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奶、老屋和牛

2017-09-22吴题

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新屋老牛奶奶家

吴题

我半岁回奶奶家,在奶奶家长到五岁。

奶奶家有个老屋,好老好老。在我的印象里,奶奶家的老屋是用木头做的,地板是天然的石头,堂屋和天井中间还有一条水沟,里面长满了杂草。老屋虽老,但很结实,现在还屹立在萋萋荒草里,只是不再是我的天堂,而是小动物们的天下。

家里包括我在的堂兄妹有四个,奶奶最疼我。

我还只一两岁时,需要人管着,奶奶又要干活,就把我捆在背上。等我大一些了,就跟着哥哥姐姐到处跑啊跑,从这家跑到那家。

那时,我们的乐趣很多。记忆最深的,就是到“娇娇姑姑”家玩。娇娇姑姑家离我们家不远,我们总爱去她家玩。那时候她家有一个吊床,绿色的网,可以躺着上面荡。我们就天天跑到她家去,争着抢着荡。娇娇姑姑的房间对我们也有很大吸引力,纸编的笔筒、沙漏、弹珠……都能勾起我们的好奇。有时候我们可以在她家玩上一整天,奶奶叫都叫不回。

可是现在过年回奶奶家,即使妹妹缠着我去,我也不想去了。怎么了呢?

那时老屋的春节,是最美好的春节。妈妈过年回来,总会带回烟花来玩。我们都希望天快快黑,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冲天炮”了。鞭炮冲上云霄时的响声,让我们惊叹欢呼。

老屋里有一头牛,与我同岁。妈妈说,我三个月时回奶奶家,刚好赶上牛儿出生:“你正缺奶水喝,你那憨货姑姑说,果果有新鲜牛奶喝啦!真是笑死人!”那是一头母牛,我还在地上爬的时候就生小牛了,然后每年都生,爷爷奶奶很宝贝它,夏天想尽办法给它赶蚊子。这头牛最让我喜欢的就是它的眼睛,好大好大,好亮好亮,睫毛也很长。我常想要是我也有一双这样的眼睛就好了。

奶奶每天都要给牛煮臊水,下午要放牛出去吃草,我就跟着去。放牛的时光,是很有趣的,大多在田边,田里有很多小青蛙。我就找青蛙玩,发现了就跟着青蛙跑,趴在地上抓,可总是失败,有时还要啃一嘴泥。我就郁闷地去找奶奶:“奶奶,我怎么总是抓不到啊?”奶奶笑我:“蠢崽,奶奶帮你抓。”奶奶就“哎哟”一声起身,找到目标,猛地用手一扑,就抓住了。“奶奶,你怎么这么厉害啊!”我都看呆了。奶奶用一根稻草把青蛙腿绑了起来,给我拿着,我就小心翼翼地拿着,饶有兴趣地观察它,能看一个下午。

夏天,蚊子多,牛的肚子上就叮满了蚊子,我和奶奶就用手去拍。拍完之后还用鼻子嗅嗅手,一股臭臭的味道。

夏天热,我和奶奶就睡在地上。“好热啊!”我说。“就是,奶奶帮你扇风哈。”奶奶拿出蒲扇,慢慢地扇,我在清风中香香地睡着了……

夏天是奶奶最忙的时候。既要收割,又要插秧,爷爷奶奶就一天到晚在外面。通常奶奶早上五点多就起来,和爷爷带上扁担、竹篮、一大瓶类似可乐的东西(有时是糖水)就出门了,要等到晚上八点多才能回来。有时我在家太无聊了,就跑去田里找奶奶。

“奶奶!”我边跑边喊。“果崽,你怎么来咯啦,好热的。”奶奶停下手中的活儿,站起来喊。“没那么热!”我喘粗气。奶奶笑,又开始插秧。我在田埂上坐着,在田里抓泥巴玩。看着奶奶插秧,我也好想插,田里又有水又有泥巴,又凉快又好玩。“奶奶,我也想插。”我对奶奶说。“蠢崽,不插,好苦的。”我奇怪,这有什么苦的?直到长大,我才明白。

有一段时间是割谷子的,我也跟着去。那地方离家比较远,走之前奶奶问我:“蛮热的,你不怕?”“不怕!”我毫不犹豫地说。“嘿嘿,我们果崽……”奶奶总是这么说。

到了田里,奶奶开始割了。我也拿了一把镰刀帮奶奶割。“别割到手!”奶奶提醒我。“欧嘞!”我自信地应着。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割到手了。想到刚刚说的话,我没跟奶奶说,继续割。我很奇怪——为什么爷爷奶奶们得这么快,刷刷刷就割下来了,我怎么还要磨这么久呀?我去问爷爷。“公公,你们怎么割得那么快?”“有方法的吧。”爷爷回答。我观察爷爷的动作,模仿了一下,嘿,还真快了不少!我心中不免生出一股成就感。

回到家,奶奶又要曬谷子。我也要去。“蛮痒的!”我还是去了。把谷子倒在地上,用类似猪八戒的武器的东西摊开,好像挺简单。可是过了一会儿,我就发痒了。把脚冲了好几次,还是痒。早知道就听奶奶的话好了,我想。

老屋实在太老了。不知是在几岁的时候,我们家要建新房子了。爷爷每天都去干活,每到中午,奶奶就叫我们去新房叫爷爷回来吃饭。“公公,回去吃饭啦!”我们在下面大喊。“噢,你们先回吧!”爷爷在上面应着,我们就屁颠屁颠地跑回老屋去。

记不得过了多久,我们搬进新屋去了。但仍常跑去老屋玩,娇娇姑姑那儿也和原来一样,几乎每天都去。牛,现在是老牛了,也一起搬去了新屋。

新屋挺大,有了单独的厕所,有了牛栏、鸡栏,有了新电视、新衣柜、新床,老屋的东西也大都留着。新屋前面有一小块空地,砌着一面矮墙,墙下是鸡鸭的地盘。再上面有一条小河,水很干净,夏天我最盼望的便是去那儿洗澡。

爷爷奶奶一如既往地干活,我一如既往地跟着奶奶。

2009年开学前,妈妈回来了。这次她是要接我走,去城里上学。我很慌张。我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奶奶,离开过老屋与那头老牛。可我不得不离开了。即使再舍不得,再难过,我终究要走。

我长大了,奶奶老了。老屋老了。老牛,也老了。昔日强壮的爷爷现在已不能干重活,奶奶的头发已花白。12岁的牛,很老了。老屋也会被拆吧。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现在,我离开奶奶已不会哭了。不是不难过,而是我知道,我必须学会告别。

对待告别的最好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乡村的真情与自然

这篇作文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浓浓的生活气息。和奶奶在乡下生活的一幕幕场景,都描写得朴素、真实、自然。自己家养的牛,去田地里割稻,在院子里晒谷,这些在过去农村里司空见惯的景象在今日大多数孩子们眼中却已是非常陌生。这种田园的风情、乡村的味道,氤氲在整篇文章中,让人忘却了所有城市的喧嚣。奶奶、老屋和牛,作者选用了三个支点构建起了他对于故乡的深情与回忆。三个点互相交织,彼此衬托,为我们呈现了一篇既情真意切又充满了乡村味道的优秀作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屋老牛奶奶家
增城朱村街新屋岭唐墓发掘简报
老牛(之二)
老牛
老牛垦荒
奶奶家的桑树
在奶奶家学到的知识
去奶奶家
湖北长阳“田家新屋”传奇
老牛的田