开展合作来解决问题的公司正在不断增加。在本届论坛上发布了世界各地企业的案例。来自日本的住友化学也发布了通过生产和供应具有防疟疾功效的“OlysetNet”蚊帐预防传染病的案例。该公司通过高科技手段将对人体无害的天然杀虫剂提炼混入蚊帐纤维中,为非洲地区的疟疾感染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通过在当地进行生产,也促进了当地的就业增长。日本财产保险的二宫董事长也登台演说,发布了该公司在泰国、菲律宾、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推广天气指数保险的案例。这款保险通过应用天气衍生产品,实现了快速理赔并降低了保险产品的参保门槛,是一款针对遭受旱灾的小规模家庭农民的小微型保险,作为有助于实现SDGs的金融业举措而备受瞩目。
CSR已经不再仅仅是社会公益,而是成为企业发展整体战略的一部分,融入到企业的产品、服务和业务流程。以SDGs的融入为契机,通过提供业务解决方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社会共享价值的理念正在越来越多地获得企业的认同。endprint
此外,企业之所以热情高涨,还源于对扩大市场的强烈期待,试图把握住SDGs所带来的商机。面对如此巨大的变革,如果能将其与业务进行战略性整合,那么必将迎来巨大的商业机会。
迈入实践和评估时代的SDGs
但是,在生意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也会出现被批评为“漂SDGs”的企业。这些企业仅仅将现行的措施与17项目标简单捆绑,假装积极地推进SDGs的相关措施,如此必然会被舆论所诟病。
企业面临的课题是,如何将现行的措施与SDGs进行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并不是仅仅将计划停留在“纸上谈兵”,而是将SDGs措施纳入中长期的事业战略中,并以此为契机,从SDGs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义以往措施的实质性。另外,应该向利益相关方清晰、透明地公示有关措施推行的战略部署、具体的措施内容、产生的成果、影响等信息。自SDGs发布已过去两年,表面欢歌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后将是扎扎实实地实践,并以成果论英雄的时代。
由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共同拟定的新报告基准“SDGs商业报告框架”(SDGs Business Reporting Framework)预计将于今年9月发表。该基准预计将为采取SDGs措施的各个企业在目标选定、进度测定、监控、信息公开等方面提供有益的指导。作为公开展示SDGs的施行过程及其成果的实践性工具,该基准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在策略方法上不要陷入清单选择式的误区,因为17项目标之间相互关联、不可分割。一旦采取了错误的措施,即使能够达成一项目标,也有可能对其他目标造成消极影响。例如,虽然海水的淡水化是人类未来所期望的技术,但是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其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也必须考虑在内。另外,以玉米等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对气候变化问题也能产生积极影响,但是由此会对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问题产生消极影响。为减少此消彼长的关系,增强协同作用,必须分析相互关联的结构(nexus),贯穿各领域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企业带来的灵感与转型
SDGs要求采用“自外而内”的方法解决课题和设定目标,这是一种有别于以往的全新战略方法。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要考虑目前已实现和可以实现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要立足外部環境制定目标,面向未来思考必须做出改变的目标,需要在中长期达成的目标等。这和以未来为起点的“逆向推演法”原理相同。拥有长远的视野,怀抱明确的目标,寻找问题的本质,引发巨大变革从而彻底解决问题,或许这才是当今世界最迫切的需求。
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上,联合国全球契约执行理事Lise Kingo为广大企业敲响了警钟:“自2015年SDGs签署以来已过去2年,蜜月期已经结束。”这意味着,SDGs不再是用美丽辞藻堆砌的虚幻理想,将施行过程及进展情况公诸于世,接受利益相关方评价的时期已经来临。还有一种声音认为,SDGs应该被纳入事业战略,视为商业目标和SBGs(Sustainable Business Goals)。从长远来看,行动比语言更能成为企业进行转型的原动力,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利益相关方为解决问题而开展积极行动、并通过企业的实际举措激发其他的利益相关方——以企业主导的SDGs实践的时代已经到来。
编辑|李蔷薇 qiangwei.li@wtoguide.net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