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即时链接:直抵语文学习的本质
2017-09-23仲剑峰
仲剑峰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显而易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与“核心目标”。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倡导“读写即时链接”,即在课标所规定的学科核心目标视野下,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充分把握文本内在机理,根据语言运用的知识布局和语文能力生长的基本规律,以“思”为核心,以“视、听、读、说”为基础,找准链接点和链接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实现与写作的有效链接,以期二者有机互动、相互促进(见图1),让儿童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学习“言”“意”互换,形成人性中的言语要素(即语文素养)。读写即时链接,实现“言意共生”理应成为语文学习的本质取向。
一、进一步溯源“读写即时链接”的研究基础
“阅读”“写作”以及两者圆融互通的“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研究领域广受关注的重要内容。2014年6月,笔者依托“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以“读写结合”为关键词,共检索到1999年至今的高相关度文献1117篇,并进行了分类和整理,从而较为全面地领略到“读写结合”这一道古老而新鲜的风景。
1.古典时期:“读写结合”的古代经验
“读写结合”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2002年,汪潮教授通过对“读写结合”的历史考察和溯源,初步理清了“读写结合”悠远的发展历程。他认为读写结合是从写作理论的研究发端的。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学家扬雄最先从写作的角度,论述了读与写的关系——“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由此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阅读积累对于写作表达是极为重要的。唐代文学家韩愈要求学子“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认为读与写的目标都是为了传道,只有对经典的反复吟诵才能品味其深意。元朝学者程端礼提出“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并提出“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观点。他把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比喻为把铜熔化后用来铸造器具,形象地阐述了阅读和写作水乳交融的关系。正如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海量阅读,熟读精思,学生才有可能下笔成文。清代学者万斯同认为“必尽读天下之书,尽通古今之事,然后可以放笔为文”,着重论述了阅读积累是写作倾吐的必要条件,启示后人对阅读和写作的本质和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2.发展时期:“读写结合”的近代研究
对于我国语文教学界“读写结合”的近现代研究,上海师范大学金毅在其硕士论文中作了梳理。1915年,在谈到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时,姚铭恩指出,“读法与作法有密切之关系。形式上有吸收文字、文章之力。内容上有启迪思想感情之能”,“盖国文之作法,实养成于国文之读法”,分析了阅读对写作在“言”和“意”上的影响,阐述了读法和作法的关系,进而为教学领域里研究读写关系开辟了新端。1924年,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教学法》中,提出“缀法与读法的联络教学法”,主张在低年级实行先读后写,以阅读课本为主,再让学生仿、扩、改或编,而高年级则实行先写后读。他还从小学生心理认知特点出发,提出了故事读法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黎锦熙“作文与读法教学联络”的提法,是使用“读写结合”概念的开端,丰富了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的研究。
3.成熟时期:“读写结合”的现代实验
从1949年到1976年,我国有两项较有影响的“读写结合”教学试验。1954年,北京市女子三中语文教研组进行的写作与阅读相结合的教学试验:一是改写课文;二是结合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是根据课文提出作文内容。1963年,丁有宽老师针对学生不会作文、怕写作文、长期读写脱节等情况,开展了长期的“读写结合”探索和试验,经过连续四轮的试验,建立起“读写同步、一年起步、系列训练、整体结合”训练体系,编写了“读写结合”系列教材,总结出了“读写结合”的多种模式:一是读、观、思、写(表达)一体化模式;二是读、寫同步,由读到仿再到写的三步转换模式;三是“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模式;四是单元导练教学模式;五是精读课堂教学过程模式;六是课堂教学与课外结合模式。
二、进一步厘清“读写即时链接”的教学价值
基于对”读写结合”的较为全面的检视,笔者发现,作为有充分理论依据并已经在教学实践中产生深刻影响的“读写结合”,依然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在新的“语用转向”的学科发展背景下,借“读写结合”的已有经验与合理内核,重新审视读与写的基本关系,不难发现, “阅读”“表达”是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不可互为替代的独立活动和任务。二者各有其确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语文阅读教学不是单一的“为读而读”,亦非纯粹的“为写而读”。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思想认识上将简单化的“读写结合”转换为相机性的“读写即时链接”。实现读写的同构共生,科学实现阅读教学的价值。
1.基于儿童的选择
李海林教授曾指出,“读文章”与“学文章”不同,读文章的目的是否达到,是以有没有感悟到文章之“意”为标志,而学文章的目的有没有实现,则要看有没有掌握文章的写法,即是否以实现“文意兼得”“言意兼得”为标志。学生在“学文章”时,是在用童趣凝视他人,用童心感悟生活。在观察、描摹事物,讲述和理解事件时,相对于成人来讲,学生会表露出特有的心理特点、价值取向、认知方式和思维习惯。
阅读与表达的效果,都与儿童自身是否融入密切相关。因此,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基于儿童视角,顺应儿童自身期待的阅读与表达,才是直指儿童本性和语文本质的有效阅读与表达。在阅读教学中,找准链接点和链接方式,实现与写作的即时链接,从而实现“言意共生”,就是基于儿童的选择。
2.基于文本的要求
