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女儿乌托邦

2017-09-25白先勇

醒狮国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秦可卿大观园曹雪芹

白先勇

《红楼梦》在某方面是曹雪芹塑造的女儿乌托邦。第一次中国小说里头女性角色占有那么大的比例,而且是那么重要的位置。态度很要紧,曹雪芹这种对女性很爱慕、尊敬、怜惜的态度,在中国小说里面不太有。

中国的传统里面,中国的文人对女性方面心理的描写,还有情感的认同,很特殊的。《水浒》《金瓶梅》这些著作对女性的看法,从现在来讲恐怕有点男性大沙文主义。曹雪芹却不是,曹雪芹对女孩非常体贴。女孩子对他来讲是一种精神上的素质,青春的,提升人的,很纯洁的。

林黛玉——绛珠仙草,以情为人生信仰,孤傲

其实我很小的时候——当然很多人也这样——同情林妹妹,但很多男孩子很怕林黛玉,因为她小性子。其实你想想看,她之所以那么耍小性子,其实都是在试探贾宝玉对她的感情到哪个地步。

黛玉,情对她来说,简直是一生的信仰追求,所以她后来发觉爱情落空的时候,就不惜一切,很刚烈地自焚。真正要了解黛玉,第一,别忘了她的前世是绛珠仙草,绛珠是一个仙子,到凡尘来,跟红尘当然有格格不入的地方。她来了是要以泪还债的,所以她整天爱哭。

林黛玉还生性那么孤傲,因为她的才貌,她很自负,《菊花诗》里面“孤标傲世皆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就是她的写照。然而这样一个人,却偏偏是个孤儿,寄人篱下。孤女寄人篱下,这样的处境造成了她心理上的矛盾,因为她要维持她的尊严,就不得不需要具备一些攻击性。了解林黛玉的人会喜欢她。

薛宝钗——写不好就变女孔子,最理想的媳妇,情感克制

薛宝钗也是曹雪芹笔下写的最成功的女性之一。像林黛玉、晴雯、尤三姐,非常刚烈的那种,是出格的,她们不守儒家这一套,比较容易讨好。你要写一个薛宝钗这样合乎儒家宗法社会理想的女孩子,要把她写得让人信服、又喜欢,不容易。写得不好就变成女孔子,她一来就讲一番大道理,她什么都懂。

宝钗这个人物塑造起来,是儒家系统宗法社会里最理想的媳妇。难怪后来贾母选她,是对的。这个女孩子是有心机,她是大家出身,也许天性如此,她要兢兢业业地守住那一套儒家道德的价值观,她要在大观园里面生存,当然不能任性。她不是说没有感情,有,可是能够克制住。所以她吃冷香丸,她要冷下来的。她住得蘅芜苑,像个雪洞,她性雪,她必须要冷,她必须把她自己的感情冷却下来,这样子才能够合乎儒家那一套的道统。在很复杂的人际关系里,你说她能够很天真的、很重情的吗?

宝钗的了悟是她非常明白她自己的身份,在那个社会她应该怎么做,她很清楚。所以我说《红楼梦》里面有两种人,一种是理性人物,一种是感性人物。理性人物,像宝钗、袭人、探春,男的像贾政他们这些人,他们是生存者。感性人物,像林黛玉、晴雯、尤三姐,她们像竹林七贤,她们的行为不合常规,而且反传统。中国社会到今天也是这样,我们的规矩挺大的,枪打出头鸟,像晴雯,太出头了。

袭人——与宝玉的俗缘最重

袭人跟宝钗是一路人物,但又那么不同。在《红楼梦》里面,袭人跟宝玉的俗缘最重,第一,女性的所有角色,母亲、姐姐、妻妾、婢女,袭人都扮演了。她对宝玉,既像妈妈照顾孩子,像姐姐照顾弟弟。除此之外,她又是他的妾,又是他的婢女。

在大观园里头,袭人是真正得到宝玉肉体的一个女孩子,后来宝玉再跟宝钗发生关系,就只是圆房,好像完成一种形式似的责任。在最后宝玉出家的时,他还记得对这个俗缘有了一个交待,他留给她一个丈夫,蒋玉菡。宝玉跟蒋玉菡第一次见面交换汗巾,就把袭人的汗巾给了他,等于下了聘。

