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病防治全集

2017-09-22

健康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根型肩部椎间盘

第一集

(什么是颈椎病?)

王先生,46岁,世界500强公司财务总监,长时间使用电脑,颈肩部僵硬疼痛年余,未正规诊治,多次养生馆按摩,但有时缓解有时反而加重,近两月出现左上肢放射痛伴麻木,被确诊为颈椎病。

随着长期的低头使用电脑、手机等不良工作生活习惯,职场白领颈椎病日益增多,不仅给患者朋友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还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担心工作、经济、生活质量下降)。但究竟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有哪些类型?作为职场精英的你又有多容易得颈椎病?颈椎病为何频频缠着你?我到底有没有得颈椎病?得了颈椎病怎么办?不想得颈椎病怎么办?预防颈椎病有哪些套路?我今天就和朋友们聊一聊颈椎病的常识及日常保健方法。

其实说白了,颈椎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是常见的一种职场病,它是在颈椎退变老化的过程中,大家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或诱发出来的疾病。它又叫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颈椎的骨关节、相关的肌肉、韧带筋膜发生了退行性改变或者是继发性改变,压迫或刺激到周围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甚至是血管特别是椎动脉等组织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候群。

我们传统上将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以及罕见的食道型等。现在认为临床最有价值的主要是神经根型、脊髓型。神经根型最常见,开始多为颈肩痛,逐渐加重并向上肢放射,当头部或上肢姿势不当,或突然牵撞患肢可发生剧烈的闪电样锐痛,皮肤可有麻木/发冷等感觉异常,同时可有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重者可能有肌肉萎缩。脊髓型最严重,其最先出现的症状主要是四肢乏力/踩棉花感/行走和持物不稳等,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出现脊髓瘫痪。

颈椎病如此危险,那么作为职场精英的你又有多容易得颈椎病呢?颈椎病又为何总是缠着你呢?如何判断自己到底有没有得颈椎病呢?您且继续向后看。

第二集

(职场怎么会得这个病?)

李小姐,26岁,网络公司业务经理,长时间使用手机,颈背部疼痛半年余,未正规诊治,多次足浴店按摩,但有时缓解有时反而加重,近月出现右手放电样疼痛,我院门诊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李小姐如此年青也会得颈椎病,可能很多听众都是心有戚戚焉吧!

我们在第一集讲过,颈椎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是常見的一种职场病,通常来说,颈椎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提高,40~50岁发病率约20%,60岁以上达50%。但近年调查显示,颈椎病发病年龄已渐渐趋于年轻化,青少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门诊甚至不乏中学生颈椎病患者。

颈椎病发生的内因主要是颈椎退行性变、先天椎管狭窄、畸形等,外因主要是姿势、疲劳、受凉、外伤、情绪等。对职场人士来说,颈椎病的主要诱因是工作的姿势不正确,良好的姿势能减少劳累,避免损伤。低头时间过长,使肌肉疲劳,颈椎间盘出现老化,并出现慢性劳损,或者外伤导致颈椎间盘、相关的骨关节肌肉、韧带筋膜损伤,从而继发一系列症状成为颈椎病。而颈部受凉和情绪不佳则会使肌肉血管痉挛,加重颈部板滞疼痛。

有朋友问了,手指发胀,是不是颈椎压迫了神经?如何诊断颈椎病呢?

其实,要明确诊断颈椎病最好是行MRI检查证实。只是双手发胀,手指发麻,不能说明是颈椎压迫,有可能是外周神经压迫症,有可能是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或者血管受压。诊断颈椎病一定要有临床不适的病史,医师正规体格检查,再结合MRI检查,或者患者不能做MRI那么也最少是CT检查,我们临床一定要症状、体征、影像学三吻合才能确诊颈椎病,只有影像学椎间盘突出而没有临床表现则不诊断为颈椎病。当然有时为了和别的疾病鉴别,可能需要进一步行肌电图及血管检查(血管彩超、TCD、MRA、椎动脉造影等)。

第三集

(得了颈椎病怎么办?)

继续和大家分享一个病例。刘女士,35岁,中学老师,长时间低头写教案和批阅作业,颈肩部僵硬疼痛3年余,社区医院X片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多次牵引理疗,但有时缓解有时反而加重,近三月出现脚踩棉花感,行走不稳,渐加重来我院门诊,行MRI检查后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

刘老师加上我们前面提到的王先生、李小姐,他们三人得了颈椎病后不仅身体痛苦,生活质量下降,也都非常害怕,怎么办呢?其实啊,绝大多数颈椎病都是可以可治“好”的,当然这个好是指症状好转得到控制,毕竟现有的治疗手段都只能延缓或改善颈椎病的症状,而不能阻止人体衰老,当代科学技术还不能实现返老还童呢。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约80%的颈椎病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好”。

保守治疗的方法包括理疗、牵引、药物、运动、支具、传统手法、针灸等。理疗是物理疗法的简称,是用自然和人工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热、磁等作用人体,以治疗和预防疾病。但作用较微弱,不能从根本上治疗,且经常理疗易对皮肤产生烫伤。牵引是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曲线不正现象逐渐改变,但其疗效有限,仅适于轻症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牵引,防止局部炎症、水肿加重。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局部消炎消肿、放松肌肉治疗,对继发的局部软组织劳损等疗效较明确。对伴四肢无力或麻木患者,还可以使用神经营养药物,促进受损神经恢复。

