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潜叶蝇科学防治技术

2017-09-22刘书昌段宝军李维艳

现代农业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稻叶潜叶蝇水层

刘书昌+段宝军+李维艳

潜叶蝇是全省危害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我县每年都有20万亩左右的潜叶蝇虫害发生,轻重不等,给水稻生产带来威胁。今年春季我县水稻育苗期遭受低温大风天气相对不少,另外很多乡镇稻农育苗的大、中、小棚管理不是很好,稻苗生长质量不好,高度不够。另外,插秧后温度不高,很多稻苗根系生长不好,返青速度较慢,已经使底部叶片平铺在了水面上,极其有利于该虫在其稻叶上产卵并进行危害,所以今年更要重视起来,及时监测潜叶蝇,一旦大发生,应立即采取防治措施。

一、潜叶蝇危害发生规律

该虫还俗称稻小潜叶蝇,它的成虫就是小蝇子,身体长2-3毫米左右,幼虫就是蝇蛆,身体长3.6毫米左右,体形圆筒形,头部、尾部两端比较细。该虫是幼虫进行危害稻叶。它的幼虫潜进水稻的叶片内,在稻叶上、下表皮的中间叶肉内进行取食供其生长发育,只剩下稻叶表皮,造成稻叶上细长、弯曲的潜道症状,非常明显,很好辨认,稻叶出现不规则的白色条斑,稻叶叶片内明显看到乳白色幼虫。如果危害严重能使水稻叶片枯亡、腐烂并使水稻整株死亡。

该虫在我县一年能发生4-5代,成虫越冬,4月上旬左右越冬的成虫开始复苏。一代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左右发生,主要在杂草上危害,不危害作物;二代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左右发生,这代主要危害水稻。7月上中旬左右羽化为成虫,卵产在稻田附近的杂草上,之后继续繁殖3-4代,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左右羽化成虫,杂草上越冬。

该虫成虫特性是昼伏夜出,晴天爱活动。喜欢把卵产在平伏水面的叶尖部位,水深、苗弱地块容易重发生。幼虫不耐高温, 30℃幼虫死亡率能至50%左右。幼虫有转株危害特性。

二、全县水田生长现状

5月下旬-6月上旬我县水稻秧苗大多处于缓苗期,底部叶片与水面接触时间较长,且潜叶蝇一般在水稻插后4-6叶期易发生,该害虫对水稻插秧后4-6叶期危害较大,如发现不及时,从局部发生扩大到全田发生,防治不及时会从个别植株枯死发展到整片、整格田,由于叶片叶绿素被吸食而枯死。

今年插秧后有的秧苗较弱,叶片不坚挺,使叶片飘浮在水面,有的水层过深淹没秧苗或格田不平,低洼处水层过深等现象较多,都为潜叶蝇产卵和发生创造了及其有利的条件,而经预测预报,今年潜叶蝇的发生期跟常年一样,这些不正常苗很容易遭到潜叶蝇危害。

三、科学防治技术

1、农业措施:把田边的杂草清除彻底,消灭越冬虫源,减少产卵几率。

2、加强监测和防治技术指导: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

3、水整地要平,做到寸水不露泥,使后期全田水层深浅一致得以保障。

4、强化田间管理:实行浅水灌田,可有效减少成虫产卵的机会,并可使幼虫缺水不易存活。在水稻6叶前水层灌水不宜过深,花达水就可以,更不能惜水,在潜叶蝇易发期因为降雨而加深水层,切忌一定要排出多余水层。

5、壮苗下地,保证叶片坚挺,促使稻苗直立,组织坚硬,避免叶片浮在水面上,这样不利于幼虫侵入水稻秧苗。

6、使用诱虫板或者诱虫灯可以有效诱杀成虫,降低成虫密度。

7、药剂防治育苗田:在插前秧苗喷施内吸型杀虫剂,也叫带药下地,可有一定防效,但达不到彻底防治效果,如遇深水淹苗现象时还是会发生潜叶蝇。秧苗移栽前1天,每百平方米施70%艾美乐(吡虫啉)或25%阿克泰(噻虫嗪)6-8克,兑水3公斤喷洒秧苗可预防潜叶蝇。

8、药剂防治本田潜叶蝇:在培育壮苗,本田保持浅水灌溉,保持叶片直立的基础上,移栽后7天左右一定调查彻底, 6月上旬左右,在幼虫初发期,可喷洒70%艾美乐(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6克/畝,或70%艾美乐(吡虫啉)4-5g/亩+2.5%敌杀死20-30 ml/亩,或25%阿克泰(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6~8克/亩,或40%乐果100毫升/亩,兑水5升弥雾机茎叶喷雾。除对本田用药外还应该对田间杂草区域适当喷施,喷施农药之前要听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适时用药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潜叶蝇发生严重可排水晒田使幼虫缺水死亡。防治潜叶蝇时由于水稻叶片较小,不易附着药液,因此按每公顷药液量加入有机硅助剂杰效利或透彻75mm,可提高防治效果,并节省用药量。

在化学防治上,一定要科学合理用药,要根据植保部门的指导用药,做到不随意选择杀虫剂,不增加农药用量,按照说明书使用量范围用药,坚决不超量,否则潜叶蝇产生抗药性,防治更困难,大量用药也污染环境和农产品,对人类造成健康危害,这是目前大力杜绝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稻叶潜叶蝇水层
黄渤海不同水层中浮游植物对灰霾添加的响应
2020年天津地区水稻潜叶蝇重发原因及防控措施
安图水稻潜叶蝇易发生气象条件及喷药气象适宜度模型
《新凉》
高压电缆大截面分割导体焊接后的机械性能及缓冲阻水层设计
特早熟温州蜜柑稻叶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被日本“遗忘”的侵华战俘
圈只虫子做“红娘”
灌溉水层对直播稻发芽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