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畜牧业生产状况评价研究
2017-09-25崔新宇刘艳萍
□崔新宇 刘艳萍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山西省畜牧业生产状况评价研究
□崔新宇 刘艳萍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畜牧业是山西省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十三五”时期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为推动现代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畜牧业提质增效,依据山西省畜牧业总体规模和分布情况,收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畜牧业生产数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山西省畜牧业生产状况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畜牧业生产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山西省畜牧业生产情况排名及相关结论,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山西省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即合理布局、规模养殖、产业集群、互联网+畜牧业四方面。
畜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规模养殖;产业集群
“十二五”以来,在市场拉动和政策驱动下,山西省畜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畜禽产品的供应基本稳定,能够有效保障消费者的需求,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与当前国内畜牧业发达的省 (市、自治区)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适应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需要,促进山西省畜牧业的发展,拟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畜牧业生产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各省市的畜牧业生产进行综合评价与排名,以正确认识山西省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从而为山西省制定科学合理的畜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提供有效支撑。
1 山西省畜牧业发展现状
1.1 总体规模
近年来,山西省大力实施畜牧产业振兴计划,不断加大对畜牧业扶持力度,稳步打造牛、羊、猪、鸡四大优势养殖产业,重点推进域内三大养殖版块发展,即雁门关生态畜牧区、中南部地区、晋东南地区。大力培育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省内规模以上畜牧企业已达到200家以上。与此同时,引进中粮集团、天津宝迪、新西兰恒天然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山西,基本形成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民”的现代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格局[1]。
统计数据显示,山西省在2011-2015年间,肉、蛋、奶总产量年均增长11.38%、9.11%、5.92%。至2015年末,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228万t、133万t、136万t,涨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图1)。
2005-2015年间,山西省畜牧业总产值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2005年山西省牧业产值148.59亿元,通过将近10年的发展,山西省牧业总产值已达到359.04亿元(如图2)。截止2015年末,山西省牧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达到23.58%(如图3)。农民实现人均畜牧增收800元,与2010年末相比增加414元,成为山西省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图1 山西省肉类、蛋类及奶类总产量(2005-2015年)
图2 山西省畜牧业产值的增长(2005-2015年)
1.2 分布情况
“十二五”以来,山西省一直将振兴畜牧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转型的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大草场、大园区、大龙头、大物流和大体系建设,形成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2]。目前,全省已经基本形成了晋西北羊、北中部牛、中南部鸡、晋东南猪的畜牧产业发展新格局(如图4)。
山西省按照“统筹协调发展、产业布局合理、区域特色明显、资源环境匹配”的原则,全面推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地区和晋中南三大重点养殖区地带建设,稳步推动全省的生猪、肉禽和蛋禽产业的发展,兼顾发展草食畜牧业和奶业[3]。其中,山西省养殖大县中肉鸡养殖占到全省的57%以上、肉羊养殖占到全省的35%以上、生猪养殖占到全省的36%以上、奶牛养殖占到全省的60%以上。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作为省内重要的草食畜牧业基地,牛存栏量占到全省总量的46%以上,羊存栏量占到全省总量的65%以上,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占到全省总数的50%以上。
图3 山西省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的比重(2015年)
图4 山西省畜牧业发展分布情况(家禽、草牧、猪)
1.3 各地区畜牧业生产现状
从山西省11个地级市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产值的比重来看,大同市、晋城市、朔州市、吕梁市和忻州市的比重超过了45%,分别达到49.94%、47.38%、45.60%、45.19%和44.71%;阳泉市、晋中市和长治市畜牧业产值占比要高于30%,分别达到了36.28%、32.80%和30.17%;其它地区畜牧业产值占比都要小于30%,太原市和临汾市处于20%—30%,运城市最低,仅占到14.98%。畜牧业已经成为拉动山西省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表1)。
表1 2015年山西省畜牧产业生产情况
