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如何避免脱离材料说理
2017-09-23刘佳杰
刘佳杰
任务驱动型作文在2017年的高考卷中又出现了,这一点并没有出乎同学们的意料之外,这说明同学们对于这一题型的发展趋势有一定认识,这是好事,但是在今年的高考湖北阅卷中,“脱离材料说理”的情况还是不少。我在这里特地指出这种情况的危害,并给大家提出备考建议。
湖北2017年高考选用的是全国课标卷Ⅰ,题目如下: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里材料基本来自于时事热点,不同的考生都有话可说,但要写得出彩,也不容易,因为有些考生容易脱离材料,天马行空。材料的第二段将任务指令明晰化,“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这些具体的任务指令,防止了套作,并使考生写作的方向明确。在考场上,要写成一篇自出机杼的“能有机串联起两三个关键词来介绍自己认识的中国”的文章,颇有难度。
“脱离材料说理”的危害在于:第一,没有完成作文材料给出的指定任务,也就是我们阅卷场上所说的“不按指令行文”,这样的话,作文在内容上就要扣分不少,不能在一类文上打分,比如考场上有篇文章《我眼中的中国》,全文没有在材料范围内谈中国关键词,而是自说自话,更不要谈“介绍给外国青年”这一指令了;第二,“脱离材料说理”,容易偏离材料,形成大话、空话,形成浮华文风,比如考场上有篇文章《中华之美,无远弗届》,全文辞藻华丽,古风古韵,从长城说到美食,算得上基礎很好的学生了,但是没有涉及“介绍给外国青年”这一指令,也是部分地脱离材料;第三,“脱离材料说理”,容易形成套作,滋长不良文风,比如考场上有篇文章《弘扬一带一路,共建美丽乡村》,全文涉及了关键词,也提及了外国青年,但是仔细品读文章会发现,文章并没有“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并“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文章有前后割裂之感,其中多处地方有套作的痕迹,也许是考前背诵过某些作文素材的范本。其实这是投机取巧的文风,此风不可长。
在高考考场上,如何“结合材料说理”呢,同学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全面审读作文材料,筛选作文核心概念以及具体任务指令。对于任务驱动型作文,我们要转变观念,再不是那种抓住一个词就立意,准备几个例子就作文的时候了(这是写材料作文留下的弊病),必须按照指定的“任务”去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法往往具有暗示性,比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Ⅱ作文“你认为谁更有风采”中的“更”字,暗示写作时必须要比较、对比,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今年的作文材料中,核心概念就有“留学生(外国青年)” “中国关键词”“两三个”“你所认识的中国”这些词,在写作中一定要注意有对象感,有参与感。
再比如为了有对象感,可以用书信体来展开全文架构。考场中有篇作文使用了书信体,开头就是“亲爱的外国青年朋友:见字如面。今天,请容许我来为你介绍一下我心中的中国符号。”结尾再使用“这里,有你想不到的惊喜,有你未曾见的奇观,有你放不下的平常心。这里……欢迎你来领略华夏之美”这类词语,第二人称的使用,使得整封信言辞恳切,感染力强,信件结尾,作者不忘加上落款和时间:明华,2017年6月7日。作者心思缜密,值得称道。再比如,为了使文章有参与感,可以提及自己所见所闻、所知所感的材料。比如有篇文章,写“美丽乡村”和“中华美食”,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秉承着自然,我会记着老家的味道,美食味儿,也是人情味儿。承接着时代,我也会尊重着自然,传出去中华美食的味,传出去我‘美丽乡村的正宗乡土味儿!那也是中国的味儿!”这就非常有味道,道出了作者的真情实感。也满足了作文材料的说理要求。
第二,结合材料进行论述,多次提及材料要点以及内涵。
今年的材料分为两段,其中第一段的材料所涉及的内容面很广,包括时事热点(一带一路等)、 珍稀动物(大熊猫) 、百姓生活(广场舞、美丽乡村等)、传统文化(长城、京剧等)、环境保护(空气污染等)、现代时尚(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高铁等),让我们感到能写的范围很宽广。这里要避免的误区是:(1)泛泛而谈,谈了七八类甚至十二类,没有按照要求做;(2)浮于表面,没有对材料要点进行深入挖掘。有篇考场优秀作文,讲“广场舞”,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在每一个城市的广场的早晨,或夜幕降临的黄昏,你都可以看到跳广场舞的方阵。当然以大妈为主,她们早已不是深居室内足不出户、只会围着锅台转的小家女人,而是有着朝气与活力的中国大妈。如果说高铁、移动支付还只是物质层面的代表,这则是中国精神层面的名片。只要一台录音机,只要一曲《小苹果》,她们翩翩的舞姿便展现出来,在她们脸上,你永远看不到忧伤,感觉到的只有大唐盛世的美丽与自信。广场舞,舞出了中华妇女自信的风采,舞出了当代中国风。”这里,有比较,有阐释,将“广场舞”的内涵挖掘得很到位,值得称道。
第三,结合材料进行论述,对材料进行有机展开。
分析材料,我们会发现,材料中的十二个关键词,有着很大的自由组合度,十二个词,两个或者三个一组,能有上百种组合,再结合核心内涵,也能有不少合适的组合,适合“有机展开”,比如围绕“一带一路、高铁、移动支付”来展示经济快速发展、国力迅速强盛的中国;围绕“共享单车、美丽乡村、空气污染”来展示发展生机勃勃而环境不断优化的中国;围绕“京剧、中华美食、广场舞”来展示有着鲜明特色和独特传统文化的中国;围绕“广场舞、共享单车、美丽乡村”来展示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新时尚、新面貌……不论怎样组合,只要能有机联系起来,构成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并能展示中国的形象或面貌,文章都是符合题意的。
有篇考场作文开头写到“交际之美,美在分享;社会之美,美在大同”,后面就开始分为两个方面写“共享单车”和“高铁”,之间有机联系就在于这样的语句:“共享单车”代表的多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美好的社会愿景,也是一个能够实施的切实的便民基础公共设施。林达曾言:“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社会现象其实都只露出了冰山一角。”的确如此,“共享单车”的背后,是我们每个人愿意分享乐于服务他人的美好情愫。也正如近年来的中国高铁技术输出与美国的春田车厂的产业技术研讨和共同提高,无私的中华民族正以合作共享的姿态大踏步地走在发展的道路上。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共享单车”和“高铁”,不是随意地挑出两个词来行文,而是从中发现了“共享”的核心精神,从“共享单车”到“高铁”技术的推广,莫不如此,都展现了大国的风范和担当,如此,本文就在结合材料上做得比较好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