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古诗词的自学方法分析

2017-09-23潘大华

关键词:诗眼题干时代背景

潘大华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经过五千年沉淀、磨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也是高中语文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关键环节,是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最佳途径。高中学生的文化底蕴比较薄弱,且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这就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比较吃力,不能正确明诗情、悟诗意,学习效果也不理想。正确地使用学习策略和一些高级技能,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古诗词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1.深入探究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写作情感

每一首古诗词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白居易曾经说过:“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因此我们在古诗词学习中,要对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个人遭遇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从中获取作者当时的心情、性格特點等信息,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客观、具体、全面的了解诗歌的内容,对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也有更加准确的把握。比如在学刘禹锡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两句诗词时,学生就可以了解到这句诗把诗人长期被贬荒凉之地,远离京城、倍受冷落的处境和遭遇充分的表现了出来,描写了作者被贬异地多年的不幸遭遇和悲愤的心情。如果我们不了解刘禹锡遭贬异地多年的时代背景,就不可能对诗词有一个完整、具体的了解,也理解不了刘禹锡离京太久、事态变迁,回归之后对京城的环境怅惘而生疏的心情。因此,在学习古诗之前,学生就要对诗词作者的生平和背景以及相关的作品进行预习和了解,探究作品写作的目的、环境和社会背景,为接下来更深入的学习诗词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所学作品相关信息的查询和收集,学生不仅了解了诗词的时代背景,理解了诗题涵义,还相应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了学生信息的运用和处理能力。

2.留意审题注释,抓住诗眼寻悟诗情

窥探鉴赏古诗词隐含题义的主要方式就是留意注释,审清题干。在古诗词鉴赏中,在设题的时候一般都会在题干中给出一些信息提示。在这些题干的信息提示中,可能会指定出考察的要点,也可能暗示问题指向或者答题枢纽。因此,我们不能疏忽那短短的一两句注释,那里往往能够透露出诗词的内容、风格、背景、意境等重要信息。比如在审设问区间时,我们就要根据问题的设置来分析问题针对的是全篇还是某句、某联或某篇的内容。只有明确了设问区间,才能准确的判断使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进行解题。如果是针对整篇内容,我们就可以先考虑作品的表现手法;如果针对的是局部内容,我们就可以先考虑修辞手法。明确了设问区间就能够缩小答题范围,找准答题角度。如2010年高考山东卷中的古诗赏析题选取的是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问题是“这首诗从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从题干信息“整体上”我们就能够看出问题的设问区间是全篇,这就要从整体上看这首词是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我们从标题“咏怀”和诗词内容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作者借凤凰的命运抒发了自己孤独、苦闷的心情以及壮志未酬的悲伤。

在古诗词欣赏中,抓诗眼是寻找诗词灵魂的最佳途径。诗眼是古诗词中表达诗词意境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关键词句。一般分为句中诗眼和全篇诗眼两种形式。句中诗眼一般是诗词中最精炼、最富有表现力的某个词或某个字,这个字起到了增强诗词形象性、丰富读者的想象等作用。全篇字眼是整篇诗词中最生动、最精彩的诗句,它承载了全篇诗词的主旨灵魂,是为了突出诗词的主旨服务的。这个诗眼能够贯穿全篇,整篇诗词都是围绕这个诗眼而进行的。生动、传神的句中诗眼以形容词和动词居多,而全篇的主旨句往往从诗词的议论和抒情部分着手,在诗词的开始、结尾主旨句使用较多。比如白居易的《江楼夕望招客》,根据分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夏夜登高远眺时的景色。该诗以“望”作为诗眼统领全篇,一切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上,这首诗的诗眼可以说是“望”,也可以说是“夕”,也可以说“夕望”这个词整体是诗的词眼。

3.通过读诗明意,学会释换猜调补的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文鉴赏离不开阅读,我们要通过诵读古诗词来达到与作者对话的境界,在诵读中体会诗词情理,领悟诗词内涵,撼动我们的内心。诵读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提高语文基本能力,积累佳词名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高中古诗词学习中,学生要学会利用释、换、猜、调、补的方式方法去释译古诗词,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能够受益终身。“释”就是学会在古诗词学习中,看注释并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进行诗句翻译。“换”是通过调换适中的词语去辨析词义。比如在杜甫的《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一句描写了江岸辽阔的原野与广寥的天际交相辉映的情形。江岸的原野因星稀更显寥落,而稀星又因野阔而更加低垂。如果把“垂”换成落就表现不出这种意境了。“猜”是联系诗词的上下句来猜测诗词在句中的含义。比如《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对无赖的解释要根据“卧剥莲蓬”的情景来猜测,“无赖”是指小儿顽皮的样子。“调”即调换顺序。由于古诗词的次序与现代汉语有区别,有时我们需要调换顺序来正确释义。“补”是补白。古诗词有时会有一些意义跳跃性很大、或意义含蓄的现象出现,在辨析这些诗句时,我们就需要将意思补充完整,以此来帮助我们理解辨析。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中“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如果只是按照字面理解京口到瓜洲只是一江之隔,到钟山也不过是隔着几重山而已,就没有完全理解作者的用意。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补白的方法解释,诗人虽然在瓜州遥望家乡,心却早已飞越长江和几重山的阻隔,飞到了家乡。

总之,古诗词的学习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提高我们分析、探究的能力。我们在学习高中语文古诗词的过程中,要通过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来探究作者写作时的心情,通过抓住诗眼来更精确的把握诗词所表现的情感,通过释、换、猜、调、补的方式方法去释译古诗词,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和分析。endprint

猜你喜欢

诗眼题干时代背景
数字算式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钢琴作品的思政融合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能产品在居室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终究有一枚诗眼
诗眼
诗眼
华丽追梦者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