教材编写有一定的体系。编者将不同文体的选文按一定的序列安排在各册教材中,一组文章的内在联系往往是一个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目的就是让它们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当我们了解了编写意图、解读了文本内容、明晰了学习目标后,就可以从一组文章的整体风貌中挖掘出结构形式、构成要素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这便是“读写即时链接”的教学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梳理出各类文体的布局,遵照其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endprint
韩礼德认为,文体的产生是与其功能及情景语境相匹配的,情景语境决定了作者的言语范围、言语基调、言语方式,并由此带来语言的各种变体,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精妙切合,任何言语形式的变化都会导致言语内容或意义的变化。每一种文体因其功能不同,所表现出的言语特征也就不同。一篇课文即是一类文本的范式表达,它一定具有自身独有的文体特点与文体价值。从语体风格上看,它有高度个性化的言语表达方式;从表现对象上看,它有自身的言说对象或独特意义的话题;从文章结构体制上看,材料、篇幅、结构、章法均有独特之处;从写作价值追求上看,无论是言、象、意、情、理、趣均表达了作者个人的人生经验、情感和思考……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的特征来探求其言语形式,即确定“读写即时链接”的着眼点。
三、进一步明晰“读写即时链接”的教学原则
阅读是言语理解,写作是言语生成,二者是不可互为替代的学习活动。“读写即时链接”不是为写而读,亦非为读而写,而是体现出对语文教学规范化的思考和追求。言语理解与言语生成的本质是由言到意、由意到言的转换。教学中,应基于儿童的认知规律,根据言语运用的知识布局和母语能力生长规律,合理设计链接的契合点,并注意秉承这样几个原则:
1.链接的目标要具有准确性
有效的语文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要达到的言语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确定关系到如何取舍学习内容,如何设计学习活动,如何精选教学策略,如何评价学习效果等。因此,实现读写即时链接,应基于儿童的读写认知规律和文本的内在机理,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不缺位,不越位,才能正确指引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设计的读写实践活动才是符合学生语文能力发展需要的。
2.链接的内容要注重适切性
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课“好课”的最低标准,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意识,知道自己想教什么、在教什么,并且知道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二是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从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可见,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不仅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上,还表现为教学内容的对应选择上。因此,读写即时链接的内容选择应注重适切性,经得住学理审查,不能有随机性、印象式、机械化的不良倾向。教学中应从选材组合、行文思路、文本主角、表达手法、言语风格等角度去发现和开掘文本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精准设计读写即时链接点。
3.链接的时机要讲究适时性
准确把握教学最佳时机可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已成为大家普遍共识的当下,为了避免导致教学实践层面的随意与混乱,我们应警惕对“读写结合”理论认识的简单化和想当然。杜甫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读”与“写”的即时链接理应是阅读课堂教学中的一场“好雨”。只有让学生充分地和文本作者一起去经历,去体验,进行读写间的链接才不会是学生脱离具体语境的机械模仿,而是基于情感体认的、发自心灵深处的智慧言说。
4.链接的价值要指向生长性
与其他学科的教材不同的是,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具有内隐性与无序性。整册教材的语用教学价值有哪些?单篇课文的语用教学价值又在哪里?教材没有也很难清晰、系统地呈现。单篇选文,就其本身而言,可能是一个严谨、有序的整体,但从语用教学价值的角度审视,它存在多种语用价值并存的现象,因而它是无序的。作为教者,我们需要基于文本机理和学段特征,将语用学习的核心价值加以提取、厘清,并使之有序,最大限度地启迪儿童言语的表达,促进儿童言语的生长。
四、尝试归纳“读写即时链接”的教学范式
读写即时链接,应是教师厘清“读”与“写”的边界和相互促进的机理,遵循儿童母语学习的规律,面对不同学段、不同体裁的文本所做的自觉而理性的选择。笔者尝试归纳出读写即时链接的语用教学范式。
就一单元而言,可分为这样几个步骤:(1)萃取:当下单元的内容与要求;(2)溯源:前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3)延展:后续学习的巩固与提升。因为,备课中教师既要明晰单元核心知识,厘清教学核心知识过程中单篇课文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又要理顺核心知识在上下学期的内在勾连,这样才能使教学目标的确定更加科学合理,教学重点的选择更加精准凸显,为实现有效的言语学习提供保障。
就具体的篇章或语段而言,学生要经历阅读理解、体验发现、巩固内化、迁移运用四个程序,形成了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螺旋上升的运行机制,这四个程序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阅读→写作”的链接包括:理解式运用,指向言语习得;迁移式运用,指向言语形式;创生式运用,指向言语转换;学用式运用,指向读写策略;积累式运用,指向读写知识。 “写作→阅读”的链接,则指向学生检索与访问、整合与解释、反思与评价等阅读能力的提升。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在语言情境中发现、领悟、模仿、类推、勾连、创造,整个过程聚焦言语、扎根思维、接通情感、植入生活。
基于以上思考,结合大量实践课例,笔者尝试提炼了以“主题聚焦、板块推进、活动导学、问题驱动”为特征的“语用课堂实践范式”(见图2)。在时间有限的一节课内,聚焦核心语用点,通过几个并列或层递的板块,以关键问题为抓手,设计指向核心语用点,更加凸显学生“学”的活动,使得学生“学”的内容更加准确,“学”的策略更加明晰,“学”的评价更加自主、更加多元,“学”的过程更加充分、更成体系,以期更好地实现儿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启迪与发展、情感的熏染与陶冶、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縣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