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活与体验成为思品课堂活力的源泉

2017-09-23沈微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体验活力民主

沈微

摘要:枯燥、说教的传统思品课堂使学生普遍缺乏兴趣,课堂参与度不高。脱离学生“生活”和缺乏“体验”是制约思品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重要因素,在课改的新形势下,教师应积极关注这一因素,从素材选择“生活化”、课堂组织“重体验”、师生关系“民主化”几方面入手,积极改善教学方式,让思品课堂成为学生好学乐学、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关键词:思品课堂 ; 活力;生活;体验 ; 民主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学校的最大浪费就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这种脱离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时缺乏兴趣和快乐,并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发现他所学到的东西与生活是脱节的,不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长期以来,因学业评价的压力以及教学方式的不适宜,使枯燥、乏味、空洞、说教成为思想品德课堂的代名词,造成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听、不愿学的尴尬局面,导致思品课堂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追根溯源,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大多仍固守观念,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比如重视书本理论知识,轻视当下时事和学生生活经历;重视知识的单向灌输,忽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和体验等。简言之,脱离学生“生活”和缺乏“体验”已成为制约当下思品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重要因素。在课改的新形势下,我认为教师应积极关注这一因素,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模式,让思品课堂成为学生爱学、乐学的活力课堂。下面,我就以此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素材选择“生活化”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并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传统思品课堂中,教师多采用理论说教的形式,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不联系生活或所举事例脱离现实生活,无法激起学生的共鸣,学生普遍感到枯燥、乏味,无活力可言,更不用提思品课的德育功能实现与否。

仔细研读新《课程标准》,可以发现,新课标更关注和重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它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选取学生关注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避免空洞说教。

具体在选择教学素材的过程中,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素材来源:1、书本案例;2、当下社会现象、时事热点;3、学生自己或身边的故事。在课堂中如有第三类素材来源,应积极采用并妥善运用,这类事例,因其更贴近学生自身实际,学生更有亲切感,有话想说,更易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如能及时妥善运用这些事例,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现实教育效果。在《自觉维护正义》第二框“做有正义感的人”中,我请学生说说自己有过的正义行为,一生提到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老人没有座位,就勇敢的站出来,请别人让座;又一生提到在小学期末考试时,发现有人作弊就当场告诉老师(后续:被举报的男生后来意图报复这位女生)等等。班内同学的发言一度使课堂振奋人心,因为这些鲜活的案例让他们感受到原来正义其实就在身边,对同学产生钦佩之情,明白人人都可以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对于举报作弊故事的后续发展,也引发同学们思考:应不应该坚持正义?坚持正义应注意什么?这些课堂生成是极好的,教师及时引导,能够真正引起学生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并将理性思考的结果内化。

素材搜集:1、教师课前搜集整理;2、学生课前搜集整理;3、学生课堂临场发挥。对于第二种搜集方式,学生通过亲自实践的方式更能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实践能力,但鉴于如今学生普遍学业压力较重,较少有时间在课外花费一定精力搜集整理资料,故教师因根据学情和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决定。本人更倾向于采用第一和第三种搜集方式,教师的搜集相对更为典型、专业,学生的课堂表达使搜集更为方便,他们的故事也会给课堂带来意外惊喜(如上文所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课,因课文理论性较强,与学生生活较远,因此我课前积极搜集各类素材辅助课堂,最后我用一则纪录片片段,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喜悦场景,记录了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巨变,在学生的观影中突破了课堂的难点,使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在我国的地位不断提高。

二、课堂组织“重体验”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而且初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道德观树立的关键时期,思品课对于学生形成正确观念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而光靠教师的说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要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创建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感悟,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正确观念的自觉过程,最终实现思想品德的主动内化。

比如,在《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一课中,通过改变传统教学中出示几则侵权材料和侵权漫画进行分析的方式,改由学生介绍自己或亲友被侵权的故事。学生们话题一下就被打开,立刻变得兴奋起来,纷纷举手要上台讲述自己的消费遭遇。一生提到去某超市买了一件促销商品,但结账时却按原价收,回到家偶然间查看小票才发现,后来想就差几元钱就算了;一生提到她的妈妈在某超市买了一个面包,回到家才发现面包表面已经发霉,后来去超市讨说法,但是超市拒不承认,只能自认倒霉;一生提到家人买到的奶粉里面有黑点,他爸爸去厂里讨说法,后来扭打起来,最后也没讨到说法等等。这些学生们身边的鲜活事例,激起了学生的共鸣,他们为同学的遭遇抱不平,为同学们出谋划策,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真正理解了要增强自己的权利意识,了解了维权的途径并表示以后要积极依法维权等。

当然,课堂体验的形式是多樣的,但始终是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实现的,适宜、有效活动不仅是课堂气氛的催化剂,也是情感体验的良好载体。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和学情设计恰当的活动,形式上可以是常见的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也可以是朗诵、角色表演、课堂抢答、课堂辩论、游戏等等。比如《珍惜学习机会》一课中,我请一生深情朗读了贫苦地区留守孩子的一封家书,信中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打工父母亲的思念,立志发奋读书以改变家庭现状的行动。家书感人至深,许多学生也留下了眼泪,相信对他们的内心是有触动的,体会到读书对一个人命运的重大影响,感恩和珍惜如今学习的机会。又如《无形的财产》中,开设辩论会环节,探讨:该不该买盗版?在正反双方的辩论中,集思广益,渐渐体会保护智力成果权的重要性。

三、师生关系“民主化”

传统课堂中,教师是权威的化身,表情严肃、笑容不多,学生扮演着“听从者”的身份,在课堂中大多比较拘束,不敢说、不愿说、怕说错。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往往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很难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也易使课堂气氛冷场。

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民主式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活力课堂的基础因素之一。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自我意识的觉醒,学生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和理解,这其中既包括家长,也包括老师。在八年级上册的一次思品作业中,题目问及 “你最喜欢哪位老师?为什么?”在众多选项中“尊重我们”成为众多孩子的选择。可能有老师会担忧,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够严厉,学生会破坏课堂纪律,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但我在这几年的教学尝试中,发现结果要乐观的多。在课堂中,我喜欢用沟通式的语气进行交流,比如遇到自己也困惑的题目,我会直言相告,并请学生帮助我一起攻克;遇到某一问题,师生意见分歧时,我不会把学生往我预设的答案引导,我会客观分析学生的回答,甚至将学生的思维见解推荐给其他学生;遇到课堂话多的学生,我不会板脸训斥,我会微笑着请他说说今天是否遇到什么高兴或难受的事(给他一个表达抒发的机会;学生抑或会觉得羞愧,在接下去的课堂中会更加遵守纪律)……尊重是相互的,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老师不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权威,而是可以沟通、理解他们心声的朋友,同样他们也会用真诚、守纪来回报课堂,甚至会对课堂充满期待,积极参与课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教师应不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坚持以生为本,秉持“从生活入手,从体验出发”的理念,才能将思品课堂打造成为学生好学乐学、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让思品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谈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3]《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初探》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验活力民主
中国式民主
活力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尼日利亚 民主日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活力青春
检查一下自己的“入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