就山西省牲畜存栏情况来看,各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表1可以看出,2015年山西省各地区大牲畜年末存栏量有较大的差距,忻州市和大同市存栏较大,超过了300万头(只);朔州市、晋中市和运城市次之,分别为254.83万头(只)、250.71万头(只)和206.37万头(只);其它地区大牲畜存栏量较少,临汾市、吕梁市、晋城市和长治市大牲畜存栏量介于100-200万头(只),太原市和阳泉市排名靠后,只有82.52万头(只)和31.1万头(只)。分品种看,朔州市牛存栏最多,晋城市猪存栏最多,而忻州市羊存栏最多(如表 1)。
就山西省各地区的肉类总产量来看,各地区之间肉类生产总量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其中,晋中市产量最大,达到20.56万t,其次是运城市、吕梁市和晋城市,分别为17.56万t、17.29万t和17.19万t;大同市、临汾市、忻州市和长治市产量次之,剩余地区产量较少。分品种而言,晋城市、晋中市和临汾市猪肉产量最高,分别达到14.77万t、12.35万t和10.23万t,阳泉市猪肉产量最低,产量不足2万t。从牛肉产量情况看,晋中市和吕梁市产量最多,分别达到1.57万t和1.53万t,其它地区牛肉相对产量较少;就羊肉生产而言,朔州市一支独大,2015年产量达到5.44万t,忻州市、大同市、晋中市、吕梁市产量次之,分别为4.81 万 t、2.5 万 t、1.66 万 t和 1.23 万 t。此外,禽肉生产方面,吕梁市产量最大,有7.79万t,其它地区禽肉产量相对较少(如表1)。
虽然山西省各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差距比较明显,但是多数地区畜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晋中和运城的畜牧业发展优势最为突出,而阳泉和太原的畜牧业发展则相对较弱。因此,全面推进山西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是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提质增效的内在要求;是山西省加快经济转型发展,适应市场变化的客观需求;是山西省开阔农业发展新渠道,实现农民快速增收的重要手段。
2 畜牧业生产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借助因子分析法,对山西省畜牧业生存状况进行评价,具体指标体系见表2。选取畜禽出栏量、畜禽年末存栏量和主要畜产品产量3个方面共15个指标,构建畜牧业生产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山西省畜牧业发展水平的标准。
表2 畜牧业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3 山西省畜牧业生产状况评价
3.1 数据获取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要求 ,选取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15个量化指标的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畜牧业年鉴》。进行因子分析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为:Mab=(Pab-p)/σ,其中p为Ph均值,σ为Ph标准差。
3.2 过程及结果
3.2.1 将处理后的数据用SPSS 22.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见表3。
表3 KMO和Bar t let t检验
由表3可见,KMO 值为0.663,大于0.5,达到因子分析要求。Bartlett球度检验的卡方统计值为922.720,相伴概率小于显著性水平0.01,说明指标之间有较高相关性,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3.2.2 计算因子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见表4。
由表4可知,前3个公因子的初始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率为86.28%,符合大于85%的选取原则,即涵盖了指标数据中的大部分信息,信息的损失较少,具有较强的表征能力,故将15个原始变量综合为F1、F2和F33个公共因子。3.2.3 通过方差最大法进行因子正交旋转得出因子载荷矩阵表,并进行因子解释,见表5。
由表 5 可知,F1在 X3、X12、X7、X8、X15、X11和 X12上有较大载荷,因此将其命名为除X6外的牛羊生产能力因子;F2在X4、X10、X1、X9、X14、X13和 X5上有较大载荷,因此将其命名为猪和家禽生产能力因子;F3在X61个指标上的载荷较高,将该公因子命名为肉牛生产能力因子。
3.2.4 通过回归法,得出3个主要公因子的得分值(见表6)。
表4 解释总方差
表5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3.4 分析
山西省畜牧业发展状况中牛羊生产能力的权重最大,贡献率达到36.718%;猪和家禽生产能力次之,达到35.177%;肉牛生产能力贡献率最低,为14.387%。
从牛羊生产能力因子分析,山西省排在全国第14位 ,处于中上游水平,表明山西省在牛羊生产方面的生产能力一般,这主要与当地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有关,山西省作为传统的能源大省,许多青壮劳动力投入到煤炭行业中;同时山西与自然资源优势发达省份相比,天然牧草地面积较少,仍有较为明显的差距。一方面要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草地畜牧业和牛羊生产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建设以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为代表的畜牧经济区,促进牛羊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从猪和家禽生产能力因子分析,山西省排在全国第19位,处于中下游位置,表明山西省在家禽和猪生产方面的生产能力较为薄弱,低于平均水平,并且与排在前10的省份差距巨大。究其原因是因为山西发展的畜牧产业主要以农区畜牧业为主,其典型特征就是小农分散经营,养殖业多为家庭副业。作为脱贫致富重要手段,山西省引导农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加快优质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培育更多的家禽类企业建设,发展企业+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提高猪和家禽的生产能力。
从肉牛生产能力因子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山西省仅排在24名,与云南、四川、河南、湖南、甘肃等全国前5强省相比,差距十分明显。近年来,虽然山西省畜牧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饲养技术不断提升,配套的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但肉牛生产仍是以分散经营的兼业户及广大农户的家庭养殖为主;此外,肉牛生产的产业化经营程度还很低,与畜产品生产加工相关的产业化经营仍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今后山西省应积极推动畜牧业