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前路融合、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后路椎管减压(钥匙孔、单开门、双开门、全椎板)、前后路联合手术等。手术治疗目的是通过减压与重建稳定防止神经病损进一步加重,为已出现的病损创造恢复条件,以前路直接减压为主,必要时后路手术。

手术适应症包括:1.有脊髓受累症状;2.非手术治疗后根性疼痛未得缓解或继续加重,影响生活工作;3.出现多次颈性眩晕、晕劂或猝倒,经非手术治疗无效;4.突然发生颈部外伤或无明显外伤而发生急性肢体瘫痪;5.椎体前方骨赘引起食道或喉返神经受压症状。endprint

回到前面刘老师我们知道,她有脊髓受累症状已经有了明确的手术指征,我们给她进行相关检查后进行了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第二天行走不稳就好转了,术后三周就回到了讲台。而王先生和李小姐都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李小姐病程短病情轻经牵引理疗和药物治疗3周就明显好转了,平素注意保养预防,已数年未再发作。王先生病情相对较重但经过正规保守治疗4周后症状也明显好转了,但他其后几年经常复发且保守治疗效果越来越差,后来出现了手指动作不灵活、手部肌肉萎缩,严重影响工作,我们给他做了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手术后症状改善。

虽然绝大多数颈椎病都是可以可治好的,但能预防不得病岂不是更好吗?且听第四集讲解。

第四集

(如何远离颈椎病?预防)

最近有好几个朋友问了以下这个问题,我觉得有点共性,先回答一下。“低头族”经常低头玩手机,脖子会很不舒服,有时脖子一扭咯噔一下,这种算不算颈椎病呢,还是其它的什么病?

其实啊,一般来说,脖子响、关节响不算病,这和人体的发育构造有关系,有的人他的韧带比较松弛,他可能活动的时候就会有响声,当然若同时合并有其它的症状,那就要当心了。比如说(膝)关节咯噔咯噔响又伴有疼痛症状,就可能是半月板损伤。脖子也是一样的,像韧带钙化,他脖子活动的时候,滑过去,就可能响。关键是看有没有疼痛麻木等症状,没有症状,就不要紧。但是不管怎么说,随时随地要防治颈肩部急性或慢性损伤,日常工作生活或锻炼方式方法一定要注意,“低头族”一定要时不时抬头望望,那才能防止颈肩部的慢性损伤哦。

下面我就具体讲解一下预防颈椎病都有哪些套路吧。

1、改正不良生活、工作习惯,避免颈肩部慢性损伤。切忌长时间低头工作、看书或游戏,低头半小时需要抬头运动,不要斜躺着看书,“葛优”躺时间长了搞不好有变成“葛优”瘫的风险。对职场人士来说,最佳的工作坐姿尽量保持自然端坐位,調节桌、椅之间高度,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前倾、前屈,使头、颈、肩、胸保持正常生理曲线,工作约30分钟应该让头颈部左右转动,转动时宜轻柔、缓慢,在短时间内重复数次,以达到该方向最大运动范围为佳。

2、颈部保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在秋冬季节,最好穿高领衣服;天气稍热,夜间睡眠时应注意防止颈肩部受凉;炎热季节,空调温度不能太低,凉风不能直接对着颈肩部;洗澡时可以让热水多冲一冲颈肩部;颈肩不适时可以做一做理疗,适当按摩放松,但是推拿需谨慎。

3、枕头高低合适,享受美好睡眠。仰卧时头颈部不要悬空,枕头10厘米左右为宜,(肩宽-头宽)/2为适宜的枕头高度,如果是侧卧位,将其颈部置于枕头中间的凹陷处,使枕头的支点位于颈侧部的中点,枕头高度与肩膀同高最好。

4、坚持颈肩部肌肉锻炼,维持颈椎稳定和优美形态。锻炼要领是动作要和缓,避免颈椎快速活动,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不要过度锻炼损伤肌肉韧带,锻炼方案要个体化,随意锻炼反而可能造成颈椎损伤。

米字操:以头顶或下颌为笔头,用颈作笔杆,反复书写“米”字5个。苍龟缩颈:使项背部肌肉强力收缩持续5秒钟,然后完全放松回位。白鹅引颈:在矢状面上以下颏引领头颈,做前伸、后缩环状活动。大鹏展翅:持续5~10秒钟,然后完全放松回位。适用于颈部肌肉较紧张,久坐办公室或电脑前,能起放松颈部肌肉、缓解颈椎压力作用,连续做30次为1组,每日早晚各做1组。

5、最后一条,爱好运动的读者朋友请记住,体育运动前后一定要做热身和恢复活动,量力而行,必要时请教练指导,避免颈肩部急性损伤。

来源:康复医学网endprint

猜你喜欢

根型肩部椎间盘
基于T2mapping成像的后纤维环与腰椎间盘突出相关性研究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特殊针法联合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