秦可卿——启蒙宝玉对女性的觉醒

秦可卿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争论,是因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一回。但秦可卿在《红楼梦》里的角色,是象征性的。在太虚幻景里面,警幻仙姑启蒙贾宝玉对于女性的觉醒时,出现的人物就叫可卿。秦可卿跟弟弟秦钟两个,都姓秦,“秦”跟“情”諧音,他们是情的一体二面,是启蒙宝玉性跟情两方面的象征人物。

所以后来秦可卿死的时候,宝玉听到她死了,一口鲜血。我想这是对宝玉的警告,情是那么脆弱。后来秦可卿变成了鬼魂,从头到尾穿插出现在整本书里,彻底成为了一个象征人物。

史湘云——男孩子气,没心机

很有意思,我在教书的时候发一个卷子,让学生,尤其男同学,答他们最喜欢的一个女孩子,史湘云得票最多。史湘云可爱,她非常豁达,率真,长得又漂亮,而且她是诗才很敏捷,没有心机,她是介乎她们之中另外一种。

宝玉跟湘云,的确是哥们的那种感情。湘云有点男孩子的味道,这也是她可爱的地方。你看那一回,湘云醉了,在大观园里面睡着了,那一幕多漂亮、多美。

惜春——槛外人,真正彻底解脱的人

《红楼梦》的另外一条主线是宝玉出家,在书里面,出家的有好几个,开头是柳湘莲,后来是惜春、紫鹃,他们都出家了。惜春是一个真正彻底解脱的人,她没有经过任何的痛苦,妙玉说槛内人槛外人,她真的是一个槛外人,她早就已经出来了,她看到大观园里面的芸芸众生,刘姥姥让画画,她老早在画框外面,她画的都是大观园里面的人物,他们还在红尘里面,她自己老早超脱了。

妙玉就只买两个人的帐,一个是宝玉,一个就是惜春,她只跟这两个人来往。一个和尚,一个尼姑,妙玉心里面最敬佩的是这两个人,她自己拼命修佛,拼命想跨出那个铁栏杆,她跨不出。但是她知道这是人的命运,她知道惜春会修成正果的。

尤三姐——有棱有角,刚烈

红楼二尤是在十二金钗写过后,在中间横空而出的。尤三姐这个角色,从外貌到个性,都有棱有角。而且她的个性非常刚烈,她很有骨气的,一方面是因为出身卑微,受贾家的接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尤三姐自己很美,女孩子美当然很自负。

贾甄、贾琏,这两兄弟多少对她不敬,有点在玩弄她。所以她就把他们两个痛彻一顿,那是《红楼梦》写的最好的一个。后来她要嫁柳湘莲,柳湘莲怀疑她不贞,她就自杀了。她对感情非常执着。

贾母——介于理性与感性之间

贾母这个角色也不好写。贾母这个人享尽荣华富贵,可一旦灾难来了,贫穷来了,她也能处变不惊,在她的身上,感性、理性都有。她很疼爱她的子孙,但是一旦他们吵架,她处理纷争,清清楚楚,这是理性。有一幕,她向上天祈祷,让上天惩罚她,替子孙代罪,非常动人,这是她感性的一面。

要写一个能够享富贵的人不容易,贫穷的还比较容易一点。而曹雪芹之所以写得好,是在于他以大悲之心来看芸芸众生,所以他对每一个人,不管是什么,他都有一种了解、怜惜在里面。

因此他写出来的人物没有极恶,也没有极好,他写的不是恶人、坏人或者好人,他写的是人,这本书充满了人味。他是以大悲之心,“偶开天眼觑红尘”,所以他有一定的高度。《红楼梦》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有一个高度在里面,那个高度就是我们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的底蕴。endprint

猜你喜欢

秦可卿大观园曹雪芹
由曹雪芹创作构思论秦可卿“病死”的合理性
李瓶儿、秦可卿“棺木”新解
嫁入豪门的秦可卿有多惨?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鲭鱼精与秦可卿:明清小说中的“情妖”和“幻情身”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
“这个地方难站”——曹雪芹对聚散离合的叙事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