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分享”导练

2017-09-23朱海波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分享记叙文班长

朱海波

【作文题目】

以“分享”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1.命题意图

这是典型的命题作文,在经历了数年的话题作文之后,而今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在近几年的中考、高考试卷中频频出现,这是一种回归,也是一种反思与矫正。这种命题更灵活,更自由,更少限制。

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择题材,确定文体,擅长记叙文就写记叙文,擅长议论文就写议论文,擅长诗歌就写诗歌(一般考生写诗歌要冒一定风险),适宜确定什么主旨,就确定什么主旨。为此,笔者拟定了“分享”这一具有开放性的题目,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挖掘生活积累,写出自己的感受与感悟。

2.审题思路

“分享”的核心意义是与他人共同享受,所享受的东西也应该是有意义、值得回味的。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也可以是物质层面的。考生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从分享的内涵、意义,分享的对象、方法等角度切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书写自己与他人分享什么,如何分享。如果写成“独自享受”即仅仅抒发个人的主观情志,没有与他人“共享”的内容,则视为偏题。

3.素材甄选

确立中心后,要思考“和谁分享?”“分享什么?”然后快速甄选自己知识库里的生活素材。学生可以从身边的老师长、朋友,或从古代名人、文学作品中的某一人物中寻找分享对象,去书写分享学习的欢乐和愉悦,分享奋斗的汗水和成功的欢笑……从具体角度去切入,甄选自身生活的体验素材,说真话,动真情,我手写我心,展现真我风采。

【佳作展示】

分 享

一考生

一个人拥有的毕竟很少,可如果我们和别人共同分享自己的拥有,我们拥有的便不只是我们自己的。

毕业班的生活是枯燥的,可是枯燥的生活中也会有点滴的快乐,将这一点一滴的快乐汇聚在一起,便是快乐的海洋。

我们班班长很聪明,他看着同学们每天埋头于题海,面无表情,没有人开心地笑,心里很难受,心想:这样下去,同学们都变成“机器人”了,于是计上心来。

第二天,黑板上多了几个字:

“征集快乐”

班长说:“每个同学每天都要把自己快乐的事讲给大家听,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也要讲,每天中午留出三十分钟轮流讲。”

听完这些话,班里有些沸腾,同学们都不明白班长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整天试卷、习题,哪有什么快乐?”“眼镜”首先提出了意见,用手托了一下眼镜,又埋头书山中。

“怎么没有,今天,我姑姑给我送来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可把我乐坏了。”“可爱”大声地反驳“眼镜”。

“同学们静一静,为了让我们的学习快乐起来,我才想出了这个主意,一个人的快乐很小,可把我们大家的快乐聚集起来,我们大家的学习生活怎么会枯燥呢?因为我们每天都拥有快乐。”班长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我赞成!”

“我也赞成!”

就这样,我们的“征集快乐”行动成功了。

真是“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每天中午,我们都会“遇”到很多快乐的事,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生活。

看着同学们的学习轻松多了,班长笑了,可他又有些犯愁:学习轻松多了,可成绩提高不太大。

于是,“机灵鬼”想出了一个高招,同学们把自己认为经典或易错的题目写下来供大家分享。

于是,班级里又多了一个“集题箱”,每科都有一个,同学们在下课时候,可以去箱子里拿题,也可以去放题,而且题目都是分好类的,每天一换,同学们也可以把学习经验写下来,放进去。

从此,班里的气氛活跃多了,总成绩稳中有升,同学们乐了,班主任乐了……

分享快乐,分享经验,分享成功,在快乐中,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点〓评]本文紧扣“分享——与他人共享”这一主题,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典型片段,再现学生的本真生活。文章前三节围绕“分享”破题、转换、联系生活,入题很快,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另外,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没有夸饰和华丽的词藻,也值得同学们借鉴。

[作者通联:江苏沛县教师发展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享记叙文班长
记叙文阅读专练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班长的烦恼
孩子,我们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