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店村:民宿旅游升级样本
2017-09-25何佳艳
何佳艳
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位于浅山地区,有村民565户,1600余人,村域总面积20.2平方公里。该村背靠幽岚山,为夹括河发源地,是地质灾害易发区,也是2012年“7.21”特大洪灾的重灾区。黄山店村曾以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开采为支柱产业,近年来借助灾后重建机遇,黄山店村异地选址建设了首都新型农村社区;村集体对原农宅进行集中改造、管理和运营,并依托山、水、林、田等绿色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培育了民宿旅游新业态;全村就业率达到100%,村民收入从2002年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了2016年的18500元。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短短几年,黄山店村如何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本刊记者随北京市农委研究室走进黄山店村,听黄山店村党支部书记张进刚讲述这个古老村庄在自然灾害和绿色发展趋势下安居、乐业的故事。
转型谋出路
“2002年以前,黄山店是出了名的贫困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 张进刚回忆,2002年在村集体的努力和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下,黄山店村引进了浙江立马水泥控股集团,同时组建了由集体控股,村民参股的股份制矿业公司,矿山开采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村集体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整村脱贫”的蜕变,但采煤、采矿造成了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粉尘污染、地质灾害频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让包括张进刚在内的村委会领导班子认识到,这种发展方式的环境代价太大,且煤矿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黄山店村的发展方式必须转型。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到来,淘汰落后产能成为首要政治任务,黄山店村痛下决心,先后关闭了矿业公司、运输队和立马水泥厂等支柱企业,开始探索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坐落在幽岚山脚下的黄山店村,蕴藏着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有明清时期房山八景之一、被誉为京郊避暑胜地的“红螺三险”,有外旷内幽、奇景深藏的奇石林,有漫山红叶层林尽染的坡峰岭……苍青翠绿中,还坐落着清朝四品以上宫廷官员避暑行宫玉虚宫、民国大总统曹锟别墅……山下村庄保留着历经数百年形成的山村民俗特点和烹飪文化。一句话,黄口店村有巨大的旅游潜力可挖。
随着房山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定位的深化落实,黄山店村在《周口店镇域总体规划》中,被列为“保留发展型”村庄。通过实地考察云台山、红旗渠等景区,邀请区农委专家集中会诊,村集体确定了以坡峰岭景区为突破口、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旧街改造为主导的富民强村发展思路。
2009年,坡峰岭景区启动开发,2010年至2012年景区免费试运营。张进刚介绍,2011年红叶节,坡峰岭景区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让黄山店村“对于转型生态休闲产业有了信心”,同时黄山店村以坡峰岭红叶景区为龙头,以“醉石林、玉虚宫、红螺三险”等景点为主体的生态休闲产业格局也开始打造。
就在一切按部就班推进的时候,2012年的“7·21”特大暴雨,给黄山店村造成了惨重的损失,但同时也成为推动这个古老村子快速转型的契机。
搬出新空间
据当时媒体报道,2012年“7·21”特大暴雨突袭之下,夹括河河水暴涨数米,冲得路毁桥断,沿河住户变成一片泽国,全村损失惨重。据张进刚回忆,当时一批专家看了现场之后,提出黄山店村原居住点为险情易发区,应择址重建。专家汇总收集的信息,综合山形地貌、气候水文、以及资源分布等因素,在距离原址3千米外的地势较高处,为黄山店村选定了新居地点。
其实早在2006年,黄山店村就已启动新农村建设工程,让农民上楼,改善居住条件便是该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黄山店村居民住宅大多是传统的独门独院形式,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数房屋建筑质量不佳。最重要的是这类住宅还存在供水、供热的难题。以前这类住宅的采暖以烧煤为主,自2006年村里开始关闭煤矿以来,村民的生活用煤难以供应,村民家里冬季室内温度都不到10度。
2012年,黄山店村成为房山区新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仅仅1个月,就顺利拆迁31户。但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罕见特大暴雨及洪涝灾害,黄山店村是重灾区,路面、河道和部分村民的房屋被冲毁,村集体经济也遭受了巨大损失。黄山店村把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转化成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重大机遇。
首先,借助搬迁政策建设新民居。在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借助房山区对自然灾害易发点民居搬迁的契机,黄山店村异地选址重建新村,建设了永久避险安置房,村民整体搬迁上楼。新村于2013年4月动工建设,2015年10月安置房及相关市政配套设施完工,共建设安置楼35栋,总面积81000平方,市财政每平方米补贴1000元。村民以每人40平方米,每平方米400—800元的村集体补贴价格购买。截至2016年底,黄山店村95%以上的村民搬入新居。