结构调整,兼顾肉牛产品的区域生产,建立优良的良种肉牛繁育基地,并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发展肉牛及乳肉兼用品种;还要抓好养殖小区建设,扩大规模经营,以养殖小区和养殖场为载体,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推广快速育肥技术[4]。
表6 公因子得分及排名
综上所述,本文借鉴前人的畜牧业研究成果,对山西省的畜牧业生产状况进行了研究,通过降维获得了牛羊生产能力、猪和家禽生产能力及肉牛生产能力三个公共因子,其解释能力达到86.28%。将山西省畜牧业生产情况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畜牧业生产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山西省的畜牧业得分及排名,发现山西省肉牛生产能力较低,是发展的短板。因此,山西省应尽力补齐这一短板,进而推动畜牧产业迈上新的台阶。
4 建议
4.1 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建立新型畜牧产业园区
山西省要立足各地的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和农业发展基础,按照分步实施、重点推进的原则,重点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和大运高速公路经济带建设[5]。在北部地区和东部山区大力发展肉羊养殖;在吕梁山区大力发展绒山羊养;在中南部及太行山区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在太原市等大中城市周边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平川及城市郊区大力发展猪、鸡养殖。山西省充分发挥政府在科学规划、引导、宏观调控等方面作用,依托3 000多个畜牧产业示范园区,构建优势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品牌建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空间[3]。
4.2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经营
山西省各地要培育现代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民发展规模养殖。加快扶持一批家庭农牧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3]。推进畜牧业生产标准化、集约化,加快畜牧业圈舍工厂化、品种优良化、免疫程序化。建立畜牧产品质量监测与追踪体系,加大生产水平监管力度,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畜牧业产业集群集聚和转型升级[6],带动全省小规模、分散经营向规模适度、主体多元、合作经营为主转变,基本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新格局。
4.3 拓展全产业链发展,推进畜牧产业集群集聚
山西省要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围绕重点优势区域,努力延伸畜牧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按照“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路径,实现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相链接的一体化经营,提高畜牧产业经营质量和效益;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与延伸畜牧产业链有机结合起来,立足资源优势[3],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联合的机制,鼓励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参股龙头企业经营,或与龙头企业订立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定向生产畜禽产品。使农民与企业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体,实现企业和农民双赢,紧密利益链[7]。
4.4 建设物联网平台,形成“互联网+畜牧业”新业态
将互联网与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各环节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将农业物联网创新成果应用到畜牧业生产中,形成“互联网+畜牧业”新业态。。山西省要加快农业物联网平台与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畜牧业生产、监控、流通、交易、售后等线上服务;培育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支持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畜牧园区、农特产品市场等借助互联网技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科技等信息,有计划进行生产适销对路的畜禽产品,推广特色畜牧品牌,发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优势。
[1]郝登明.振兴畜牧产业发展特色农业[J].农产品加工·综合刊,2014,(2):32-32.
[2]梁全.大同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J].中国畜牧业,2013,(1):78-79.
[3]山西省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DB/OL].http://max.book118.com/html/2017/0225/93444053.shtm.
[4]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DB/OL].http://www.hbxmfw.com/zcfg/201201/227.html.
[5]王闰平,崔克勇.山西畜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1(6):91-34.
[6]慕乙晓.我国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研究——以蓬莱市眯例[D].山东大学,2015.
[7]石小亚.陕西苹果出口竞争战略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07.
1004-7026(2017)16-0046-06
S8-1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6.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