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炼句题答题举例
2017-09-23李辉
李辉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5题是古代诗歌阅读题的问答题,考查对精妙句子的鉴赏。题目如下: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题虽难度不大,但从考生的错答看,还是存在不少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概念不清,用错术语]
错答1 ①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更加贴切生动地表现了下笔作答摩挲试卷的声音。②化静为动,把原本安静的考场写得热闹有声。③用蚕食桑叶的优美,突显了全诗优美、明快的感情基调。④作者对考生充满祝福和期望,希望他们成长为国家栋梁。
分析 下笔之声如春蚕食叶之声,是典型的比喻手法,不是比拟、借代、夸张、双关、象征等修辞。以下笔之声衬托考场的宁静肃穆,应是以声衬静(动中见静)的手法,不是以静写静、化动为静、化静为动。这些错误显然是考生对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的概念混淆不清造成的。
[理解不当,分析有误]
错答2 ①用春蚕比喻考生,暗示考生化茧成蝶,终成大器,表达作者对考生寄予的殷切期待。②春蚕吐丝,比喻考生满腹经纶,表达了作者对考生的赞美。③将应试者比喻为春蚕,暗示他们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借用“春蚕到死丝方尽”之意。④与上文的“无哗战士”形成对比,以此句的喧闹衬托前一句的安静,表现考场紧张怡人的环境。
分析 以上虽能答对修辞手法,但在具体分析时,却不顾语境主观臆想,牵强附会,错把喻体“春蚕食叶声”当作“春蚕”,把本体“书写之声”当作“考生”,分不清动与静。
[脱离文本,主观臆想]
错答3 ①作者在考场中能听到春蚕吃叶子的声音,表现了环境的安静。②以“春蚕”自比,表现出考生的朝气和积极性。③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与活力,以及必能高中的信念。
分析 诗歌中标题“礼部贡院”交代地点,“阅进士就试”交代事件,尾联“赖有群公鉴裁精”交代了作者的身份。作者身为主考官,看到群英汇聚、考场肃静,似乎见到朝廷未来的希望而满意与喜悦。像②③这样的答案非常典型,有的考生脱离文本,随意联想,不仅弄错作者的身份,甚至缺乏依据地臆断诗人的情感。
[不解題意,答非所问]
错答4 ①作者一走进考场,只觉环境馨香怡人,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只闻窗外春蚕食叶之声,营造了肃穆紧张的氛围。②这一句语言凝练,联想丰富,手法独到新颖,十分精妙。
分析 考生并不理解“精妙之处”何所指,或者抄袭14题的选项,或者像①那样翻译句子,或者像②那样空洞无物,乱贴标签。
示例 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那么,鉴赏诗中的句子题在答题时应注意什么呢?
审清题干,明确方向 诗歌鉴赏题的表述是多变的,仅以炼句题为例,提问的方式包括“请赏析这一句”“这一句妙在何处?”“这一联极具特色,请作具体分析”“有人评价这一联……请说说你的理解”等若干种。所以审题时一定要拨开迷雾,弄清考题本质,只有明确了考查类型,才能有的放矢。
紧扣文本,全面理解 对精妙句子的理解和鉴赏,不能脱离上下文,要抓住题中的三处:一是标题,有的标题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有的提供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春夜喜雨》;二是注解提示,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背景,扫除理解障碍,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三是尾句或尾联,古诗往往卒章显志,所以尾句或尾联一般直抒胸臆,点明主旨,对把握诗歌尤其关键。
术语准确,思路清晰 炼句题的答题思路是:先考虑是否使用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描写手法(动静、虚实、白描等)、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再考虑炼字,如分析句子中使用准确传神的词语(多为动词、形容词等);翻译句意,分析艺术效果,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意境等。
[练 习]
读韦应物《赠王侍御①》,回答:王世贞曾评价韦应物的诗歌“平淡和雅”,试以颈联为例,赏析其平淡之美。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府县同趋昨日事,升沉不改故人情。
上阳②秋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
自叹犹为折腰吏,可怜骢马③路傍行。
[注]①王侍御:作者友人,亦曾为同僚。侍御,侍御史,属于御史台职位。②上阳:上阳宫。在东都洛阳禁苑之东。③骢马:东汉桓典为侍御史,桓典常乘骢马,无所回避,京师畏惮。后指御史所乘的马。
示例 ①上阳宫中秋夜风雨萧萧作响,清寒的洛川夜夜传来流水声,以声衬静,②生动地表现了宫中的孤寂,主人公的寂寞伤感之情;③叠音词“萧萧”“夜夜”不仅强化了萧瑟孤寂之感,也构成了回环往复的音韵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