其次,将旧宅统一回收为集体资产,为培育民宿旅游新业态开辟了空间。村集体将农宅院落的地上物评估做价后回收为集体资产,村集体对原农宅进行集中改造、管理和运营。同时为维护村民的切身利益,村集体组成经济合作社为配合搬迁并符合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每人配发一份产业股,让村民享受集体资产民宿产业经营带来的利润分成。
据了解,夹括河沿岸共有包括黄山店在内的七个村,2012年均因为“7·21”暴雨灾害而实施搬迁,黄山店是七个村里面完成度最高的。
个性化的文化民宿
回看黄山店村这几年的产业转型和民居搬迁之路,挑战主要来自于两大方面:一是,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发掘自身特点,在京郊乡村旅游已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占有一席之地。二是,如何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处理好乡村旅游发展与新社区建设的关系,合理化解两者可能产生的矛盾,实现相互促进和支持。endprint
如何打破市面上山区乡村旅游产品“千村一面”的同质化僵局,打出自己的独特品牌?黄山店村考虑到全村的民俗旅游起步较晚,已经过了一家一户自发经营搞农家乐的最好发展时期。从一开始设想,村集体就摒弃了那种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发展民俗旅游的小散模式,在生态建设、景区营造、民宿培育等方面,利用村集体的部分原始积累,集中力量对山水林田湖、人地业居景等各种资源重组整合。采取“无人不股”“无物不股”“无权不股”的形式,全体村民以资金、资产、资源或承包权作价入股,盘活闲置资产,放活经营权,体现了按份共有、按股分红的经营理念,践行了“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的发展思想,避免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红眼病”及相互拆台现象。
在充分考虑到乡村未来的自我更新和发展的基础上,黄山店村选择了一种既保留山林古朴风,又不失现代居住舒适度的建设与改造方式。在张进刚看来,对于乡村的保护与培育,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挽留生活。除了改造与建设,更多的是营造一个生活的场所,一个本地人待得住,外地人愿意来的“鲜活”的地方。这一理念充分体现在以“姥姥家”、“云上石屋”等为代表的民居改造上。从门外看,破砖、烂瓦、老土墙,走进内里,庭院深深,草木繁茂,改造后的“姥姥家”,虽然多了几分现代化的味道,但因为原有结构和木质顶棚不被破坏,又呈现出一种独一无二的乡村美。
这种对乡村情怀的坚持,还体现在黄山店村的发展节奏上。在黄山店村,340余个农宅院落全部归村集体所有,这对社会资本是极大的诱惑。据悉曾有某个企业想花4亿元买下全村的闲置农宅,但村集体没有因为窘于实力不够、急于发展而一卖了之,而是坚持了文化自信、生态自信,守住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发展底线,传承了古老山村的发展脉络和自然肌理,将发展的空间预留给未来。
在民宅开发方面,村集体将腾退出来的340余处农宅全部有偿收回后,并没有一股脑的整体开发,而是采取分批分期因地制宜进行改建,培育集“亲子、康养、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再按市场需求分段分层投入运营。正是秉持了“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和“紧烧火,慢揭锅”的理智心态,先后3批改造的30套院落风格有异、定位有别,没有一样化,现有景区体验石屋小院10套,村内翻建传统景观院落10套,合作公司老屋原址改造10套,每院改造成本约30至40万元,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了游者的多元化需求,也较好地弥补了在开发过程中预想不够、设计不足的局限和遗憾。
在民宅运营管理方面,为了更精准地对接市场、适应市场,村集体引入外部资源,与自助游攻略网站——远方网进行合作。在保证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村集体主要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远方网负责运营管理、宣传推介,及对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获益部分双方以5:5的比例進行分成,并约定村集体享有每年每个房间100天的保底收益。市场化运作之后,院落住宿价格由原来的1000元/晚提升到2600元/晚,入住率也大幅提升,旺季需提前3周预订。
为了理顺利益机制,黄山店村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并在合作社之下成立了旅游管理公司和开发公司两个经营实体,村书记当选为合作社社长。这种组织管理模式,在黄山店村统一回收闲置农宅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闲置农宅提供了组织保障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还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数据是最动人的语言。从2009年到2016年,黄山店村景区年接待旅客由5万人增加到40万人,实现综合收入2500余万元,直接安置劳动力就业200余人。2016年全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8500元,劳动力就业持续10年稳定在100%。黄山店村群众富了、环境美了、旅游产业兴旺了,现在的黄山店村是“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昔日的“贫困村”凤凰涅,成了远近闻名的沟域发展示范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