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共生的小学语文课堂

2017-09-23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共生言语素养

记者:徐老师,您好!您和您工作室里的老师们一直致力于语文共生课堂的研究,您能谈谈对共生的理解吗?

徐金贵:共生本是生物间的一种普遍现象,其生物学本义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结成相互有利的关系。后来,人们通过类比迁移把共生引入人类社会,强调尊重多元的价值取向、整体联系的思维方式、平等对话的活动策略和互利共赢的发展追求,最终走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

记者:共生是一种哲学思想,您怎么会想到把共生与小学语文联系起来,进而提出“走向共生的小学语文课堂”这一主张呢?

徐金贵:这是源于我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观察与思考。驻足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些情况:教学内容上,注重机械的知识与技法的传授,如修辞手法与文章章法等,缺少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对言语表达意图与效果的考量;教学活动上,注重学习结论的传递与接收,缺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言语实践活动;教学策略上,以师生一问一答的线性展开为主,缺少有效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对话上,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递,缺少师生、生生之间多维度、多回合的讨论与生成;教学环境上,注重一些外在形式的变化,如座位变化、小组合作等,但并未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真正发生。我所在的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从“八五”时期就开始进行交往教育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推进,交往教育的共生理念逐步凸显,并上升为学校的办学哲学。于是,我以共生的视角审视语文教学中的这些现象,发现背后存在着机械片面的思维、对多元对话的漠视、共学共振共享的缺乏等,与共生的思想存在着很大的对应性,所以我就提出了“走向共生的小学语文课堂”这一主张。

记者:当初,您是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把握,提出了“走向共生的小学语文课堂”这一主张。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您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徐金贵:语文课堂是为了儿童的语文学习,所以语文教学的展开应该基于儿童的语文学习机制。这几年我研读了相关文献,再反思自身的经验,

觉得语文学习也是一种共生的

机制。

现代语用学认为:语文就是创造语言与生命的美丽邂逅。人们在生活中有了体验就要用语言来表达,语言运用的结果就是人们说出来或写下来的话语,这样生命体验与话语就成了语文学习的两极。事实上,人在阅读和表达时,常常会出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莫名其妙”的感觉,这样话语和生命体验就构成了一对矛盾,同时也成为人们语文学习的动力。于是,人们总是努力追求话语和生命体验的同一性,在考量两者的匹配程度时,就会产生语言运用的体验,简称语用体验。语用体验既促进人们选择恰当的语言来表达生命体验,生成言语智慧,也促进人们通过阅读丰富自身的生活经验,生成新的生命理解。这样,话语、生命体验就通过语用体验构成一个共生的机制,促进着言语素养与生命理解的共生发展。(如图1)

图1 语文学习的内部共生机制

记者:这是语文学习的内部共生机制,那是不是意味着还有外部共生机制呢?

徐金贵:是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语行为就是一种交往行为,常常表现为在一定的环境里,围绕某一主题,为了达成言语意图,与他人展开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创造适宜的环境,考虑主题的逐步展开,不断调整言语行为,恰当地表情达意、传递信息,让对话有效进行。

人们的语文学习就是在这样的言语实践中实现的。人们在言语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表情达意、传递信息,而且思考着话语为什么是这样言说而不是那样言说,从而,从“意思”的层面,走入“意图”的层面。而同样的意图,人们对语言的感受与运用具有鲜明的个人印记,从而具有某种主观性、情境性和模糊性。所以,大家在特定的场景中,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言语实践活动时,人们对语言运用的差异会相互碰撞、启发,促进彼此语文学习的深入推进。(如图2)

图2 语文学习的外部共生机制

记者:您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提出了共生的机制,这对语文课堂教学有哪些启示呢?

徐金贵:课堂是一个以学习为功能的生态系统,由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组成。课堂学习中的每一个儿童,都作为一个学习者与系统因子进行对话,对话的展开都应该基于儿童的语文学习。儿童与文本的对话应该更多地基于语文学习的内部共生机制,儿童与他人、环境的对话应该更多地基于语文学习的外部共生机制。这对解决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很有针对性。具体来说,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教学目的的生命性。语文教学不是为了答题,也不是为了考试,而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创造语言与生命的美丽邂逅,让学生过上优质的言语生活,就如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所说的,“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看就懂、一写就通,而且听得真、说得好、看得准、写得美”。

二是教学内容的整合性。优质言语生活的背后应该是儿童的语文素养。一方面,语文素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教育部专家组经过研究提出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另一方面,语文素养的各方面处于整合共生的状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机械分割,不可片面冒进,共同决定着儿童的言语水平。所以语文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与思想内容的灌输,而应该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實现“四位一体”的整体发展。

三是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无论语文学习的内部共生机制,还是外部共生机制,都是在儿童的言语实践中实现的。这是因为,儿童的语文学习主要不是知识的获取,而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素养的养成。能力具有内在性和非传递性,它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儿童在言语实践活动中获得体验,通过反思生成并积淀下来的。华东师范大学杨向东教授是研究核心素养的专家,他研究得出核心素养所蕴含的学习方式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真实性的问题情境,二是基于问题或项目的活动方式,三是体验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建构学习。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展开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生成素养。endprint

四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儿童语文学习的共生机制在课堂上表现为儿童与文本、与同伴、与教师的对话生成的过程。首先,儿童面对的文本都是经过精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这就形成了一个基于文本的语用审美境界,这个境界与儿童现有的水平形成一个落差。在这个认知落差的驱动下,儿童与文本展开对话与生成。其次,面对同样的文本,不同的儿童会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产生不同的阅读期待,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面对同样的生活场景,不同的儿童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就是同样的感受,不同的儿童因为不同的言语经验,也会形成不同的言语表达。这就形成儿童之间的对话生成。其三,为了儿童的言语学习,教师会将文本解读处理形成儿童学习的课程,引领儿童的学习。在儿童学习过程中,教师又作为儿童学习的对话者,成为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在班级学習的时候,教师又是群体学习的激发、维持与推动者。这些过程都构成了儿童与教师的对话与生成。

五是教学环境的支持性。教学环境包括教学技术、教学文化等,都是为了促进儿童的语文学习。信息技术是为了学习的便捷与深入,微课是为了突破儿童学习的重点、难点,小组合作是为了多种意见的分享、难点问题的攻克等,但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现象。

记者:经过您的描述,我看到了共生课堂的美好愿景,但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呢?

徐金贵:为了建设“走向共生的小学语文课堂”,我尝试从优化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过程着手,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的操作策略。

一是开掘共生点,优化教学内容。所谓共生点是从多角度考量的,首先是语言与生命的共生,所以我们关注儿童的言语生活中的错误现象,关注汉语言中独特的文化现象,从而自主开发适切的语文课程。其次是语文素养中语言、文化、审美、思维等多元的共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关注文体、文本的表达效果,关注儿童生命的自由言说,关注读写的视界融合等。再次是学生生长点与教师教学点的结合,所以,我们既注意在文本与儿童认知的落差中确定教学内容,又注意基于儿童特点采集素材、设计教学。

二是铺陈共生块,优化教学结构。儿童的语文素养是在言语实践中生成的,是在实践中实现内部和外部的共生学习。所以,我们借鉴项目学习的做法,尝试将一篇课文或一课时的学习内容改造为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言语实践活动,以活动落实并驱动学生的实践学习。这样,课堂结构就不再是师生一问一答的线性推进结构,而是学生活动模块的串联,每一个活动模块都围绕学生的语文学习来展开,形成主题聚焦、问题驱动、活动单导学、模块推进的课堂结构。

三是激活共生场,优化教学过程。儿童的共生学习,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激活,才能让生动、生态、生长的共生课堂化为现实。我们尝试从这些方面激活:关注情趣,通过创设卷入性的情境来激活;关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来激活;关注课堂上师生、生生的对话形式与质量,通过优化交往来激活;关注课堂上学生的成长与努力,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来激活;关注学生学习组织的建设,通过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关系来激活;关注学生课堂的学习规则,通过建设良好的课堂文化来激活。

当然,共生是我们的教学主张,也是课堂教学的哲学,还是我们矢志追求的理想,所以我们将一直行走在追逐共生梦想的路上!

记者:谢谢您!也祝愿您的共生之路越走越宽广!

责任编辑 郝 波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生言语素养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